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5643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6:30
一种粉末喷雾器,其包括有瓶体、泵体、活塞及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一中空的输送管,设置在泵体中的活塞内,上端与头帽的喷口相连通,下端与泵体上的中间孔连通;一连接器,其上端与泵体的下端连接,且包括有与输送管相通的出粉通道,出粉通道的底部设有用于混合粉末与气流的底座,开有进粉口与瓶体内腔相连通,连接器内还包括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进气口与活塞腔相连通,出气口与底座相通;一机械手机构,设置在瓶体内腔,至少包括有一个机械手,机械手上端通过传动机构和头帽或者活塞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喷粉效果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器,具体是一种可以将其内部装盛的粉末喷出的干粉喷雾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液体喷雾器很多,但对于干粉类产品如爽身粉、痱子粉等一般都是采用罐装或盒装,需要用勺子或扑粉头来使用,或者在罐体的罐口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倾倒的小孔,使用时通过小孔将干粉扑到扑粉头上。这几种方式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不小心容易造成干粉洒落,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浪费,因此,现在也出现了用于干粉产品的喷雾器,如专利号为200920119393. 2的中国专利《一种干粉泵》,其包括有一瓶体,瓶体内腔用来装盛粉末;一盖子,连接在瓶体口部上,并形成活塞腔;一活塞,由头帽带动从而可上下滑动地限位安装在活塞腔中,形成空气压缩机构;一弹性元件,使活塞具有复位趋势;其特征在于一单向阀设置在瓶体口部中,单向阀的进气口与活塞腔连通,而单向阀的出气口与瓶体内腔连通;一中空的输送管,上端与头帽上的喷口连通,而下端穿过瓶体口部延伸到瓶底附近处,直接或者间接地与瓶体内腔连通。其拨粉机构是采用齿轮及齿轮连杆组合,通过齿轮的转动将瓶体内的粉末带入容置座内与气体混合后,随气流通过输送管、最后从头帽喷出。采用这种结构容易使粉末和气体混合喷出干粉泵,但是由于齿轮的转动比较单一,不能将瓶体的粉末完全喷出利用,同时由于齿轮安装在容置座内,占据了一定空间,密封性相对不是最出色的,造成气流不能充分吹起容置座内的粉末,造成效率下降,而且中空的输送管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变形,使得干粉不能顺利通过,因此在结构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喷粉效果好的粉末喷雾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末喷雾器,其包括有一瓶体,带有瓶盖,瓶体内腔装盛有粉末;一泵体,置于瓶体的开口部,内凹形成活塞腔;—活塞,由头帽带动从而可上下滑动地限位在活塞腔中,形成空气压缩和回气机构;—弹性元件,使活塞始终保持复位的趋势;其特征在于一中空的输送管,设置在泵体中的活塞内,上端与头帽的喷口相连通,下端与泵体上的中间孔连通;一连接器,其上端与泵体的下端连接,且包括有与输送管相通的出粉通道,出粉通道的底部设有用于混合粉末与气流的底座,底座侧部开有进粉口与瓶体内腔相连通,连接器还包括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进气口与活塞腔相连通,出气口与底座相通;一机械手机构,设置在瓶体内腔,至少包括有一个机械手,可张开、闭合地设置于连接器的侧部,使机械手的下端和底 座侧部的进粉口进行配合实现拨粉,机械手上端通过传动机构和头帽或者活塞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的连接器采用整体结构,使出粉通道和气流通道集中在整体的一个连接器内,或者,所述的连接器采用分体结构,出粉通道和气流通道分布在连接器各自的分部内。作为具体方案之一,所述的中空的输送管采用弹性的管件,对应地,传动机构包括一推杆,可上下活动地插置于输送管的内孔中,上端与活塞或者头帽连接,下端穿过泵体的中间孔置于连接器的出粉通道内,推杆上套置有一支撑弹簧,支撑弹簧支撑于推杆的上端与中间孔的台阶面之间,使推杆具有复位的趋势,推杆的下端与延伸到出粉通道内的机械手上端偏心部是抵触配合,而机械手的上端是可转动地铰接在连接器中部,且复位弹簧的下端支撑在出粉通道的台阶面上,复位弹簧的上端支撑在使机械手上端偏心部下面,使之具有闭合复位的趋势。作为具体方案之二,所述的中空的输送管采用硬性的管件,硬性的管件向下延伸到连接器的出粉通道内,硬性的管件和出粉通道有滑动密封,且使硬性的管件下端与延伸到出粉通道内的机械手上端偏心部是抵触配合,而机械手的上端是可转动地铰接在连接器中部,且复位弹簧的下端支撑在出粉通道的台阶面上,复位弹簧的上端支撑在使机械手上端偏心部下面,使之具有闭合复位的趋势。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通过推杆促使机械手张开的行程占活塞总行程40%以内,优选30%以内,再优选20%以内,原则上是越小越好,一般需要保证一次头帽的按压动作,使压缩空气注入底座内体积是底座内粉末体积的10倍以上,最好是20倍以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气流通道内设置了一单向阀。再改进,所述的单向阀其结构是阀芯下部设置为锥套形的瓣膜,阀芯上部是搁置在阀座上的固定块,固定块之间形成气流通过的缺口。优选,所述的机械手有2个,对称布置在出粉通道的两侧。作为改进,所述活塞下端设有一大进气阀片,大进气阀片具有内外3层,内层和外层是限位和密封在活塞内、外环型槽内并可上下移动,而中间层是锥台形的弹性套状,和活塞中间部位锥口配合,活塞外侧部在大进气阀片的外层和中间层之间开有回气槽。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帽在喷口处利用轴销可转动地连接一翻盖嘴,在翻盖嘴旋转折叠向下,使翻盖嘴口沿顶在瓶盖或者瓶盖的凸部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帽的后部成型出导向筋,对应地,在瓶盖上成型出配合的导向槽。最后,所述瓶体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机械手进行拨粉,使得进粉更为完全、简单,利用机械手和底座侧部的进粉口配合,拨粉效率高,密封性能进一步改善,使气流更加能吹起粉末,提高出粉效率,同时输送管采用弹性的管件,并衬有支撑弹簧,不仅起到了复位作用,而且弹性的管件在压缩时不易变形,保证了干粉通道的顺畅;而硬性的管件来驱动机械手,通粉孔径大,气流阻力小,而翻盖嘴设计,避免头帽被误按下造成粉末外扬,导向筋设计保护了弹性的管件被意外转动造成损坏,本技术结具有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喷粉效果好的特点,而且密封性能好、不易堵塞。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之二 ;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之一(头帽弹起状态);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之二 (头帽弹起状态);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之三(头帽压下状态);图6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之四(头帽压下状态);·图7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之一;图9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之二 ;图10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之三;图11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之四;图12为单向阀立体图;图1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结构剖视图;图14为本技术的另一个结构剖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子I如图1-12所示,一种粉末喷雾器,其包括有瓶体I、泵体2、瓶盖3、头帽4、活塞5、推杆6、硅胶管7、连接器8、机械手9等主要部件,其中瓶体I是中空、透明的,采用塑料做成,其内腔用来装盛干粉,如痱子粉等,泵体2的上端设有与瓶体I的瓶口配合的翻折的边沿,泵体2通过边沿置于瓶体I的开口部,在边沿与瓶口之间衬有O型的密封垫片10,瓶盖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瓶体I上部,同时将泵体2的边沿与瓶口压紧固定,瓶盖3上成型导向槽3. 3,头帽4的后部成型出配合导向筋4. 1,这样,头帽4只能在限定方向上进行下压,而不能旋转,为了弹性的管件使用提供了保障,见图2,泵体2的上部内凹形成活塞腔2. 1,活塞腔2. I的大小与活塞5配合,瓶盖3的顶部位于活塞腔2. I的上方,其内侧成型有环形的凸条3. 1,形成对活塞5的限位安装,防止它脱离活塞腔2. 1,活塞5的上端和头帽4的下端插接固定在一起,这样活塞5由头帽4带动从而可上下滑动地限位在活塞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末喷雾器,其包括有:一瓶体,带有瓶盖,瓶体内腔装盛有粉末;一泵体,置于瓶体的开口部,内凹形成活塞腔;一活塞,由头帽带动从而可上下滑动地限位在活塞腔中,形成空气压缩和回气机构;一弹性元件,使活塞始终保持复位的趋势;其特征在于:一中空的输送管,设置在泵体中的活塞内,上端与头帽的喷口相连通,下端与泵体上的中间孔连通;一连接器,其上端与泵体的下端连接,且包括有与输送管相通的出粉通道,出粉通道的底部设有用于混合粉末与气流的底座,底座侧部开有进粉口与瓶体内腔相连通,连接器还包括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进气口与活塞腔相连通,出气口与底座相通;一机械手机构,设置在瓶体内腔,至少包括有一个机械手,可张开、闭合地设置于连接器的侧部,使机械手的下端和底座侧部的进粉口进行配合实现拨粉,机械手上端通过传动机构和头帽或者活塞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马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