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99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0
一种喷油泵,包括泵主体、连接容器的大盖、喷嘴、出液单向阀、主活塞杆及驱动主活塞杆上下运动的扳手,喷嘴、出液单向阀设置在泵主体的出口内,使泵主体内的出液流道通过出液单向阀和喷嘴连通,所述主活塞杆和泵主体的空腔之间形成体积可变化的主活塞增压腔,其特征在于:主活塞增压腔通过增压阀及流道结构和泵主体上的出液单向阀连通。取消了续压管,使喷液装置更加适合喷油,另外,由于存在出液单向阀,可以减少滴油现象,整体结构更加简化而通用。整体结构更加简化而通用。整体结构更加简化而通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油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喷油泵。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液压喷油泵大都包括泵体、扳手和喷嘴,在喷头和泵体内设有储液腔,然而这种储液腔的体积都很小,不能聚存较多的液体,使得喷雾时间也较短,不能实现较长时间喷雾;同时外观结构设计较为单一,不能实现多样性。
[0003]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2122523640.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油瓶,包括瓶体和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通过转换接头可脱卸地安装在瓶体上,喷头组件包括主体,主体的下端与转接接头的上端卡套连接,瓶体内设有泵体,泵体的上端与主体的下端配合连接,主体内设有上活塞,主体的前侧上端设有喷嘴,喷嘴的下方设有驱动上活塞上下运动的扳手,其中喷嘴呈特殊的半月亮构造,喷嘴喷油时,喷油呈扇形平面喷射。其结构设计合理、装配快捷方便,不仅喷雾效果好、灌油方便,而且还有效控制了日常用油量,使用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烧烤时喷油,也可用于日常烧菜时喷油。不足之处就是存在滴油现象。
[0004]另外,本申请人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098154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液泵,包括泵主体、连接容器的大盖、喷嘴、出液单向阀、主活塞杆及驱动主活塞杆上下运动的扳手,喷嘴、出液单向阀设置在泵主体的出口内,使泵主体内的出液流道通过出液单向阀和喷嘴连通,所述主活塞杆和泵主体的空腔之间形成体积可变化的主活塞增压腔,其特征在于:主活塞增压腔通过增压阀及流道结构和泵主体上的出液单向阀连通;并且,主活塞增压腔还通过增压阀及流道结构和内藏在容器内的续压管中续压腔连通,续压管内安装有续压活塞以及使续压腔的体积保持减小趋势的续压弹簧,续压腔通过流道结构与出液单向阀连通。其缺陷在于由于存在续压管等结构更加适合喷水等液体,而不适合喷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适合喷油、减少滴油现象的喷油泵。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油泵,包括泵主体、连接容器的大盖、喷嘴、出液单向阀、主活塞杆及驱动主活塞杆上下运动的扳手,喷嘴、出液单向阀设置在泵主体的出口内,使泵主体内的出液流道通过出液单向阀和喷嘴连通,所述主活塞杆和泵主体的空腔之间形成体积可变化的主活塞增压腔,其特征在于:主活塞增压腔通过增压阀及流道结构和泵主体上的出液单向阀连通。
[0007]作为改进,所述流道结构至少包括横向流道,所述横向流道分布在泵主体中,以主活塞增压腔的出口为界,前段的横向流道为出液流道,用来连通主活塞增压腔的出口和出液单向阀,中后段的横向流道用密封柱密封。
[0008]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主体的主活塞增压腔上端设有一增压阀,增压阀包括有增
压阀座,增压阀座纵向设有贯穿孔,增压阀座的外壁与泵主体的主活塞增压腔内壁密封固定,增压阀座的上端为缩径段,在缩径段的上部横向开设有出液孔,增压阀芯为硅胶套筒结构,增压阀芯套设在增压阀座的缩径段外,增压阀芯对应于出液孔的上部分的厚度减薄,主活塞杆同轴设置在增压阀的下方,主活塞杆为上端宽下端窄的中空杆,主活塞杆的上端呈现中空的主活塞,主活塞外壁与泵主体的主活塞增压腔内壁相抵密封,在主活塞杆上端的主活塞内腔底部在开口位置设有主阀,主活塞杆的下端穿过大盖与吸管相连接,在主活塞杆的上端与增压阀座之间支撑有主工作弹簧。
[0009]进一步,所述大盖的下端具有与容器相连接的内螺纹结构,大盖的上端面中部凸设有与泵主体的下端开口配合卡接的外圈以及供主活塞杆的下端穿置的内圈。
[0010]进一步,所述扳手安装在泵主体的前侧、喷嘴的下方,扳手的中上部通过枢接结构与泵主体连接,并使扳手的里侧推脚穿过泵主体的壁面导向孔,抵触在活塞杆的上端主活塞下底面,实现与主活塞杆相连接,通过扳动扳手,可实现主活塞杆上下移动。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主体的上端前侧设有供出液单向阀安装的安装座,出液单向阀包括出液小阀座和出液小阀座盖,出液小阀座盖固定设置在安装座内,出液小阀座盖与出液小阀座卡扣固定连接,出液小阀座内设有出液小阀门和出液小阀门弹簧,喷嘴安装在安装座的前端,喷嘴的孔径为0.5~0.7mm。
[0012]所述泵主体外设有一外壳和上盖,外壳罩盖在泵主体外,外壳的下端与容器相抵,外壳的前侧对应于扳手的位置设有避让口,上盖盖设在泵主体上方与外壳的上端对合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上盖和外壳的前侧设有供喷嘴伸出的开孔。
[0013]最后,所述流道结构还有与横向流道连通的纵向流道,上部分的纵向流道分布在泵主体上,下部分的纵向流道分布在大盖中,上部分的纵向流道和下部分的纵向流道相互密封连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原先的结构基础上,取消了续压管,使喷液装置更加适合喷油,另外,由于存在出液单向阀,可以减少滴油现象,整体结构更加简化而通用,特别主体可以在本申请中使用,也可以在原先设计的喷液泵上使用,使产品更加灵活、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7]图3(a)~3(e)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0018]其中(a)为初始状态;(b)为扳动扳手,主活塞杆向上运动,主阀关闭,增压阀打开;(c)主活塞增压腔内的液体经单向阀喷出;(d)液体通道B处压力下降时,出液单向阀瞬间关闭;(e)松开扳手,主活塞杆向下运动,主阀打开,容器内油性液体吸入泵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如图1、2、3(a)~3(e)所示,一种喷油泵,包括泵主体1、连接容器8的大盖2、喷嘴3、出液单向阀4、主活塞杆5及驱动主活塞杆5上下运动的扳手6,喷嘴3、出液单向阀4设置在泵
主体1的出口内,使泵主体1内的出液流道C通过出液单向阀4和喷嘴3连通,主活塞杆5和泵主体1空腔之间形成体积可变化的主活塞增压腔A,其流道结构是,主活塞增压腔A通过增压阀70及出液流道B和泵主体1上的出液单向阀4连通,这样当按压扳手6时,主活塞杆5向上移动,主活塞增压阀70打开,主活塞增压腔A内的液体经过出液流道B流到出液单向阀4,出液单向阀4,从喷嘴3可以喷出。
[0021]本实施例子中,横向流道分布在泵主体1中,以主活塞增压腔A的出口72为界,前段的横向流道为出液流道B,中后段的横向流道可以用硅胶类的密封柱10密封,泵主体1的空腔就是主活塞增压腔A上端设有一增压阀,增压阀包括有增压阀座7,增压阀座7纵向设有贯穿孔,增压阀座7的外壁与泵主体1的空腔内壁密封固定,增压阀座7的上端为缩径段,在缩径段的上部横向开设有出液孔71,增压阀芯70为硅胶套筒结构,增压阀芯70套设在增压阀座7的缩径段外,增压阀芯70对应于出液孔71的上部分的厚度减薄,这样,当主活塞增压腔A内压力增大时,增压阀芯70对应于出液孔71的上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油泵,包括泵主体、连接容器的大盖、喷嘴、出液单向阀、主活塞杆及驱动主活塞杆上下运动的扳手,喷嘴、出液单向阀设置在泵主体的出口内,使泵主体内的出液流道通过出液单向阀和喷嘴连通,所述主活塞杆和泵主体的空腔之间形成体积可变化的主活塞增压腔,其特征在于:主活塞增压腔通过增压阀及流道结构和泵主体上的出液单向阀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结构至少包括横向流道,所述横向流道分布在泵主体中,以主活塞增压腔的出口为界,前段的横向流道为出液流道,用来连通主活塞增压腔的出口和出液单向阀,中后段的横向流道用密封柱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的主活塞增压腔上端设有一增压阀,增压阀包括有增压阀座,增压阀座纵向设有贯穿孔,增压阀座的外壁与泵主体的主活塞增压腔内壁密封固定,增压阀座的上端为缩径段,在缩径段的上部横向开设有出液孔,增压阀芯为硅胶套筒结构,增压阀芯套设在增压阀座的缩径段外,增压阀芯对应于出液孔的上部分的厚度减薄,主活塞杆同轴设置在增压阀的下方,主活塞杆为上端宽下端窄的中空杆,主活塞杆的上端呈现中空的主活塞,主活塞外壁与泵主体的主活塞增压腔内壁相抵密封,在主活塞杆上端的主活塞内腔底部在开口位置设有主阀,主活塞杆的下端穿过大盖与吸管相连接,在主活塞杆的上端与增压阀座之间支撑有主工作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马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