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提供透明基板;在所述透明基板之上制作金属走线;在所述金属走线之上制作有机透明绝缘层;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制作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部分所述金属走线段桥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作电容式触摸屏的方法将制作金属走线制程提到制作有机透明绝缘层制程的前面。该制作方法节省了一道有机透明绝缘层的黄光制程,简化了制作工艺、节约了成本。此外,该制作方法采用厚度较厚的有机透明绝缘层来保护金属走线,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金属走线的保护,提升了触摸屏功能方面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制造
,尤其涉及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触摸屏是一种简单、方便、自然 的人机交互设备,早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所。触摸屏种类繁多,按照原理主要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和表面声波式。电容式触摸屏因其突出的优点,如可进行多指触控、分辨率高、透光性好,所以得到广泛地应用。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透明基板上的电极与人体之间的静电结合所产生的电容变化所产生的诱导电流来检测其被触摸位置的坐标。感应原理以电压作用在屏幕感应区的四个角落并形成一个固定电场,当手指碰屏幕时,可使电场引发电流,借助控制器测定,依电流四个角落比例的不同,即可计算出触摸位置。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中,不论是单层透明电极触摸屏还是双层透明电极触摸屏,均需制作两层有机透明绝缘层(0C)。这样,两层有机透明绝缘层(OC)均需采用黄光制程,制程繁琐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透明基板;在所述透明基板之上制作金属走线;在所述金属走线之上制作有机透明绝缘层,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第一金属走线段,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段是所述金属走线的一部分;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制作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金属走线段桥接,其中所述第二金属走线段未被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且是所述金属走线的一部分。较优地,所述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制作第一透明电极层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制作透明保护层。较优地,所述透明保护层由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锌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透明基板;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制作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覆盖第一部分所述透明基板;在未被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覆盖的第二部分所述透明基板上制作金属走线;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金属走线之上制作有机透明绝缘层,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全部所述金属走线,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制作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桥接,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未被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较优地,所述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制作第二透明电极层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上制作透明保护层。 较优地,所述透明保护层由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锌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之上的金属走线、形成于所述金属走线之上的有机透明绝缘层、形成于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和所述透明基板之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其中,所述金属走线由第一金属走线段和第二金属走线段构成,且所述第一金属走线段被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二金属走线段未被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段桥接。 较优地,所述电容式触摸屏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之上的透明保护层。较优地,所述透明保护层由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锌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之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形成于未被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覆盖的第二部分所述透明基板之上的金属走线、形成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金属走线之上的有机透明绝缘层以及形成于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其中,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完全覆盖所述金属走线,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与未被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桥接。较优地,所述电容式触摸屏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上的透明保护层。较优地,所述透明保护层由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锌制成。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作电容式触摸屏的方法将制作金属走线制程提到制作有机透明绝缘层制程的前面。该制作方法节省了一道有机透明绝缘层的黄光制程、简化了制作工艺、节约了成本。此外,该制作方法采用厚度较厚的有机透明绝缘层来保护金属走线,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金属走线的保护,提升了触摸屏功能方面的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描述过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术语用来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而所述元件并不受到上述术语的定义。实施例一请参阅图I。图I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有一层透明电极层的电容式触摸屏制作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 S101、提供透明基板提供一透明基板。对透明基板的材料不加限制,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砜(PES)、环烯烃聚合物(C0C)、玻璃或钢化玻璃等等。S102、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制作金属走线采用黄光制程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制作金属走线。该黄光制程的步骤具体包括涂胶、预烘、曝光、显影、坚膜、酸刻蚀、脱模。所制作的金属走线的厚度通常为3000A左右,所采用的金属一般与透明基板的结合力较大,可以为钥(Mo)或铝(Al)。该金属走线可以采用多层结构、例如,Mo为500A、A1为2000 2500A、Mo为500A。S103、在所述金属走线上制作有机透明绝缘层采用黄光制程在上述形成的金属走线上制作有机透明绝缘层。该有机透明绝缘层仅覆盖第一金属走线段,该第一金属走线段是金属走线的一部分。该黄光制程的步骤具体包括涂胶、预烘、曝光、显影、坚膜、酸刻蚀、脱模。该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第一金属走线段,将步骤S102中制作的金属走线和S104步骤中制作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绝缘隔开。该有机透明绝缘层的厚度通常为1.3μπι左右。而步骤S102制作的金属走线的厚度一般为3000 A左右,所以用厚度为I. 3μπι左右的有机透明绝缘层保护厚度为3000人左右的金属走线,能够对金属走线实现很好地保护。即使只采用这一层有机透明绝缘层来保护金属走线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S104、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和所述透明基板上制作第一透明电极层采用黄光制程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和所述透明基板上制作第一透明电极层。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与未被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的第二金属走线段通过搭桥的方式实现桥接,该第二金属走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透明基板;在所述透明基板之上制作金属走线;在所述金属走线之上制作有机透明绝缘层,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第一金属走线段,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段是所述金属走线的一部分;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制作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金属走线段桥接,其中所述第二金属走线段是所述金属走线的一部分且未被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透明基板; 在所述透明基板之上制作金属走线; 在所述金属走线之上制作有机透明绝缘层,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第一金属走线段,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段是所述金属走线的一部分; 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制作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金属走线段桥接,其中所述第二金属走线段是所述金属走线的一部分且未被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制作第一透明电极层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制作透明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层由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锌制成。4.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透明基板; 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制作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覆盖第一部分所述透明基板; 在未被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覆盖的第二部分所述透明基板上制作金属走线; 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金属走线之上制作有机透明绝缘层,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全部所述金属走线,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 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制作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桥接,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未被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覆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有机透明绝缘层之上制作第二透明电极层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上制作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杰,吕以森,曹绪文,肖枫,张锦炀,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汕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