轴套压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946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压模装置,包括上冲(1)、下冲(5)、凹模(4),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上芯棒(2)和螺杆(8),上芯棒一端焊于螺杆一端中心孔中,且与螺杆的同心度一致,上芯棒游离端为锥形,螺杆另一端设有一个外径与上冲外径相同或略小的调节螺帽(7),螺杆带芯棒的一端同上芯棒一起套于上冲中,另一端随同上冲一起与上模架(6)相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易于实现,生产效率高,且能实现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低,所生产的产品内孔及高度一致性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配合性能。且能充分利用芯棒的有效长度,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提升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末冶金冲压设备,尤其是一种轴套压模装置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复杂零件的制造中,如应用于家电、音响设备、办公设备、精密机械、电子、汽车,飞机,火箭等领域的零部件,压模装置在粉末冶金冲压工艺中所带来的成效显著,尤其在生产微型含油轴承中,能直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现有的轴套压模装置包括上冲、下冲、凹模、下芯棒,下芯棒是由芯棒座及螺母连杆固定于下模架上并套于下冲中,其端面为平面,冲压时原料同时受到两个阻力的作用,即凹模对原料的阻力及下芯棒对原料的阻力,造成压制出来的产品上端面倒角小,下端面倒角大,且高度波动大。压制壁薄且高度稍高的产品时,因阻力过大,上端面完全压平,压制后下冲需上升到凹模的上端面,推料板将产品推出,这样生产效率低,同时原有的轴套压模装置的芯棒是固定的,加之下芯棒基准多,易造成芯棒与下冲的同心度不一致,还有因下芯棒与 下冲的配合间隙小,压制时,下冲与芯棒相互摩擦造成下芯棒的拉伤,因此,压制出来的产品内孔划伤严重,且冲头与芯棒间活动范围大,容易把整根芯棒拉伤变小,从而导致整根芯棒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压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套压模装置,包括上冲(1)、下冲(5)、凹模(4),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上芯棒(2)和螺杆(8),上芯棒一端焊于螺杆一端中心孔中,且与螺杆的同心度一致,上芯棒游离端为锥形,螺杆另一端设有一个外径与上冲外径相同或小于0.1—1mm的调节螺帽(7),螺杆带芯棒的一端同上芯棒一起套于上冲中,另一端随同上冲一起与上模架(6)相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明东孙成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宏锦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