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心电监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7721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心电监护系统,该基于物联网的心电监护系统包括可进行无线通讯的便携式无线采集发射端和无线接收处理端;所述无线接收处理端包括Zigbee无线接收模块连接到MCU处理单元,MCU处理单元还连接有显示单元和存储单元。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在人体手腕上放置无线传感器节点,24小时对人体的心电进行监测,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数据传输,进行数据分析,自动查找异常数据,达到实时了解心脏功能,辅助医护人员实时了解人体生命体征及整个身体健康状况。更为便捷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更准确、有效的参考数据;其具有便携性,收集信息时保值精度高,体积小;功耗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体生物学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心电监护系统
技术介绍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由大量心肌细胞组成。整个心脏的退极化与复极化是许多心肌细胞退极化和复极化的结果。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的电生理现象是心脏运动的基础。这种除极一复极的周期性规律,形成心电周期。一块心肌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由心肌产生电激动,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 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每个心动周期内,心脏各部分兴奋过程中出现的电位变化的方向、途径、次序和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身体表面,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也都发生有规律的电变化。它反映心脏从兴奋的产生、传导到心脏的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规律。目前市场上的心电监护设备价格昂贵、体积庞大,存在不便于移动、携带的缺点,同时使用需要特定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心电监护系统,能够通过在人体手腕上放置无线传感器节点,24小时对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心电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于物联网的心电监护系统包括可进行无线通讯的便携式无线采集发射端和无线接收处理端;所述无线接收处理端包括Zigbee无线接收模块连接到MCU处理单元,MCU处理单元还连接有显示单元和存储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韬刘明亮周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