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机辅推装置,所述辅推装置安装于弯管机机架上且位于弯管模的后方,包括辅推模套、辅推板、辅推连接块和辅推油缸,所述辅推油缸的轴线水平布置,所述辅推油缸贯穿所述辅推模套,所述辅推油缸的缸体与辅推模套靠近弯管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推连接块固定于所述辅推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辅推板与辅推连接块固定连接由辅推油缸驱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该辅推装置的辅推油缸受到的悬臂力小,从而使用寿命更长,运行更平稳,提高弯管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推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弯管机上用的辅推装置。
技术介绍
弯管机的辅推装置是弯管机上的重要部件,钢管进料后,钢管的待弯部位进入到弯管机的弯管模位置,由内外弯管模夹住旋转,此时钢管待弯部位的后方需要辅推装置辅助压紧钢管推动钢管向前移动,辅推装置可以防止钢管偏移,保证钢管的弯管精度。目前弯管机的辅推装置主要包括辅推模套、辅推板、辅推连接块和辅推油缸,所述辅推模套有动力装置驱动可在与钢管轴向垂直的平面上动作,辅推油缸的缸体则是固定在辅推模套的后端部,活塞杆向前穿过辅推模套后连接辅推连接块,辅推连接块又与辅推板连接,辅推连接块与辅推板之间的连接结构是辅推连接块的一端与活塞杆螺栓连接,另一端的端部与辅推板的下侧面紧贴,然后通过螺栓从辅推板的上侧面向下拧向辅推连接块的 端部,这样当需要对钢管进行辅推时,动力装置驱动辅推模套沿钢管径向方向动作,使辅推板压紧钢管,而后辅推油缸动作驱动辅推板辅助推动钢管向前动作。上述结构存在一下两点不足1.由于辅推油缸的缸体是固定在辅推模套的后端部,因此,辅推油缸相对于辅推模套构成了悬臂结构,这样辅推油缸的受力不均,易与水平方向发生偏移,这样不但影响了辅推油缸的使用寿命,而且辅推油缸驱动辅推板运动也不顺畅,可能影响弯管精度;2.由于辅推连接块与辅推板之间的螺栓是从辅推板的上侧面像下拧入辅推连接块的端部内,因此,辅推板容易与水平方向发生偏差,造成辅推板与辅助油缸的活塞杆的平行度下降,同样造成辅推板运行不畅,影响弯管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管机辅推装置,该辅推装置的辅推油缸受到的悬臂力小,从而使用寿命更长,运行更平稳,提高弯管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管机辅推装置,所述辅推装置安装于弯管机机架上且位于弯管模的后方,包括辅推模套、辅推板、辅推连接块和辅推油缸,所述辅推油缸的轴线水平布置,所述辅推油缸贯穿所述辅推模套,所述辅推油缸的缸体与辅推模套靠近弯管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推连接块固定于所述辅推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辅推板与辅推连接块固定连接由辅推油缸驱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辅推模套上设有与钢管轴向平行的安装孔,所述辅推油缸贯穿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下孔壁支撑辅推油缸。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辅推连接块的一端通过螺钉与辅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辅推连接块另一端竖直插入辅推板的插孔内,所述辅推连接块的插入位置靠近辅推板的端部,所述辅推板的端部设有紧固所述辅推连接块的螺栓。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效果是由于所述辅推油缸的轴线水平布置,所述辅推油缸贯穿所述辅推模套,所述辅推油缸的缸体与辅推模套靠近弯管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推连接块固定于所述辅推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辅推板与辅推连接块固定连接由辅推油缸驱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也就是说辅推油缸的缸体是贯穿辅推模套而固定在了辅推模套的前端,这样,减少了辅推油缸所受到的悬臂力,延长使用寿命,并且辅推油缸不易偏移,确保辅推油缸的活塞杆水平运行,保证辅推板的水平运行精度,提高弯管精度。又由于所述辅推模套上设有与钢管轴向平行的安装孔,所述辅推油缸贯穿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下孔壁支撑辅推油缸,因此,通过安装孔的下孔壁支撑辅推油缸,这样,辅推油缸所受悬臂力更小,辅推油缸的活塞杆运行更加平稳,提高弯管的精度效果更好。又由于所述辅推连接块的一端通过螺钉与辅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辅推连接块另一端竖直插入辅推板的插孔内,所述辅推连接块的插入位置靠近辅推板的端部,所述辅推板的端部设有紧固所述辅推连接块的螺栓,因此,螺栓的拧入方向由辅推板的 端部拧入,该拧入的力并不会使辅推板发生水平偏移,这样可确保辅推板与辅推油缸之间的平行度,保证辅推板的运行顺畅,提高弯管精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
技术介绍
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附图中1.辅推板;2.辅推油缸;21.缸体;22.活塞杆;3.辅推模套;31.前端面;32.后端面;4.辅推连接块;5.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I标示了目前弯管机的辅推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包括辅推模套3、辅推油缸2、辅推板I、辅推连接块4,辅推模套3是由动力装置(图中未标示)驱动,沿钢管径向动作,使辅推板I压紧或者松开钢管,辅推模套3内设有一水平方向的孔,该孔可容纳辅推油缸2的活塞杆22穿过,辅推油缸2的缸体21固定在辅推模套3的后端面32上,活塞杆22则从辅推模套3的孔内穿过,对于本技术中提到的前端和后端似是根据钢管行进的方向确定,钢管轴向行进的方向为前端,反之为后端。辅推连接块4与活塞杆22的端部固定连接,辅推连接块4的上端面与辅推板I的下侧面接触,然后辅推板I上开有竖直的螺孔,螺栓5由上而下拧入将辅推板I和辅推连接块4固定。在拧入后的螺栓5肯定对辅推板I的这个连接端一向下的作用力,这样影响了辅推板I与辅推油缸2的平行度,辅推板I的运行不够顺畅,也影响了弯管机的弯管精度。而辅推油缸2是固定在辅推模套3的后端面32上,辅推油缸2的缸体21会受到较大的悬臂力,这样,辅推油缸2可能发生偏移,影响了辅推板I与辅推油缸2的平行度以及辅推油缸2的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一种弯管机辅推装置,所述辅推装置安装于弯管机机架上且位于弯管模的后方,包括辅推模套3、辅推板I、辅推连接块4和辅推油缸2,所述辅推油缸2的轴线水平布置,所述辅推油缸2贯穿所述辅推模套3,所述辅推油缸2的缸体21与辅推模套3靠近弯管模的一侧(即前端面31)固定连接,所述辅推连接块4固定于所述辅推油缸2的活塞杆22上,所述辅推板I与辅推连接块4固定连接由辅推油缸2驱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其中,为了使辅推油缸2所受到的悬臂力最小,所述辅推模套3上设有与钢管轴向平行的安装孔,所述辅推油缸2贯穿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下孔壁支撑辅推油缸2。这样,安装孔的下孔壁可一对辅推油缸2 —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减小了其所受到的悬臂力。所述辅推连接块4的一端通过螺钉与辅推油缸2的活塞杆22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辅推连接块4另一端竖直插入辅推板I的插孔内,所述辅推连接块4的插入位置靠近辅推板I的端部,所述辅推板I的端部设有紧固所述辅推连接块4的螺栓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弯管机在弯管时,动力装置驱动辅推模套3动作,带动辅推板I压紧弯管模后方的钢管,辅推油缸2动作,推动辅推板I水平移动,从而实现辅推钢管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辅推装置可以延长辅推油缸2的使用寿命,确保辅推板I 和辅推油缸2的平行度一直,提高弯管的精度。权利要求1.一种弯管机辅推装置,所述辅推装置安装于弯管机机架上且位于弯管模的后方,包括辅推模套、辅推板、辅推连接块和辅推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推油缸的轴线水平布置,所述辅推油缸贯穿所述辅推模套,所述辅推油缸的缸体与辅推模套靠近弯管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推连接块固定于所述辅推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辅推板与辅推连接块固定连接由辅推油缸驱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弯管机辅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推模套上设有与钢管轴向平行的安装孔,所述辅推油缸贯穿安装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管机辅推装置,所述辅推装置安装于弯管机机架上且位于弯管模的后方,包括辅推模套、辅推板、辅推连接块和辅推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推油缸的轴线水平布置,所述辅推油缸贯穿所述辅推模套,所述辅推油缸的缸体与辅推模套靠近弯管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推连接块固定于所述辅推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辅推板与辅推连接块固定连接由辅推油缸驱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平华,余季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华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