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以及其侦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111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其包括复数条第一导线、复数条第二导线以及复数个感测垫。第一导线彼此平行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线彼此平行且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彼此交错并形成复数个感测垫区域。每个感测垫对应设置于每个感测垫区域中,且每个感测垫会电性连接一条第一导线以及一条第二导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操作触控面板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厚度可大幅缩小,同时,亦可减少电极材料的使用,降低触控面板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是一种具有特殊电极结构的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中,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及笔记本电脑(not ebook)等可携式电子产品乃至于个人计算机、数字家电系统已逐渐使用触控面板(touch display panel)作为用户与电子装置间之数据沟通接口工具。使用触控面板时,用户可直接透过屏幕上显示的对象进行操作与下达指令,因此可提供用户更人性化的操作接口。此外电子产品的设计皆以轻、薄、短、小为方向,因此在产品设计上希望能节省如按键、键盘、鼠标等传统输入设备的设置空间,搭配触控面板的显示设备已逐渐成为各式电子产品的关键零件。·请参考第I图,所绘示为习知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第I图所示,触控面板100的触控功能主要来自于复数个水平方向的水平电极102以及复数个垂直方向的垂直电极104。藉由此两轴向的电极,即可分别感测输入位置的水平或垂直坐标。一般而言,水平电极102以及垂直电极104是分别设置于利用导电材料形成的不同层中,再加上中间的绝缘结构,整个触控面板100至少需要3至4层的材料堆栈,不仅使产品体积加大,也增加了制作的难度。目前厂商皆戮力于开发各种不同的触控面板结构,期能减少触控面板的堆栈层数,以符合当今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于是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具有特殊的电极结构,能减少整体材料的堆栈层数。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包含有一基板、复数条第一导线、复数条第二导线以及复数个感测垫。第一导线设置于基板上,彼此平行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线设置于基板上,彼此平行且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彼此交错并于基板上形成复数个感测垫区域。每个感测垫对应设置于每个感测垫区域中,且每个感测垫会电性连接一条第一导线以及一条第二导线。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侦测方法。该侦测方法首先进行一第一时间模式,使第一导线具有感测信号而第二导线不具有感测信号,接着,感测垫可藉由第一导线来感测第二方向上的触控位置。然后进行一第二时间模式,使第二导线具有感测信号而第一导线不具有感测信号,接着,感测垫可藉由第二导线来感测第一方向上的触控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由于具有特殊的感测电极结构,只需要一层感测电极(即感测垫)的排列即可完成,故相较于习知需要两层以上感测电极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厚度可大幅缩小,同时,亦可减少电极材料的使用,降低触控面板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习知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侦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与图5为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与图8为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之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
之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之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之功效。请参考第2图,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第2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00包含一基板302,以及设置于基板302上的复数条第一导线304、复数条第二导线306、复数个感测垫308以及复数个绝缘块310。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线304、第二导线306、感测垫308以及绝缘块310皆位于基板302之同一侧。基板302可以是各种透明的软质基板,也可以是透明的硬质基板,例如,玻璃基板、塑料基板或石英基板等。如第2图所示,第一导线304彼此平行且延伸于一第一方向312,第二导线306彼此平行且延伸于一第二方向314。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312大体上垂直于第二方向314。第一导线304与第二导线306彼此交错并于基板302上围成复数个感测垫区域317。每个感测垫区域317设置有一感测垫308。感测垫308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感测垫308为正方形,以得到最大的面积利用率。如第2图所示,每个感测垫308会分别连接一条第一导线304与一条第二导线306。更详细来说,每个感测垫308会藉由一第一辅助导线304a电性连接于一第一导线304,藉由一第二辅助导线306a电性连接于一第二导线306。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辅助导线304a大体上平行于第二方向314,第二辅助导线306a大体上平行于第一方向312。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导线304、第一辅助导线304a、第二导线306以及第二辅助导线306a利用同一道的制程一起形成,其材质包含金属,例如可以是金、银、铜、铝、钥、钛、钽、镉、或上述之氮化物、或上述之氧化物、或上述之合金、或上述之组合,但不以上述为限,例如第一导线304或者第二导线306也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材质。感测垫308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结构,可由一种材料制成或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其材料包含透明导电材质,例如是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 IZO)、氧化镉锡(cadmium tin oxide, CTO)、氧化招锋(aluminum zinc oxide, ΑΖ0)、氧化铟锋锡(indiumtin zinc oxide,ΙΤΖ0)、氧化锋(zinc oxide)、氧化镉(cadmium oxide)、氧化給(hafniumoxide, HfO)、氧化铟嫁锋(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 InGaZnO)、氧化铟嫁锋续(indiumgallium zinc magnesium oxide, InGaZnMgO)、氧化铟锋续(indium gallium magnesiumoxide, InGaMgO)或氧化铟嫁招(indium gallium aluminum oxide, InGaAlO),但不以上述为限。如第2图所示,绝缘块310设置于基板302上第一导线304以及第二导线306交界处,使得第一导线304以及第二导线306能位于基板302的同一侧且能彼此电性绝缘。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线304会跨坐在绝缘块310的上方,而第二导线306设置在绝缘块310的下方;而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线304设置在绝缘块310的下方,而第二导线306跨坐在绝缘块310的上方。绝缘块310可以是绝缘材质例如氧化硅(Si02)、氮化硅(SiN)、氮氧化硅(SiCN)、碳化硅(SiC)等,但不以上述为限。如第2图所示,第一导线304与第二导线306会连接至一控制器316,藉由控制器316所提供的驱动信号,可提供触控面板300的感测功能。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300在执行触控功能时,在不同的时间下来给予第一导线304以及第二导线306感测信号,以分别侦测感测垫308的触控情况。请参考第3图,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侦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第3图所示(并一并参考第2图),于一第·一时间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包含:复数条第一导线,该等第一导线彼此平行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复数条第二导线,该等第二导线彼此平行且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等第一导线与该等第二导线彼此交错并形成复数个感测垫区域;以及复数个感测垫,每个该感测垫对应设置于每个该感测垫区域中,且每个该感测垫电性连接一条该第一导线以及一条该第二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包含 复数条第一导线,该等第一导线彼此平行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 复数条第二导线,该等第二导线彼此平行且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等第一导线与该等第二导线彼此交错并形成复数个感测垫区域;以及 复数个感测垫,每个该感测垫对应设置于每个该感测垫区域中,且每个该感测垫电性连接一条该第一导线以及一条该第二导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控制器,与该等第一导线以及该等第二导线连接,于一第一时间模式中,该等第一导线具有感测信号且该等第二导线不具有感测信号;于一第二时间模式中,该等第二导线具有感测信号且该等第一导线不具有感测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复数个绝缘块设置于该等第一导线以及该等第二导线交界处,使得该等第一导线以及该等第二导线彼此电性绝缘。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基板,其中该等第一导线、该等第二导线以及该等感测垫设置于该基板之同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复数个第一辅助导线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该等第一辅助导线设置于该等第一导线以及该等感测垫之间,使得每个该感测垫电性连接一条该第一导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复数个第二辅助导线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该等第二辅助导线设置于该等第二导线以及该等感测垫之间,使得每个该感测垫电性连接一条该第二导线。7.—种触控面板,包含 复数条第一导线以及复数条第二导线,该等第一导线彼此平行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该等第二导线彼此平行且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以及 复数个感测垫,其中每个该感测垫电性连接一条该第一导线以及一条该第二导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控制器,于一第一时间模式中,该等第一导线具有感测信号且该等第二导线不具有感测信号;于一第二时间模式中,该等第二导线具有感测信号且该等第一导线不具有感测信号。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基板,其中该等第一导线以及该等感测垫设置于该基板之同一侧,该等第二导线设置于该基板之另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复数个第一辅助导线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该等第一辅助导线设置于该等第一导线以及该等感测垫之间,使得每个该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华余思璐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