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海洋杂波环境中电大尺寸目标雷达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069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杂波环境中电大尺寸目标雷达成像方法,具体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容是通过建立多干扰环境中面—体复合目标散射模型,并采用数值与解析混合算法的电磁仿真计算和快速后向投影成像方式对海洋环境中的电大尺寸目标进行雷达成像。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电大尺寸是指目标的物理尺寸跟波长的比值大于10。雷达工作的频段一般是在高频区域,例如L波段频率范围是1-2GHz,S波段在2-4GHz。一些军事目标,包括战斗机、隐身飞机、航空母舰等在上述波段都属于电大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通过复杂目标几何建模,电磁仿真计算和快速后向投影成像算法以及Kaiser窗边缘滤波,即可实现对海洋环境中的电大尺寸目标快速有效的雷达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目标雷达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杂波环境中电大尺寸目标进雷达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考虑到我国海域辽阔,对海洋上的飞机、渔船、军舰、油轮进行监测和定位,实现目标信息的提取和自动分类,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上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地、海杂波的干扰,导致了近海岸或者远海环境中目标检测的困难。目前,经典的Doppler频域分离目标检测方法,难以准确区分强海洋杂波环境中的船只究竟是渔船、油轮还是军舰。对于雷达监测中地面或海面上的复杂目标,因其复杂的物理结构和电大尺寸,使得数值方法需要很大的计算机内存和很长的计算时间,这就限制了数值方法的应用。对于 电大尺寸目标,一般认为处于光学区,以往多选择高频近似方法,如Kirchhoff切平面法、几何光学法、物理光学法、几何绕射理论、物理绕射理论、射线追踪法等。但是,其精度无法与数值方法相比。而且,国外也开发了多种成熟的基于高频方法的计算工具,如REC0TA、XPatch, GRECO等,大多是对单个复杂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估算,通用性不够;甚至对用户规定一定的使用权限。从根本上讲,其本身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程研究中目标与杂波环境下复合散射的问题多样性。为了更好地从海杂波中提取和识别目标特征,必须从海洋杂波环境中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的机理出发,才能快速有效地对海洋杂波环境中的目标进行检测,准确区分不同的目标。因此,开发多干扰环境中目标的复合散射模型,并采用数值与解析混合算法,开发有效的海洋杂波环境中复杂目标的雷达成像仿真软件,这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获得动态起伏海面上舰船与低空飞行目标耦合的全极化雷达成像模拟的途径。中国专利号200910087133. 6中设计了一种三维复杂目标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通过采用弹射线法原理和SAR仿真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得到高分辨全极化的SAR图像,通过读入三维目标的三角面元模型,利用SBR算法求出全极化的目标散射系数的三维空间分布,然后利用目标模型和SAR几何参数求得背景杂波的散射系数分布以及阴影区,最后将目标和背景散射系数投影到斜平面,利用SAR回波仿真和成像算法获取高分辨率全极化的军事目标SAR图像。但是这种方法有几种缺陷一、该专利采用的SBR算法属于射线追踪法,对于复杂目标来说,目标面元剖分得要尽可能大,因此在目标的阴影边界、腔体等区域的计算精度明显不够。二、该算法利用z-buffer来完成入射电磁波的一次射线寻迹,z_buffer算法是较简单的消除隐藏面的算法之一,其缺点是占用空间大,没有利用图形的相关性与连续性。三、该专利只适用于单目标的SAR成像处理,对于面一体复合目标的情况不能实现。四、该专利没有考虑海洋杂波环境中的目标电磁特性,海面散射场及目标与海面之间的耦合散射场将给目标散射回波带来强杂波,从而在应用雷达检测、识别目标时,导致虚警的出现;同时,海面散射场及其与低飞目标的耦合散射场也给海上目标的跟踪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需要一种海洋杂波环境中电大尺寸目标雷达成像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在复杂环境下把雷达原始数据模拟、成像和模式识别三者相结合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杂波环境中电大尺寸目标雷达成像方法,其内容是通过建立多干扰环境中面一体复合目标散射模型,并采用数值与解析混合算法的电磁仿真计算和快速后向投影成像方式对海洋环境中的电大尺寸目标进行雷达成像。本专利技术中电大尺寸是指目标的物理尺寸跟波长的比值大于10。雷达工作的频段一般是在高频区域,例如L波段频率范围是1-2 GHz,S波段在2-4 GHz0 一些军事目标,包括战斗机、隐身飞机、航空母舰等在上述波段都属于电大尺寸。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海洋杂波环境中电大尺寸目标雷达成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仿真软件主界面菜单中选取目标模型,在选取的目标模型基础上建立海洋上空电大尺寸目标几何模型,采用GMSH方法对目标几何模型中的目标进行初始网格剖分,设定剖分类型、面元剖分尺寸以及计算频率参数; (2),根据步骤(I)得到的初始风格剖分设定的剖分类型、面元剖分尺寸以及计算频率参数通过海洋谱建模生成三维动态起伏海洋表面,采用多层快速多极子和物理光学数值混合算法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同时设置各种雷达工作参数和海洋表面生成,得到散射场计算结果,所述雷达工作参数包括雷达距离分辨率,入射角、方位角、场景尺寸以及方位参数。散射场计算过程为设入射角为Θ i、(M,散射角为0S、φ8这里引入Fresnel反射系数怂与兄分别表示平行于入射面与垂直于入射面,因此任意极化方向的入射电场可以表示为平行极化与垂直极化的叠加。散射场可近似表达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洋杂波环境中电大尺寸目标雷达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在仿真软件主界面菜单中选取目标模型,在选取的目标模型基础上建立海洋上空电大尺寸目标几何模型,采用GMSH方法对目标几何模型中的目标进行初始网格剖分,设定剖分类型、面元剖分尺寸以及计算频率参数;(2),根据步骤(1)得到的初始风格剖分设定的剖分类型、面元剖分尺寸以及计算频率参数通过海洋谱建模生成三维动态起伏海洋表面,采用多层快速多极子和物理光学数值混合算法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同时设置各种雷达工作参数和海洋表面生成,得到散射场计算结果,所述雷达工作参数包括雷达距离分辨率,入射角、方位角、场景尺寸以及方位参数;散射场计算过程为:设入射角为θi?、?φi,散射角为?θs?、φs引入Fresnel反射系数Rh与Rv分别表示平行于入射面与垂直于入射面,因此任意极化方向的入射电场表示为平行极化与垂直极化的叠加;散射场可近似表达为:???????????????????????????????????????????????????????(1)?其中:???????????????????(2a)????????????????????????????(2b)???????????????????????????(2c)??????????????(2d)????????(2e)????????(2f)?其中:?是面元法向矢量,?和?为面元局部入射坐标系.?为入射场极化矢量,分为水平极化入射?和垂直极化入射?,?并且(,,)构成一组正交坐标系;和??分别是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所述海洋谱建模表达式为:??????????????????????(3)其中,k?是电磁波数,g是重力加速度,U_wind?是海面风速,,?s是常数,取?1.5×10?4?m2,φ为海洋表面风向角;海面风速U_wind?的计算公式如下:????????????????????????????????????????(4)其中,,是摩擦速度,z是海面高度;(3),将步骤(2)得到的散射计算结果采用快速后向投影成像算法结合Kaiser窗函数进行边缘滤波选取合适的参数做目标特征提取,建立目标散射特性与几何结构特征的对应关系,?为目标识别提供图像数据验证,经过极化处理,获得全极化雷达成像结果;根据成像算法FBP?分析不同入射、雷达的频率等参数下的目标特征;成像借助信号处理,从回波信号中还原出目标函数:????????????(5)???????????(6)???????????(7)其中,是发射信号,?s(t,u)?是t时刻、u处的回波信号,?代表卷积,星号代表复共轭;对成像区域的每一个像素,计算出在对应的一个合成孔径时间内,它与每个位置之间的时延后,在距离压缩后的数据矩阵中找出相应的累积曲线,并沿此曲线将所有信号进行相干迭加,得到这个像素的能量和,?即为该点的图像。77528dest_path_image001.jpg,445055dest_path_image002.jpg,608052dest_path_image003.jpg,86438dest_path_image004.jpg,916860dest_path_image005.jpg,189709dest_path_image006.jpg,105582dest_path_image007.jpg,122079dest_path_image008.jpg,807007dest_path_image009.jpg,250758dest_path_image010.jpg,653926dest_path_image011.jpg,598749dest_path_image012.jpg,138183dest_path_image013.jpg,18415dest_path_image012.jpg,643300dest_path_image013.jpg,188551dest_path_image014.jpg,785754dest_path_image015.jpg,571308dest_path_image016.jpg,683489dest_path_image017.jpg,845480dest_path_image018.jpg,172556dest_path_image019.jpg,667295dest_path_image020.jpg,204456dest_path_image021.jpg,904558dest_path...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海洋杂波环境中电大尺寸目标雷达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在仿真软件主界面菜单中选取目标模型,在选取的目标模型基础上建立海洋上空电大尺寸目标几何模型,采用GMSH方法对目标几何模型中的目标进行初始网格剖分,设定剖分类型、面元剖分尺寸以及计算频率参数; (2),根据步骤(I)得到的初始风格剖分设定的剖分类型、面元剖分尺寸以及计算频率参数通过海洋谱建模生成三维动态起伏海洋表面,采用多层快速多极子和物理光学数值混合算法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同时设置各种雷达工作参数和海洋表面生成,得到散射场计算结果,所述雷达工作参数包括雷达距离分辨率,入射角、方位角、场景尺寸以及方位参数; 散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霞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