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谐振腔。
技术介绍
滤波器是无线电技术中的常见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通讯、雷达、导航、电子对抗、卫星、测试仪表等电子设备中。滤波器内部装有谐振腔,滤波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谐振腔的个数和容积。而微波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取决于该腔的容积,一般来说,谐振腔容积越大谐振频率越低,谐振腔容积减小谐振频率越高,因此如何实现在不增大谐振腔尺寸的情况下降低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对于滤波器的小型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谐振腔低频会导致体积大的缺陷,提供一种不增大尺寸的条件下实现低谐振频率的谐振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谐振腔,其在两侧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谐振腔内设置有两个不相接触的超材料块,所述两个超材料块分别与输入端和输出端接触,每个超材料块包括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和附着在所述基板上的人造微结构,所述人造微结构为导电材料的丝线组成的具有几何图案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谐振腔中,所述超材料块包括多个层叠成一体的超材料片层,每个超材料片层包括一片基板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谐振腔,在其两侧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内设置有两个不相接触的超材料块,所述两个超材料块分别与输入端和输出端接触,每个超材料块包括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和附着在所述基板上的人造微结构,所述人造微结构为导电材料的丝线组成的具有几何图案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谐振腔,在其两侧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内设置有两个不相接触的超材料块,所述两个超材料块分别与输入端和输出端接触,每个超材料块包括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和附着在所述基板上的人造微结构,所述人造微结构为导电材料的丝线组成的具有几何图案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块包括多个层叠成一体的超材料片层,每个超材料片层包括一片基板和附着在基板表面上且周期性排布的人造微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由陶瓷、聚四氟乙烯、环氧树月旨、铁电材料、铁氧材料、铁磁材料或者FR-4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内设置有支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栾琳,刘京京,苏翠,刘豫青,刘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