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扶手折叠椅,主要包括靠背、前脚管、扶手套、座管、调节座、后脚管、坐垫、前脚横撑管、端封;其特征是坐垫固设在座管上,座管与刚性的前脚管相连接,为坐垫提供了刚性的横向支撑力,确保入座时坐垫不会下塌;同时通过前脚管与座管相铰接,座管与调节座相铰接,调节座与后脚管相铰接,后脚管与前脚管相铰接,由前脚管、后脚管、座管、调节座之间组成了四连杆支撑结构来实现椅子的折叠和展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户外旅游、沙滩、庭院等场合使用的椅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子,特别是一种带扶手的折叠椅。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4年8月25日公开了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休闲折叠椅架》的技术,专利号为03217983. 9。一种休闲折叠椅架,包括两前腿、两后腿组成件,后腿组件为伸缩管组件包括套筒和套杆,套杆的上端与前腿铰接联结;两横杆,横杆与前腿铰接联结,后端与套筒铰接联结;两扶手,扶手中部与前腿中部铰接联结,后端与套筒中部铰接联结;第一交叉组件,其包括交叉成X形的两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横杆的前端和前腿的下端铰接联结;第二交叉组件,其包括交叉成X形的两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前腿的上端和套筒的上端铰接联结。这款折叠椅的缺点是支撑座面的两横杆和两前腿组件通过设置成X形的第一交叉组件和第二交叉组件实现横向支撑,当座面收到入座力时,支撑两·横杆和两前腿组的第一交叉组件和第二交叉组件会发生转动,导致座面下塌,入座的舒适不好,同时折叠椅的结构部件比较多,并且组装起来耗费工时,导致成本比较高,不利于推广。针对这一点缺点,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横向固定支撑椅面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带扶手的折叠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扶手折叠椅,主要包括靠背、前脚管、扶手套、座管、调节座、后脚管、坐垫、前脚横撑管、端封;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脚管为一根U型管,在U型管上端设有靠背,在U型管的中部设有前脚横撑管;所述的后脚管为一根U型管,在U型管的上端两侧设有两个扶手套;所述的座管为一根U型管,座管上设有坐垫和端封;所述的前脚管与座管相铰接,座管与调节座相铰接,调节座与后脚管相铰接;后脚管与前脚管相铰接。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前脚横撑管固接在前脚管上,前脚管与前脚横撑管组成了刚性的支撑框架。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座管铰接在刚性的前脚管上,使座管成为刚性框架,有效支撑坐垫,使坐垫在承受入座力时,确保椅架不会变形。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前脚管、后脚管、座管、调节座之间组成了四连杆支撑结构。本技术的优点是一种带扶手的折叠椅,坐垫固设在座管上,座管与刚性的前脚管相连接,为坐垫提供了刚性的横向支撑力,确保入座时坐垫不会下塌;同时通过前脚管与座管相铰接,座管与调节座相铰接,调节座与后脚管相铰接,后脚管与前脚管相铰接,由前脚管、后脚管、座管、调节座之间组成了四连杆支撑结构来实现椅子的折叠和展开,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沙滩、野营、庭院等各种场合使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带扶手折叠椅,主要包括靠背I、前脚管2、扶手套3、座管4、调节座5、后脚管6、坐垫7、前脚横撑管8、端封9 ;其特征是前脚管2上端设有靠背I和·前脚横撑管8 ;后脚管6上设有扶手套3 ;座管4上设有坐垫7和端封9 ;前脚管2与座管4相铰接,座管4与调节座5相铰接,调节座5与后脚管6相铰接;后脚管6与前脚管2相铰接。参照图2,使用时,当坐垫7承受入座力时,座管4承受横向拉力和竖向压力,横向拉力由前脚管2、前脚横撑管8所构成的刚性框架提供支撑力;竖向压力通过前脚管2与调节座5来承受,调节座5受力后传递给后脚管6 ;由前脚管2、后脚管6、座管4、调节座5之间组成了四连杆支撑结构平衡了各个部件所产生的扭矩,椅子处于使用状态。参照图3,折叠时,先固定后脚管6,然后向上抬起座管4,使调节座5脱离后脚管6发生转动,由前脚管2、后脚管6、座管4、调节座5之间组成了四连杆处于运动状态,由四连杆原理可知,此时前脚管2与后脚管6之间的夹角变小,椅子处于折叠状态中。参照图4,继续转动座管4,联动调节座5继续转动,直至调节座5与后脚管6相抵触,限制了由前脚管2、后脚管6、座管4、调节座5之间组成了四连杆的运动,此时,后脚管6与前脚管2下端完全重合,达到折叠后的状态,椅子的体积变小,方便携带和运输。权利要求1.一种带扶手的折叠椅,主要包括靠背(I)、前脚管(2)、扶手套(3)、座管(4)、调节座(5)、后脚管(6)、坐垫(7)、前脚横撑管(8)、端封(9);其特征是前脚管(2)上端设有靠背(I)和前脚横撑管(8 );后脚管(6 )上设有扶手套(3 );座管(4 )上设有坐垫(7 )和端封(9 );前脚管(2)与座管(4)相铰接,座管(4)与调节座(5)相铰接,调节座(5)与后脚管(6)相铰接;后脚管(6)与前脚管(2)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带扶手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脚管(2)、后脚管(6)、座管(4)与调节座(5)组成的四连杆。专利摘要一种带扶手折叠椅,主要包括靠背、前脚管、扶手套、座管、调节座、后脚管、坐垫、前脚横撑管、端封;其特征是坐垫固设在座管上,座管与刚性的前脚管相连接,为坐垫提供了刚性的横向支撑力,确保入座时坐垫不会下塌;同时通过前脚管与座管相铰接,座管与调节座相铰接,调节座与后脚管相铰接,后脚管与前脚管相铰接,由前脚管、后脚管、座管、调节座之间组成了四连杆支撑结构来实现椅子的折叠和展开。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户外旅游、沙滩、庭院等场合使用的椅子。文档编号A47C4/04GK202698431SQ20122037786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郑雪峰 申请人:郑雪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扶手的折叠椅,主要包括靠背(1)、前脚管(2)、扶手套(3)、座管(4)、调节座(5)、后脚管(6)、坐垫(7)、前脚横撑管(8)、端封(9);其特征是前脚管(2)上端设有靠背(1)和前脚横撑管(8);后脚管(6)上设有扶手套(3);座管(4)上设有坐垫(7)和端封(9);前脚管(2)与座管(4)相铰接,座管(4)与调节座(5)相铰接,调节座(5)与后脚管(6)相铰接;后脚管(6)与前脚管(2)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雪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