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仲珏专利>正文

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38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它包括导轨,导轨上设有可沿导轨移动的移动铰链座,铰链座的上端通过转轴与铰链杆的一端活动连接,铰链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铰链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另一个铰链杆的另一端上设有风帽,风帽上设有出风孔,风帽上还设有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通风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前后位置、上下位置均可调节,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安放位置的调整,风的流量、流速也可调整,当磨球金属型浇注后,风冷装置对磨球金属型进行吹风冷却,磨球的冷却速度获得最佳控制,从而使磨球获得所期望的良好的耐磨组织,提高了磨球的耐磨性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二)
技术介绍
在钢铁制造业,连续铸造技术是一项先进工艺,但由于技术难度较大,国内外迄 今均未实现有效的应用,从而造成磨球生产的单模或单机作业的现状,这不仅使得作业 面积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强度高,而且磨球质量差、能耗高。在磨球生产 实行单模或单机作业时,磨球金属型浇注后只能自然冷却,从而影响了磨球的冷却速度, 使磨球得不到良好的耐磨组织,磨球的质量达不到要求。(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控制磨球冷却速度, 实现磨球连续铸造的风冷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风冷装置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它包括一个导轨,导轨上设有可沿导轨移动的移动铰链座,移动铰链座的上端通过转轴 与铰链杆的一端活动连接,铰链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铰链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另一个铰链杆的另一端上设有风帽,风帽上设有出风孔,风帽上还设有与空气压縮机连 接的通风导管。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风冷装置可通过移动铰链座及铰链杆调节 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安放位置的调整,并通过对风的流量、流速 的调整,当磨球金属型浇注后,该风冷装置对磨球金属型进行吹风冷却,使磨球的冷却 速度获得最佳控制,从而使磨球获得所期望的良好的耐磨组织,提高了磨球的耐磨性能, 并实现优质磨球的连续铸造。(四)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由图1可见,本技术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包括导轨1,导轨1上设有可沿导轨1移动的移动铰链座2,导轨1为燕尾型。移动铰链座2上设有带内螺纹的螺 孔,螺孔中设有螺丝。当移动铰链座2沿导轨1运动到适当位置时,拧紧螺丝即可固定 移动铰链座2。移动铰链座2的上端通过转轴与铰链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铰链杆3的另 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铰链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另一个铰链杆4的另一端上设有风帽5, 风帽5上设有出风孔6,风帽5上还设有与空气压縮机连接的通风导管7。本技术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设在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浇注区后 的冷却区,磨球金属型在完成浇注后,进入凝固降温段,在磨球达到相变温度范围时, 进入冷却区,调节好移动铰链座2的前后位置,然后拧紧螺丝,固定移动铰链座2,再 调节铰链杆3和另一个铰链杆4的上下位置,使风帽5相对应于磨球金属型的最佳位置 上,这时开动空气压縮机,磨球金属型将受到风冷装置产生的风冷作用的影响,使其在 固相相变域转变期进一步加快冷却速度,加快磨球的固化、成型,从而使磨球获得所期 望的良好耐磨组织,提高了磨球的耐磨性能,并实现优质磨球的连续铸造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导轨(1),导轨(1)上设有可沿导轨(1)移动的移动铰链座(2),移动铰链座(2)的上端通过转轴与铰链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铰链杆(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铰链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另一个铰链杆(4)的另一端上设有风帽(5),风帽(5)上设有出风孔(6),风帽(5)上还设有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通风导管(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移 动铰链座(2)上设有带内螺纹的螺孔,螺孔中设有螺丝。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它包括导轨,导轨上设有可沿导轨移动的移动铰链座,铰链座的上端通过转轴与铰链杆的一端活动连接,铰链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铰链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另一个铰链杆的另一端上设有风帽,风帽上设有出风孔,风帽上还设有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通风导管。本技术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前后位置、上下位置均可调节,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安放位置的调整,风的流量、流速也可调整,当磨球金属型浇注后,风冷装置对磨球金属型进行吹风冷却,磨球的冷却速度获得最佳控制,从而使磨球获得所期望的良好的耐磨组织,提高了磨球的耐磨性能。文档编号B22D27/04GK201055907SQ200720002068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何义成, 刘宝根, 吴祥胜, 汪太平, 王仲珏, 锋 郑, 华 陈, 陈向前, 陈礼所 申请人:王仲珏;陈向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球连续铸造生产线上的风冷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导轨(1),导轨(1)上设有可沿导轨(1)移动的移动铰链座(2),移动铰链座(2)的上端通过转轴与铰链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铰链杆(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铰链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另一个铰链杆(4)的另一端上设有风帽(5),风帽(5)上设有出风孔(6),风帽(5)上还设有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通风导管(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珏陈向前何义成刘宝根陈华陈礼所汪太平吴祥胜郑锋
申请(专利权)人:王仲珏陈向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