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源型换流器子模块的运行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061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压源型换流器子模块的运行试验装置及运行试验方法,该子模块运行试验装置包括充电电源E、辅助开关K、辅助模块、试品模块及负载电抗器L;辅助开关K两端分别与充电电源E和辅助模块连接;所述负载电抗器L两端分别与辅助模块和试品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源E、辅助模块中的电容Cs1和下桥臂V3以及试品模块中的电容Cs2和下桥臂V4均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等效子模块在实际工况下的电压、电流、热等应力,为第三代VSC换流阀子模块的试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手段,为其实用化应用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装置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电压源型换流器子模块的运行试验装 置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柔性输电技术因可以实现有功无功的独立控制等特点,成为解决我国能源战略调整、新能源接入、城市配电网增容、孤岛送电等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受到广泛的关注。电压源型(VSC)换流器是柔性输电的核心设备,其关键技术的突破及其在电网中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柔性输电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基于IGBT直接串联的第一代VSC换流器主电路结构简单,控制复杂性低,所需器件较少,从而装置紧凑,重量轻,但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其在串联均压方面的技术困难日益明显。基于换流单元串联的模块化多电平VSC换流器技术相对简单、实现较为容易,但主电路结构和控制复杂、所用电力电子器件过多,随着电压等级的上升,装置的复杂度大幅上升,可靠性下降。基于IGBT器件串联与换流单元串联相结合的第三代VSC换流器较之于前两种结构的VSC换流器,具有均压难度低,控制复杂性小等优点,成为目前发展的主流方向,其拓扑结构见附图I。第三代VSC换流器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完善的试验手段密不可分,其中子模块的运行试验是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源型换流器子模块的运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运行试验装置包括充电电源E、辅助开关K、辅助模块、试品模块及负载电抗器L;所述辅助开关K两端分别与充电电源E和辅助模块连接;所述负载电抗器L两端分别与辅助模块和试品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源E、辅助模块中的电容Cs1和下桥臂V3以及试品模块中的电容Cs2和下桥臂V4均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源型换流器子模块的运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运行试验装置包括充电电源E、辅助开关K、辅助模块、试品模块及负载电抗器L ; 所述辅助开关K两端分别与充电电源E和辅助模块连接;所述负载电抗器L两端分别与辅助模块和试品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源E、辅助模块中的电容Csl和下桥臂V3以及试品模块中的电容Cs2和下桥臂V4均接地。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运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块和试品模块结构相同,均为子模块结构。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运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块包括上桥臂VI、下桥臂V3和电容Csl ;所述上桥臂Vl和下桥臂V3串联形成V1-V3支路;所述电容Csl与V1-V3支路并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桥臂Vl和下桥臂V3均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IGBT模块;所述IGBT模块由IGBT芯片反并联二极管组成。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运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品模块包括上桥臂V2、下桥臂V4和电容Cs2 ;所述上桥臂V2和下桥臂V4串联形成V2-V4支路;所述电容Cs2与V2-V4支路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家良王秀环李跃周军川张堃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