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IT压缩编码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3305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压缩领域,公开了一种X-BIT压缩编码算法,具体压缩过程如下,首先数据准备并转换,然后对数据依次进行时间差分、值排序、计算序号最大位数、生成序号压缩流、生成状态压缩流、生成时差压缩流、生成差值压缩流,最后将之前各个步骤输出的结果组合成一个字节流,即是压缩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压缩率高;2、数据无失真;3、解压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压缩领域,具体为一种X-BIT压缩编码算法
技术介绍
实时数据库广泛应用于电力、电信、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主要用于存储工业生产过程中测量点数据(包括点ID、值、时间戳、点状态),负责实时数据(当前测量点值)的读写和历史数据(过去的值)读取,是一种时序数据,它的主要特点是短时间内数据值相差不大。对于历史数据的压缩,一般使用的以字符为依据的通用压缩算法(如ZIP、RAR等)是无法达到理解效果的,有时压缩的结果可能比未压缩前更占空间 大。目前在业内使用最多的两种实时数据压缩算法是PI使用的旋转门压缩算法和EDNA使用的霍夫曼压缩算法。旋转门压缩算法的压缩比高,但它是有损压缩,数据有失真,对于某些高精度的要求无法满足。哈夫曼压缩算法是编码压缩的一种,通过构造哈夫曼树来实现编码和压缩,哈夫曼压缩算法属于无损压缩,但是要想得到较高的压缩率,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以EDNA为例,虽然它通过一些特殊的处理提高了压缩比,但确牺牲了历史数据的检索效率。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缺点1、目前使用的按字节压缩(如ZIP、RAR、霍夫曼)主要缺点是压缩率比较低,对二进制数据压缩,压缩率更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X?BIT压缩编码算法,其特征是:具体压缩过程如下:(1)数据准备并转换:数据在经过实时服务处理后,时间戳将转换成以秒为单位的UTC时间,每条记录用13个字节来存储原始数据;(2)时间差分:对存储的原始数据进行时间差分处理;(3)值排序:采用快速排序算法对时间差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值排序;(4)计算序号最大位数:计算出最大序号的最小二进制位;(5)生成序号压缩流:根据第(4)步计算出的序号最大位数,将序号写入缓存流中;(6)生成状态压缩流:通过分析状态数据的重复率来决定采用的压缩方案;目前的设置是,当有1/3的状态相同时,采用重复计数法进行压缩;否则,采用按位压缩法;重复计数法:在进行状态数据分...

【技术特征摘要】
1.X-BIT压缩编码算法,其特征是具体压缩过程如下 (1)数据准备并转换数据在经过实时服务处理后,时间戳将转换成以秒为单位的UTC时间,每条记录用13个字节来存储原始数据; (2)时间差分对存储的原始数据进行时间差分处理; (3)值排序采用快速排序算法对时间差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值排序; (4)计算序号最大位数计算出最大序号的最小二进制位; (5)生成序号压缩流根据第(4)步计算出的序号最大位数,将序号写入缓存流中; (6)生成状态压缩流通过分析状态数据的重复率来决定采用的压缩方案;目前的设置是,当有1/3的状态相同时,采用重复计数法进行压缩;否则,采用按位压缩法; 重复计数法在进行状态数据分析的同时,将生成一张二维表,记录了每一段重复状态的索引位置和重复数,压缩方案标志占I个位,表示后续压缩数据的压缩方案,在解压时会根据该标志来自动选择解压方案;重复次数使用第(4)步中计算的序号最大位数来存储;接下来的3个位存储状态值; 按位压缩法以3位为标准来存储状态值; (7)生成时差压缩流通过分析时差数据的重复率来决定采用的压缩方案;目前的设置是,当有1/2的时差相同时,采用重复计数法进行压缩;否则,采用按位压缩法; 重复计数法在对时差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将生成一张二维表,记录了每一段重复时差的索引位置和重复数;时间的第一记录值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有志唐新华罗文理李志金谌志东刘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