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既实现低高度化又提高嵌合或拔出时的保持性。其解决手段为,在印刷电路板(P)上形成由凹部或通孔构成的连接器安装部(P1),将绝缘外壳(11)插入到该印刷电路板(P)的连接器安装部(P1)中以进行安装,借此实现低高度化,并且,经由连接器保持部(11c)利用绝缘外壳(11)稳定地支承嵌合对象的电连接器(20)的嵌合或拔出时的负荷,借此,防止导电触头等的部件的变形,并防止软钎焊接合部的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轴型电连接器及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所述同轴型电连接器及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以圆筒状触头相互接触、分离地进行两个连接器的嵌合、拔出的方式构成。
技术介绍
一般地,在各种电气设备等中,广泛采用将同轴电缆等各种信号传送介质电连接起来用的电连接器。例如,在图10所示的同轴型电连接器中,将作为信号传送介质的同轴电缆(参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图I中的标号SC)的末端部分连接起来的插塞式连接器2,以相对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上使用的插座式连接器I沿着图中所示的上下方向能够嵌合、拔出的方式构成。其中的插座式连接器I以信号传送用的中心触头Ib和接地用的外部连接·器Ic呈大致同心状的方式安装到构成板状的绝缘外壳Ia上。另外,信号传送用的中心触头2b和接地用的外部触头2c呈大致同心状地安装在作为嵌合对象构成的插塞式连接器2的绝缘外壳2a的内外。当插塞式连接器2相对于这样的插座式连接器I被从上方侧向下方侧插入时,中心触头lb、2a彼此、及外部触头lc、2c彼此,以在径向方向的内外重叠的方式接触,进行电连接。另一方面,伴随着近年来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及薄型化,在同轴型电连接器中,也强烈地要求小型化、特别是低高度化。例如,在下面所述的专利文献中,采用同轴型电连接器以落入的方式被插入到由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凹部或者通孔构成的连接器安装部的结构,借此,降低同轴型电连接器的安装高度。但是,在这些现有技术的同轴型电连接器中,连接器相对于印刷电路板的保持作用由导电触头等的端子对印刷电路板的软钎焊接合力来进行。因此,在嵌合对象的电连接器(插塞式连接器)的嵌合或拔出时,存在着负荷集中到导电触头等的端子或软钎焊接合部,导电触头等的部件变形、或者在软钎焊接合部产生剥离的担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实开平03- 11997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 429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同轴型电连接器,所述同轴型电连接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低高度化,并且,可以提高对于嵌合或者拔出的保持性。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同轴型电连接器或者其组合体,被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使用,该同轴型电连接器以下述方式构成,即按照安装在绝缘外壳上的圆筒状触头与设置在作为嵌合对象的另外的连接器上的圆筒状触头接触,以便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绝缘外壳具有能够插入到由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凹部或通孔构成的连接器安装部中的形状,并且,采用在该绝缘外壳上设置连接器保持部的结构,在向所述连接器安装部插入时,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与该连接器安装部开口的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抵接。根据具有这种结构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绝缘外壳插入到由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凹部或通孔构成的连接器安装部内,在安装时进行低高度化,并且,在安装完毕的时刻,构成连接器保持部抵接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支承结构,所以,嵌合对象的电连接器(插塞式连接器)嵌合或拔出时的负荷经由连接器保持部由绝缘外壳稳定地接受,防止导电触头等部件的变形,并且防止软钎焊接合部的剥离。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从所述绝缘外壳的本体部呈凸缘状地关出。根据具有这种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可以容易地形成绝缘外壳的连接器保持部。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以作为所述嵌合对象的另外的连接器被插入所述圆筒状触头的内方侧的区域的方式构成。根据具有这种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嵌合对象的电连接器(插塞式连接器)在圆筒状触头的内方侧的区域被嵌合或拔出,使连接器整体的大小小型化。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同轴型电连接器或其组合体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在印刷电路板上形成由凹部或通孔构成的连接器安装部,通过将绝缘外壳插入到该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安装部中以进行安装,实现低高度化,并且,经由连接器保持部利用绝缘外壳稳定地支承作为嵌合对象的电连接器嵌合或拔出时的负荷,借此,防止导电触头等部件的变形,并且,防止软钎焊接合部的剥离,所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既可以实现低高度化又可以提高嵌合或拔出时的保持性,可以廉价并且大幅度地提高同轴型电连接器或其组合体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是作为分离的状态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的整体结构的外观透视说明图。图2是作为嵌合状态表示图I所示的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的整体结构外观透视说明图。图3是表示图I及图2所示的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的整体结构的平面说明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的整体结构的侧面说明图。图5是沿着图3中的V — V线的纵剖面说明图。图6是沿着图4中的VI — VI线的纵剖面说明图。图7是从上方侧表示构成图I 图6所示的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的插座式连接器的单体结构的外观透视说明图。图8是从下方侧表示构成图I 图6所示的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的插座式连接器的单体结构的外观透视说明图。图9从下方侧表示构成图I 图6所示的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的插塞式连接器的单体结构的外观透视说明图。图10是在与同轴电缆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截断地表示在现有技术的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中将插塞式连接器和插座式连接器嵌合的中途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关于连接器组合体]首先,图I 图9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同轴型电连接器的组合体,由形成适当的电路的印刷电路板P、安装在该印刷电路板P上的垂直嵌合型的插座式连接器10、和作为成为嵌合对象的另外的连接器的插塞式连接器20构成,插塞式连接器20相对于印刷电路板P上的插座式连接器10从上方侧嵌合或拔出。下面,将插塞式连接器20相对于插座式连接器10插入的嵌合方向作为“向下方向”,将与之相反地拔出的拔出方向作为“向上方向”。 [关于印刷电路板]在上面所述的安装插座式连接器10的印刷电路板P的规定位置,形成能够插入插座式连接器10的连接器安装孔P1。该连接器安装孔Pl在平面视图中呈大致矩形形状,由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印刷电路板P的通孔形成,构成形成在印刷电路板P的上侧的表面上的导电电路的末端部分伸出、达到该连接器安装孔Pl的开口端缘的配置关系。形成在该印刷电路板P上的导电电路的末端部分具有一对信号连接端子P2、P2、和一对接地连接端子P3、P3。并且,一对信号连接端子P2、P2彼此以夹着上述连接器安装孔Pl的上端开口部在两侧相对向的方式配置,并且,在与所述一对信号连接端子P2、P2彼此的对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夹着连接器安装孔Pl的两侧,以一对接地连接端子P3、P3彼此以对向的方式配置。[关于插座式连接器]构成这样的同轴型电连接器组合体中的一方的插座式连接器10,配备有由中空圆筒状构件构成的绝缘性的绝缘外壳(电介质)11,在构成该中空圆筒状的绝缘外壳11的内方侧的区域,以构成中空的圆筒状触头的方式形成的中心触头(信号触头)12、和外部触头(接地触头)13呈大致同心状地通过插入成形被固定。[关于绝缘外壳]该插座式连接器10的绝缘外壳11具有由有底的杯状构件构成的外壳本体部11a。该外壳本体部Ila的外周形状以呈比上述连接器安装孔Pl稍小的平面大致矩形形状的方式形成,能够插入该连接器安装孔Pl的内方侧。另外,该外壳本体部Ila在下端部具有底面板11b,并且,上端部形成圆形形状的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使用的同轴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圆筒状触头,所述圆筒状触头安装在所述绝缘外壳上,与设置在作为嵌合对象的另外的连接器上的圆筒状触头接触,以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绝缘外壳具有能够插入到由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凹部或者通孔构成的连接器安装部中的形状,并且,在该绝缘外壳上设置连接器保持部,在向所述连接器安装部插入时,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抵接,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在所述表面上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6 JP 2011-1632951.一种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使用的同轴型电连接器,包括 绝缘外壳, 圆筒状触头,所述圆筒状触头安装在所述绝缘外壳上,与设置在作为嵌合对象的另外的连接器上的圆筒状触头接触,以进行电连接, 其中,所述绝缘外壳具有能够插入到由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凹部或者通孔构成的连接器安装部中的形状,并且, 在该绝缘外壳上设置连接器保持部,在向所述连接器安装部插入时,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抵接,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在所述表面上开口。2.一种同轴型电连接器,所述同轴型电连接器被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使用, 安装在绝缘外壳上的圆筒状触头与设置在作为嵌合对象的另外的连接器上的圆筒状触头接触,以进行电连接,所述同轴型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外壳具有能够插入到由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凹部或通孔构成的连接器安装部中的形状,并且, 在所述绝缘外壳上设置连接器保持部,在向所述连接器安装部插入时,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抵接,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在所述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船桥彰男,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