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非连续接收DRX降低了小区切换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在用户设备和基站设备中进行DRX配置和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发现相邻小区;用户设备更新该DRX的配置,基站设备与该用户设备同步更新DRX的配置;用户设备基于更新的DRX的配置,对该相邻小区进行用于切换的测量,并将测量报告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设备,基站设备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这样提高了测量的灵活性。优选地,更新的DRX配置与测量时刻相一致,能够提供较为精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用户设备和基站设备中进行DRX配置和测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无线异构网通信技术中的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Reception)DRX技术。
技术介绍
在RAN#51会议上,商定了“用于LTE的异构网移动性改善”研究项。该研究项需要考虑并确保在所支持的各种UE(用户设备)测量可用性假设下的鲁棒的移动功能(包括DRX功能),以及UE功率消耗及复杂性。异构网(HetNet)部署中的一个挑战是鲁棒的移动功能并且降低UE功率消耗。通过允许网络配置处于连接模式中的UE的非连续接收(DRX),目前的标准解决UE功率消耗的挑战。DRX周期的参数化涉及节电以及延迟之间的平衡。在异构网内,常常发生UE在宏小区以及微小区之间切换(Handover)的操作。切换过程首先由发现切换目标小区(相邻小区)开始。之后,UE将会基于预定的测量要求,对该切换目标小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服务小区的基站设备。服务小区的基站设备对是否进行切换作出决定,而后进行后继的信令控制。但是,对于被配置为连接模式的DRX的UE,在它进行测量时,可能导致稀疏的测量样本。如果DRXon周期与测量周期不相适应,这将会导致在一个测量评估周期内产生稀疏的测量样本,因此引起不精确且不可靠的测量数据。例如图1所示,在T0时刻,相邻小区发现结束,UE开始该相邻小区的测量。各个测量时刻由箭头表示,并且相邻测量时刻之间的相距测量间隔。UE的DRX情况由方波所示,高位表示处于接收状态(DRXon),低位表示处于非接收状态(DRXoff)。可见,在需要测量的各个测量时刻,UE有可能处于非接收状态,那么在该测量时刻就无法获得测量值。最终的测量结果则是由测量周期内的所有测量时刻的测量值计算得到,因此DRX有可能使得测量结果不精确。特别地,如果时间触发(time-to-trigger)机制被采用,那么在该时间段内可能UE仅仅进行了数次或者没有进行测量,在该时间段期满后所触发的测量报告就会相当地不精确,这会导致UE移动性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例如图3所示,当相邻小区的测量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测量质量一定阈值时,触发测量事件。之后,UE应持续测量一给定时间段TTT,并在该时间段后触发报告事件,UE应根据在TTT时间内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报告。如图所示,在测量事件触发后,UE处于DRXon状态,并进行了一次测量;但是,由于目前的DRX配置,DRX立即回到了off状态,并在TTT时间段内的剩余时间都持续为off状态,因此UE无法在剩余时间中继续进行测量,导致测量结果相当地不精确。由于异构网内存在众多的微小区(小小区),切换过程发生频繁,因此要求UE频繁地进行测量。所以,以上存在的DRXon持续时间与测量周期不一致导致的测量不精确问题在异构网中变得特别明显。除此之外,如果UE在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站设备后,需要接收来自基站设备的切换指令。但是,UE有可能在接收到来自基站设备的切换指令之前又回到了DRXoff状态,那么将无法按时接收到该切换指令,因此会引入额外的时延,影响切换。目前对于这些技术,业内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提供一种解决DRX下的测量不精确的问题的技术方案,并能够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测量以及报告。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也旨在解决由于DRX导致的切换指令延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在于,在发现相邻小区后,对UE和基站设备的DRX的配置进行更新,并基于更新的DRX进行测量,这样提高了测量的灵活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基本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中进行用于小区切换的DRX配置和测量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i.确定发现相邻小区;ii.更新该用户设备的DRX的配置;iii.基于更新的DRX的配置,对该相邻小区进行用于切换的测量,并将测量报告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设备该方面的优点在于,提高了测量的灵活性。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i可以由该用户设备自身检测出该相邻小区,或者由该基站设备告知本用户设备发现该相邻小区。该实施方式提供了发现相邻小区的两种具体的实现方法。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ii将DRX的配置更新为默认的一种配置。该实施方式能够比较快速地对DRX进行更新以及进行测量。或者,所述步骤ii接收来自该基站设备的最新配置。该实施方式可以由基站设备确定较优的DRX配置,允许基站设备进行控制。或者,所述步骤ii将DRX的配置更新为预存的多种配置中的一种,其中,确定与DRX配置相关的参数,根据该相关参数,基于预定算法,确定预存的多种配置中的一种,并将DRX的配置更新为被确定的该种配置。该实施方式根据相关参数,例如UE的移动速度来确定一种较优的DRX配置,具有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根据又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更新的DRX的配置与用于切换的测量的各个测量时机对应。该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根据再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i后,该用户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在步骤iii后,当预定条件满足时,从该第二状态切换回该第一状态,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如下任一项:-接收到的来自基站设备的切换指令;-获知无线链路失效事件;-如果没有接收到切换指令,或者没发生无线链路失效事件,但用户离开了检测到的相邻小区的覆盖区域该实施方式提供了实现UE时可以采用的状态机方案。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步骤iii后,当预定条件满足时,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将新配置的DRX关闭。其优点在于,关闭DRX后,UE始终处于接收状态,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基站设备发送的切换指令,避免了延迟。相应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基站设备中控制用户设备进行DRX配置和测量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i.确定发现对于用户设备的相邻小区;ii.与该用户设备同步更新DRX的配置;iii.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由该用户设备基于更新的DRX的配置对该相邻小区进行用于切换的测量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方面和特性将在下文中描述,或者通过下文的说明而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参照以下附图仅通过例子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DRXon状态持续时间和测量周期不一致的情况;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时间触发机制下DRXon状态持续时间和测量周期不一致的情况;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UE的状态转移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一种DRX配置;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另一种DRX配置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步骤特征或部件(模块)特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3至图5,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设备进行详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简洁、低功耗的方案,以支持准确及可靠的测量以及鲁棒的切换过程。该方案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不仅能够解决DRX配置带来的稀疏测量问题,也能够解决由于DRX带来的切换指令延迟问题。在该方案中,对于UE来说,其中,包括如下步骤:i.确定发现相邻小区;ii.更新该用户设备的DRX的配置;iii.基于更新的DRX的配置,对该相邻小区进行用于切换的测量,并将测量报告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设备。优选地,UE可以处于第一状态(或称为正常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用户设备中进行用于小区切换的DRX配置和测量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i.确定发现相邻小区;ii.更新该用户设备的DRX的配置;iii.基于更新的DRX的配置,对该相邻小区进行用于切换的测量,并将测量报告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用户设备中进行用于小区切换的DRX配置和测量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i.确定发现相邻小区;ii.将DRX的配置更新为预存的多种配置中的一种,以使得更新后的DRX的接收状态满足测量要求,更新后的DRX的非接收状态节省用户设备的功率;iii.基于更新的DRX的配置,对该相邻小区进行用于切换的测量,并将测量报告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设备;其中将DRX的配置更新为预存的多种配置中的一种包括:确定与DRX配置相关的参数,根据该相关参数,基于预定算法,确定预存的多种配置中的一种,并将DRX的配置更新为被确定的该种配置;所述与DRX配置相关的参数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移动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由该用户设备自身检测出该相邻小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由该基站设备告知本用户设备发现该相邻小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DRX配置相关的参数的操作包括如下任一项:-接收该基站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由该用户设备自身测量得到所述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由该用户设备自身测量得到所述参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参数或所确定的预存的多种配置中的一种的索引发送给所述基站设备,以用于所述基站设备同步DRX的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的DRX的配置与用于切换的测量的各个测量时机对应;在所述步骤i后,该用户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在步骤iii后,当预定条件满足时,从该第二状态切换回该第一状态,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如下任一项:-接收到的来自基站设备的切换指令;-获知无线链路失效事件;-如果没有接收到切换指令,或者没发生无线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萍萍,仲崇显,邹加林,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卡特朗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