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组织附接到骨头的医疗装置和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4355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与软组织相接合的缝合线锚固到骨头的医疗装置,该医疗装置包括组织紧固医疗装置、骨锚医疗装置、骨锚驱动工具、植入工具和撞击器工具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使用这些医疗装置的程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组织附接到骨头的医疗装置和程序。本专利技术尤其是涉及这样的医疗装置和包括使用所述医疗装置的医疗程序,它们可用于肌腱撕裂等的修复中,其中,修复需要将软组织重新附接到骨骼结构,即骨头。
技术介绍
肩袖撕裂通常需要将软组织重新附接到骨骼结构,并且下文给出的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尤其指的是修复肩袖损伤,但必须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也能应用于通常采用或考虑类似修复技术的其它相似损伤。肩袖是解剖术语,指的是用于活动和稳定肩部的一组肌肉及其肌腱。这些肌肉通过其肌腱从肩胛(即,肩胛骨)延伸并且连接到肱骨(即,上臂),从而在肩关节处形成肩袖,因此用于控制不同的手臂活动。肩部创伤或者磨损会造成肩袖撕裂,并且肩袖撕裂与撕裂的一个或多个肌腱有关,从而导致疼痛、肩部不稳定和/或受限的手臂活动。肩袖修复涉及到外科医生将每个受损肌腱重新附接到肱骨。传统手术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在肩部中开切口来接近受伤的肩袖;分开三角肌;随后移除在每个撕裂肌腱上积累的瘢痕组织。然后,外科医生在肱骨的顶部开槽并且在骨头中钻出小孔,此后,利用通过孔的缝合线将肌腱缝合到骨头。其它步骤也可以与过程有关,以便处理特殊修复要求。在过程之后,使手臂丧失活动能力,并且允许进行康复,这涉及到将肌腱重新附接到骨头并且这通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代替使缝合线通过钻制在肱骨中的孔以将肌腱固定到肱骨,还已知的是为了这个目的使用插入在肱骨中并附接有缝合线的永久锚。最近,采用关节镜手术来进行肩袖修复。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切口实施所述手术。外科医生通过显示屏观察要关注的区域,显示屏显示来自摄像机的实时图像,摄像机放置在管(套管)中,管(套管)通过小切口进入到关节空间中。所使用的器械较细并且容纳在经由各个小切口插入到肩部中的各个套管中。这种关节镜手术过程包括放置接合了缝合线的锚装置,以用于将肌腱固定到肱骨。在一些技术中,在放置锚装置之前需要导孔。利用缝合线传送器械来使每条缝合线穿过肌腱。在多数情况中,在打结之前使所有缝合线通过。然后,通过关节镜打结技术将缝合线扎系到锚装置上。存在许多与以上设想的关节镜手术相关的困难。很难用关节镜了解用于锚装置的导孔位置和角度,从而致使难以将锚装置定位在它们的孔中。使用关节镜为缝合线打结极具挑战性。就缝合线管理而言,现有技术通常需要首先将多条缝合线放置就位,然后将其扎系到它们的锚装置,从而经常产生缝合线缠结的“蜘蛛网” ,并且导致缝合线的意外拉出,并且不能识别要扎系的适当缝合线股。放置缝合线也面临诸多困难,因为通常需要多次穿过肌腱,并且形成肌腱的软组织卡住缝合线部分的情况也会发生,从而导致难以将缝合线收回到所使用设备的入口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与软组织相接合的缝合线锚固到骨头的医疗装置和使用所述医疗装置的程序,所述医疗装置包括组织紧固医疗装置、骨锚医疗装置、骨锚驱动工具、植入工具和撞击器工具。本专利技术还可以用于直接将组织锚固到骨头,而不使用介入缝合线。例如,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直接将韧带和肌腱锚固到骨头。附图说明参照随附简图在下文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各个方面的其它特征。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锚主体的侧视图,所述锚主体形成骨锚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一部分,所述骨锚装置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于将与软组织相接合的缝合线锚固到骨头;图2示出了图I的锚主体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图I的锚主体的沿着图2的线III-III的横截面侧视图;图4示出了孔眼销的侧视图,所述孔眼销形成骨锚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部分,图I的锚主体形成所述骨锚装置的一部分,所述孔眼销构造成与图I的锚主体相配合;图5示出了组织紧固件装置的透视图,所述组织紧固件装置用于应用在与使用包括图I的锚主体和图4的孔眼销的医疗装置有关的医疗程序中;图6示出了图5的组织紧固件医疗装置的俯视图;图7示出了图5的组织紧固件医疗装置的侧视图;图8至图12示意性示出了与用于将软组织附接到骨头的第一医疗程序有关的步骤,并且所述第一医疗程序包括使用图I至图4的骨锚装置以及图5至图7的组织紧固件装置;图13至图15示意性示出了与用于将软组织附接到骨头的第二医疗程序有关的步骤,并且所述第二医疗程序包括使用图I至图4的骨锚装置和图5至图7的组织紧固件装置;图16示意性示出了用于将软组织附接到骨头的第三程序并且所述第三程序包括使用图5的组织紧固件装置;图17和图18示意性示出了与用于将软组织附接到骨头的第四程序有关的步骤并且所述第四程序包括使用图5的组织紧固件装置、缝合线、和传统骨锚;图19示出了锚主体的横截面侧视图,所述锚主体形成了骨锚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一部分,所述骨锚装置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将与软组织相接合的缝合线锚固到骨头;图20示出了孔眼销的侧视图,所述孔眼销形成了用于将与软组织相接合的缝合线锚固到骨头的骨锚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一部分,图19的锚主体形成了所述骨锚装置的一部分,所述孔眼销构造成与图19的锚主体配合;图21示出了锚主体的侧视图,所述锚主体形成了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将与软组织相接合的缝合线锚固到骨头的骨锚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一部分;图22示出了图21的锚主体的俯视图;图23示出了图21的锚主体沿着图22的线VII-VII的横截面侧视图;图24示出了孔眼销的侧视图,所述孔眼销形成用于将与软组织相接合的缝合线锚固到骨头的骨锚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一部分,图21的锚主体形成所述骨锚装置的一部分,所述孔眼销构造成与图21的锚主体配合;图25示出了图19至图24的处于闭合状态中的骨锚装置; 图26示出了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将与软组织相接合的缝合线锚固到骨头的医疗装置的第三组实施例的锚主体和孔眼销的横截面侧视图,所述孔眼销以其闭合构造定位在由锚主体限定的接收构造内;图27和图28示意性示出了用于将软组织附接到骨头的第五程序,并且所述第五程序包括使用如图19和图20示出的骨锚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29和图30示意性示出了用于将软组织附接到骨头的第六程序并且所述第六程序包括使用如图19和图20示出医疗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以及如图21至图24示出医疗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图31和图32示出了在图29和图30中示出的程序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例;图32至图35示出了将软组织附接到骨头的三个其它程序并且所述程序包括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骨锚装置;图3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且用于将与软组织相接合的缝合线锚固到骨头的处于打开状态的骨锚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图37示出了图36的处于闭合状态的骨锚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图38示出了图36的骨锚装置的锚主体部分的透视图;图39示出了图36的骨锚装置的孔眼销的侧视图;图40示出了 C形环的透视图,所述C形环能够用作图36的骨锚装置的锁定环;图41示出了图36的骨锚装置的保持件的透视图;图4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且处于打开状态的骨锚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图43示出了图42的处于闭合状态的骨锚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图44A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根据图36的骨锚装置的第一替代实施例的孔眼销的孔眼的放大图(第六组实施例);图44B示出了处于闭合状态的根据图36的骨锚装置的第一替代实施例的孔眼销的孔眼的放大图;图44C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根据图36的骨锚装置的第二替代实施例的孔眼销的孔眼的放大图;图44D示出了处于闭合状态的根据图36的第二替代实施例的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G·莱文森恩A·B·米勒S·T·胡克塞尔R·T·布里根蒂
申请(专利权)人:核心基本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