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湿式文氏管组合除尘脱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839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湿式文氏管组合除尘脱硫器,包括蜗壳、水箱、支架和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设置在支架上,在该水箱的上方设置两底座,在这两个底座上分别安装多段文氏管和强制旋风脱水器,所述蜗壳设置在多段文氏管的上方;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支架的一侧,该循环水泵连接给水管,该给水管的底端连接水箱,给水管的上端分两个支流,一个支流横向连接到蜗壳的底部,另一支流竖向连接到蜗壳的顶部。本装置通过旋流、水膜、文丘里、喷淋、自激等机理,实现与干法过滤相当的除尘效率,可在水箱内随时加入碱性溶液,提高脱硫效果,且本装置投入成本低,得到的除尘脱硫器的使用寿命长,净化后的空气达到国家一类地区的排放标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除尘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湿式文氏管组合除尘脱硫器。技术背景目前,在我国现有的除尘环保技术系统,人们经常关注的是大型火力发电厂的电站锅炉脱硫除尘工业处理,现有的大量的燃煤工业炉,如中小型陶瓷、砖瓦、有色金属隧道窑等其他形式的倒焰窑中排放出的气体含有大量的粉尘和含硫气体,这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一定的酸性污染,故,在这些作业的场所需要加设一脱硫器,常用的湿法除尘脱硫器有喷淋式、水膜式、水膜旋风式、旋流板塔式、湍球式、泡沫式、冲激式、水裕式等,这类除尘器大多对细微颗粒除尘效率较低,且气体在挡板的狭缝处容易因过滤层堵塞、喷咀堵塞而无法长期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同时延长使用寿命,提闻除尘、脱硫效率的闻效湿式文氏管组合除尘脱硫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湿式文氏管组合除尘脱硫器,包括蜗壳、水箱、支架和循环水泵,所述水箱设置在支架上,在该水箱的上方设置两底座,在这两个底座上分别安装多段文氏管和强制旋风脱水器,所述多段文氏管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文氏管上部渐缩管、文氏管喉部和文氏管下部渐扩管套接组成,其中,所述文氏管上部渐缩管呈倒置的喇叭状,所述文氏管喉部是直筒状的,所述文氏管下部渐扩管呈喇叭状,所述蜗壳设置在文氏管上部渐缩管上;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支架的一侧,该循环水泵连接给水管,该给水管的底端连接水箱,给水管的上端分两个支流,一个支流横向连接到蜗壳的底部,另一支流竖向连接到蜗壳的顶部。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水箱内的脱硫液体循环使用量,所述水箱从正面看去呈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直角梯形,在该水箱的侧边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进水口、溢流口和排污口,该排污口处设置一快速排污阀,中和后的液体堆积在水箱的底部,由人工通过排污口的快速排污阀控制,将内部循环使用的废液排除。进一步的,为了对文氏管下部渐扩管内的烟气再次喷淋洗涤,所述文氏管下部渐扩管内的轴心位置上向下设置一陶瓷喷嘴。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喷嘴为多级雷诺式抗阻塞陶瓷喷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多段文氏管内进行清洁、检修处理,所述文氏管下部渐扩管上还开设一检修门。本装置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旋流、水膜、文丘里、喷淋、自激等机理,实现与干法过滤相当的除尘效率,可在水箱内随时加入碱性溶液,提高脱硫效果,具体的表现为I、高效湿式文氏管组合除尘脱硫器是在综合多种湿式除尘脱硫机理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除尘脱硫设备,它通过旋流、水膜、文丘里、喷淋、水浴、自激等多种机理,实现了与干法过滤相当的除尘效率,通过对水箱内加入适量的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可起到较高的脱硫、脱氮效果,该除尘脱硫器上设有科学的脱水机构,延长了系统设备(包括风机)的使用寿命;2、该设备具有除尘脱硫效率高、投资成本低,一般仅为袋式除尘器的三分之一投资额,运行费用仅为袋过滤器的五分之一,运行阻力低、能耗小、性能稳定、安装方便等优点,是对高温烟气、冶炼、窑炉以及燃煤锅炉上除尘脱硫的理想设备;3、该设备采用多级雷诺式抗堵塞陶瓷喷嘴,具有雾化效果好,不易堵塞、寿命长的特点;即使不采用喷嘴,仍具有较高的除尘、脱硫效率,确保烟尘排放达到国家一类地区的排放标准。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气体入口 2、蜗壳 3、文氏管上部渐缩管 4、文氏管喉部 5、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1、陶瓷喷嘴6、检修门7、水箱8、进水口 9、溢流口 10、快速排污阀11、支架12、循环水泵13、强制旋风脱水器14、给水管15、气体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2所示一种高效湿式文氏管组合除尘脱硫器,包括蜗壳2、水箱7、支架11和循环水泵12,在蜗壳2的一侧开设有气体入口 1,在强制旋风脱水器13的定位为气体出口 15,所述水箱7设置在支架11上,在该水箱7的上方设置两底座,在这两个底座上分别安装多段文氏管和强制旋风脱水器13,所述多段文氏管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文氏管上部渐缩管3、文氏管喉部4和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套接组成,其中,所述文氏管上部渐缩管3呈倒置的喇叭状,所述文氏管喉部4是直筒状的,所述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呈喇叭状,所述蜗壳2设置在文氏管上部渐缩管3上;所述循环水泵12设置在支架11的一侧,该循环水泵12连接给水管14,该给水管14的底端连接水箱7,给水管14的上端分两个支流,一个支流横向连接到蜗壳2的底部,另一支流竖向连接到蜗壳2的顶部。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水箱7内的脱硫液体循环使用量,所述水箱7从正面看去呈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直角梯形,在该水箱7的侧边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进水口 8、溢流口 9和排污口,该排污口处设置一快速排污阀10,中和后的液体堆积在水箱7的底部,由人工通过排污口的快速排污阀控制,将内部循环使用的废液排除。进一步的,为了对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内的烟气再次喷淋洗涤,所述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内的轴心位置上向下设置一陶瓷喷嘴51。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喷嘴51为多级雷诺式抗阻塞陶瓷喷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多段文氏管内进行清洁、检修处理,所述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上还开设一检修门6。其工作流程为I)、含尘气体从气体入口 I切向进入设置于除尘器顶部的蜗壳2内进行旋风分离;2)、通过给水管14在蜗壳2内顺气流方向注水,对高温含尘气体进行调质预湿,使烟气开始侵润;3)、在文氏管上部渐缩管3内渐渐提高气水旋转速度,对烟气进行强制捕集;4)、流经文氏管喉部4内的水被高速气流(40 60m/s)充分雾化,气、水、灰充分混合;5)、气水在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内进行高效分离,气速逐渐降低,被捕集的尘粒直接入落水箱7内; 6)、设置于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内的多级雷诺式抗堵塞陶瓷喷嘴,对烟气再次喷淋洗漆;7)、气流向下冲激水箱7内表面,进行冲激除尘;8)、气流横向转折,经两块落差设置的挡板(未图示),形成窄缝,再次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形成雾化的水滴进一步捕集细微的尘粒或烟气脱硫;9)、净化后的带水气体通过强制旋风脱水器13经净化后,通过气体出口 15排出。水箱7中的水,经沉淀隔离后由循环水泵12打入除尘器顶部的蜗壳2内,供除尘器净化工作,水循环使用,补充水由自来水或其它方式供给,水箱7设溢流口 9及液位自动控制箱,保证水箱内部的液位高度,水箱7底部设置的快速排污阀10,由人工定期排泥浆或配电动排污阀自动排放。若在水中经常添加碱性物质,使水中的PH值保持在8 9之间,不但是S02等酸性物质得到有效的中和,提高除尘脱硫效率,对设备的腐蚀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在外观上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湿式文氏管组合除尘脱硫器,包括蜗壳(2)、水箱(7)、支架(11)和循环水泵(1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设置在支架(11)上,在该水箱(7)的上方设置两底座,在这两个底座上分别安装多段文氏管和强制旋风脱水器(13),所述多段文氏管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文氏管上部渐缩管(3)、文氏管喉部(4)和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套接组成,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湿式文氏管组合除尘脱硫器,包括蜗壳(2)、水箱(7)、支架(11)和循环水泵(1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设置在支架(11)上,在该水箱(7)的上方设置两底座,在这两个底座上分别安装多段文氏管和强制旋风脱水器(13),所述多段文氏管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文氏管上部渐缩管(3)、文氏管喉部(4)和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套接组成,其中,所述文氏管上部渐缩管(3)呈倒置的喇叭状,所述文氏管喉部(4)是直筒状的,所述文氏管下部渐扩管(5)呈喇叭状,所述蜗壳(2)设置在文氏管上部渐缩管(3)上;所述循环水泵(12)设置在支架的一侧,该循环水泵(12)连接给水管(14),该给水管(14)的底端连接水箱(7),给水管(14)的上端分两个支流,一个支流横向连接到蜗壳的底部,另一支流竖向连接到蜗壳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元魏海勇华海根朱广萍刘洪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蓝森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