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6029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7:44
一种鞋体结构,包括一鞋本体及一弹性装置,鞋本体的上方设有一开口,弹性装置设置于鞋本体的开口处,且弹性装置连接于鞋本体;藉此,弹性装置可用以取代传统鞋带功能,能避免绑鞋带的不便,可快速的将鞋子固定于脚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鞋本体的开口处设有弹性装置,可提供良好的适脚性,使足部紧贴鞋子,藉此,弹性装置可用以取代传统鞋带功能,又能避免绑鞋带的不便,快速的将鞋子固定于脚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体结构,尤指一种免绑鞋带的鞋体结构。
技术介绍
按,市面上所贩卖的鞋子种类繁多,例如运动鞋、休闲鞋或皮鞋等,大部分均为包覆式的款式,该类鞋子通常会设置有鞋带,以便将鞋子牢靠的固定于脚上,使鞋子能在行走时不至于脱落。然而,鞋子以鞋带绑紧的方式,必须在足部穿入鞋子前,先行将鞋带松开,使护片可以稍微外翻,才能顺利的将足部穿入鞋体中,当足部确实于鞋内就定位后,再系紧鞋带。 鞋带一般都是以俗称蝴蝶结的方式结绑,其所耗费的时间较多,如此日积月累于绑鞋带所耗费的时间也是相当可观。其次,鞋子以鞋带绑紧的方式,操作上较为麻烦,且具有技巧性,尤其是幼童在穿鞋时,常因不会绑鞋带而必须由大人协助,行动不便的成年人,对于绑鞋带同样具有相当的难度。于是,本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绑鞋带的鞋体结构,可避免绑鞋带的不便,快速的将鞋子固定于脚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鞋体结构,所述鞋体结构包括一鞋本体,该鞋本体的上方设有一开口 ;以及一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设置于该鞋本体的开口处,且该弹性装置与该鞋本体相连接。进一步地,鞋本体的上方设有一护片,护片位于开口内。进一步地,弹性装置包含多个弹性带体,弹性带体穿过护片的内部或设置于护片的外侧。进一步地,弹性装置包含至少一弹性带体,至少一弹性带体的一端连接于鞋本体上,至少一弹性带体的另一端连接于护片。进一步地,弹性装置包含至少一弹性带体,至少一弹性带体的两端连接于鞋本体上,至少一弹性带体设于护片的外侧。进一步地,弹性装置包含至少一弹性带体,鞋本体的上方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护片,至少一弹性带体的两端连接于两个护片。进一步地,弹性装置包含至少一弹性带体,至少一弹性带体的两端连接于鞋本体上。进一步地,弹性装置包含至少一弹性带体,至少一弹性带体的两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于鞋本体上。进一步地,弹性装置包含多个弹性带体,=弹性带体相互交织,=弹性带体的两端连接于鞋本体上。进一步地,弹性装置包含一弹性带体,开口的边缘的鞋本体上设有多个D型环,弹性带体穿过D型环。进一步地,弹性装置包含多个弹性带体,弹性带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扣具连接于鞋本体上。进一步地,弹性装置包含至少一弹性带体,弹性带体连接于鞋本体上,弹性带体穿过至少一栓扣件。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在鞋本体的开口处设有弹性装置,可提供良好的适脚性,使足部紧贴鞋子,藉此,弹性装置可用以取代传统鞋带功能,又能避免绑鞋带的不便,快速的将鞋子固·定于脚上。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免绑鞋带的鞋体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九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十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i^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十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十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十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弹性装置第十五实施例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鞋本体11 开口12 护片13 护片2弹性装置21弹性带体22弹性带体23弹性带体24弹性带体25弹性带体26弹性带体27弹性带体28弹性带体29弹性带体30弹性带体31连接件32弹性带体33连接件34弹性带体35弹性带体36弹性带体37D 型环38弹性带体39扣具40弹性带体41栓扣件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免绑鞋带的鞋体结构,该鞋体结构的类型并不限制,可为运动鞋、休闲鞋或皮鞋等,该鞋体结构包括一鞋本体I及一弹性装置2,鞋本体I的上方设有一开口 11及一护片12,护片12位于开口 11内。所述鞋本体I的构造为现有技术,故不再予以赘述。弹性装置2设置于鞋本体I的开口 11处,且弹性装置2连接于鞋本体I。弹性装置2的结构并不限制,可因应需要而加以变化。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2包含多个弹性带体21、22,这些弹性带体21、22的材质及尺寸并不限制,这些弹性带体21、22可为松紧带、弹性织带或其他各种具有弹性的带体。这些弹性带体21、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开口 11边缘的鞋本体I上,这些弹性带体21、22的两端也可连接于开口 11边缘之外鞋本体I上适当的位置,例如连接于接近开口 11边缘或是远离开口 11边缘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带体21设有多个,弹性带体22则设有一个,这些弹性带体21、22穿过护片12内部(夹层),这些弹性带体21、22的两端通过车缝等方式连接于开口 11边缘的鞋本体I上。当然护片12也可设置于这些弹性带体21、22的内侧,也即可将这些弹性带体21、22设置于护片12的外侧。〔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2,弹性装置2包含至少一弹性带体23,在本实施例中包含多个弹性带体23,这些弹性带体23 —端连接于开口 11边缘的鞋本体I上或鞋本体I上其他的适当位置。这些弹性带体23另一端连接于护片12,例如连接于护片12两侧(边缘)。〔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2包含两个弹性带体24,该两个弹性带体24一端连接于开口 11边缘的鞋本体I上或鞋本体I上其他的适当位置,该两个弹性带体24另一端连接于护片12两侧等位置。〔第四实施例〕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2包含多个弹性带体25,这些弹性带体25 —端连接于开口 11边缘的鞋本体I上或鞋本体I上其他的适当位置,这些弹性带体25另一端连接于护片12两侧等位置。弹性带体25的数量也可以适当的变化。〔第五实施例〕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2包含多个弹性带体26,这些弹性带体26 —端连接于开口 11边缘的鞋本体I上或鞋本体I上其他的适当位置,这些弹性带体26另一端连接于护片12两侧等位置。弹性带体26的数量也可以适当的变化。〔第六实施例〕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2包含至少一弹性带体27,该至少一弹性带体27为一宽带型式,该至少一弹性带体27两端连接于开口 11边缘的鞋本体I上或鞋本体I上其他的适当位置,该至少一弹性带体27位于护片12外侧。弹性带体27的数量也可以适当的变化。〔第七实施例〕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2包含至少一弹性带体28,该至少一弹性带体28为一宽带型式,该至少一弹性带体28两端连接于开口 11边缘的鞋本体I上或鞋本体I上其他的适当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述的护片12予以省略。弹性带体28的数量也可以适当的变化。〔第八实施例〕请参阅图8,弹性装置2包含至少一弹性带体29,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弹性带体29,鞋本体I上方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护片13,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结构包括:一鞋本体,所述鞋本体的上方设有一开口;以及一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设置于所述鞋本体的所述开口处,且所述弹性装置与所述鞋本体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孟娃
申请(专利权)人:罗邑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