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凸轮插销翻转机构的百叶窗卷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6907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百叶窗,尤其涉及一种百叶窗的卷轮系统,公开了一种带凸轮插销翻转机构的百叶窗卷轮系统,包括底座和顶盖,底座上安装卷轮机构和凸轮插销翻转机构,卷轮机构上缠绕有梯带,卷轮机构和凸轮插销翻转机构轴向连接,通过方轴带动卷轮机构和凸轮插销翻转机构转动。由卷轮机构控制次百叶片的水平上升下降,卷轮机构内部的卷轮旋转,缠绕在上面的梯带卷绕或松卷,依次带动各次百叶片的水平上升或下降。当各次百叶片上升到既定位置时,卷轮驱动凸轮插销翻转机构来带动翻转筒转动,实现所有百叶片的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百叶窗,尤其涉及一种百叶窗的卷轮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百叶窗是由横截面为上拱弧形的百叶片、升降绳、梯带、顶轨和底轨组成的,顶轨内安置有一带自锁功能的旋转驱动器、一转轴、数个卷绕升降绳和控制梯带的卷轮,转轴穿过旋转驱动器和卷轮,在顶轨和底轨之间设有梯带,梯带的下端与底轨固定连接,梯带的两上端对接并套在卷轮上,多个平行设置的百叶片穿在梯带的横缆中,百叶片横截面对称中心处设置穿孔,以让升降绳穿过,升降绳的下端与底轨固定连接,升降绳的上端卷绕在卷轮上;通过旋转驱动器带动转轴与卷轮旋转,可将百叶片升降和翻转,在收拢百叶片时,升降绳被卷绕带动底轨上升,从而依次将百叶片往上托起收拢,在放下百叶片时,升降绳被放松,在底轨的重力下,百叶片依次下移并被梯带横缆隔成等距安放,在底轨抵达窗台时升降绳放完,继续拉动旋转驱动器时,与转轴一道旋转的卷轮将通过摩擦力的作 用来翻转百叶片,达到室内调光的作用。实际情况中,用于卷绕升降绳的卷轮也可以被螺杆替换(参见技术ZL 02201583. 3,技术ZL 200420078400. 6,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0480014523. 6),靠摩擦力或卡口带动梯带旋转的卷轮也可以被扭簧或卡簧轮替换(参见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0480014523. 6)。传统百叶窗的一个致命缺陷是室内日光照明无法达到均匀。如果百叶片翻转调至窗户附近光照适度无眩光,则室内纵深处光照度不够,需要人工照明,如果百叶片翻转调至室内纵深处光照度刚好,则靠近窗户处会产生眩光。另外,在夏季,人们只需要适度的光而不需要热,在冬季,人们既需要适度的光也需要热,而传统百叶窗为了降低靠近窗户处的光和热,无论夏季还是冬季都必须将百叶窗的百叶片翻转到近乎关闭的程度,这就导致整个室内过暗,使得无论是阳光之日还是阴天都得采用人工照明来维持适当的室内照明度,这样将致使大量的能源被浪费,而且也降低了人们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因此,为了防止靠近窗户处产生眩光和过热、并能使得室内深处获得均匀的日光照明,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162501. I和申请号:2010 1062 0508. 3)公开了 2种可以改变百叶片间距的组合式结构的百叶片,由这种组合式百叶片构成的组合式百叶窗,不论太阳高度角H大于或小于百叶遮阳角,都不会改变照射到百叶片上的光线路径,从而可满足防止靠近窗户处产生眩光、过热的要求,又可满足室内深处获得均匀日光照明的要求。同时还不影响室内外视觉交流和空气流动。然而,这个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只公布了组合式百叶片的组合结构以及百叶片相对升降与翻转的遮阳导光效果,并未公布与此组合式百叶窗相关的传动机构。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上述组合式百叶窗的卷轮系统,这种卷轮系统也同样适合于包含上述专利技术的具有三个以上的次百叶片的组合式百叶窗。本专利技术所指的节距D为两相邻主百叶片之间的距离,百叶片宽度L为百叶片横截面水平宽度,节距比D/L为百叶窗节距D与百叶片宽度L之比,D1为次一百叶片相对于两相邻主百叶片中的下主百叶片的垂直距离,D2为次二百叶片相对于两相邻主百叶片中的下主百叶片的垂直距离,D3为次三百叶片相对于两相邻主百叶片中的下主百叶片的垂直距离,费为百叶片偏离初始水平位置的翻转关闭角。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技术中还未出现此类组合式百叶窗的传动机构完成上述百叶片动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完成上述百叶窗动作的卷轮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次百叶片的升降和所有百叶片的翻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带凸轮插销翻转机构的百叶窗卷轮系统,包括底座和顶盖,底座上安装卷轮机构和凸轮插销翻转机构,卷轮机构上缠绕有梯带,卷轮机构和凸轮插销翻转机构轴向连接,通过方轴带动卷轮机构和凸轮插销翻转机构转动,由卷轮机构控制次百叶片的上升下降,卷轮机构内部设有卷轮,卷轮上缠绕有梯带,梯带连接百叶片,卷轮旋转时带动其上的梯带卷绕起来,实现各次百叶片的上升和下降,当各次百叶片上升到既定位置的时候,由凸轮插销 翻转机构实现所有百叶片的翻转。作为优选,卷轮机构侧边轴向安装有凸轮插销翻转机构,卷轮机构包括翻转筒,翻转筒内安装至少一个卷轮,翻转筒的开口端面配合安装凸轮插销翻转机构的翻转盘,翻转盘一端的内部设有扭簧,扭簧套在扭簧护套上,扭簧护套与卷轮临近,翻转盘的另一端配合安装固定套筒,固定套筒与翻转盘之间轴向依次设有压缩弹簧、插销盘和滑动凸轮。卷轮转动压住扭簧,扭簧压住翻转盘转动,翻转盘侧边的凸轮与滑动凸轮配合,使得滑动凸轮作轴向运动,滑动凸轮和压缩弹簧同时作用插销盘,使得插销盘左右运动,则插销盘上的插销会穿过或者远离翻转盘上的插销孔。实现翻转盘的锁定和解锁。卷轮机构侧边轴向安装有一组凸轮插销翻转机构,实现在一个节距内,次百叶片依次上升均分节距的调节。作为优选,卷轮机构轴向两侧各安装一套凸轮插销翻转机构,卷轮机构包括翻转筒,翻转筒内安装次一卷轮,次一卷轮的一侧依次轴向安装次三卷轮、分体轮、扭簧护套、扭簧、翻转盘、滑动凸轮、插销盘、压缩弹簧和固定套筒,次一卷轮的另一侧依次轴向安装扭簧护套、扭簧、翻转盘、滑动凸轮、插销盘、压缩弹簧和固定套筒,次一卷轮、分体轮和翻转盘同步旋转带动次一百叶片和次二百叶片同步水平上升一定距离D3后,翻转盘通过凸轮插销翻转机构与次一卷轮脱离,次一卷轮再带动次三卷轮旋转,使得次一百叶片和次三百叶片同步水平上升,在上升D3后,通过凸轮插销翻转机构带动翻转盘和翻转筒旋转。作为优选,翻转筒为一圆筒,其一端为封闭端面,另一端为开口端面,翻转筒的外环面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顶部各开一孔并在孔两侧边装有销轴,翻转筒的封闭端面外壁轴向伸出的扇形凸块用于控制翻转筒旋转的角度,当翻转筒旋转至其扇形凸块与底座凸块接触时不再继续转动,翻转筒的封闭端面内壁轴向伸出的环形凸块,在翻转筒反向转动的时候,作用于次二卷轮,使得次二卷轮反向转动,带动次二百叶片返回水平位置。环形槽上分别缠绕梯带,梯带穿过销轴下垂与叶片连接。顶部的开孔和插入销孔的销轴,以便次一梯带、次二梯带和次三梯带的前、后索的上端进入后减少梯带绳索与翻转筒之间的摩擦力。翻转筒的封闭端面外壁轴向伸出的扇形凸块用于控制翻转筒旋转的角度,当旋转到一定的位置的时候,扇形凸块与底座接触抵住,使其不能继续转动。翻转筒的封闭端面内壁轴向伸出的环形凸块在翻转筒反向转动的时候,作用与次二卷轮,使得次二卷轮反向转动,带动次二百叶片返回水平位置。翻转盘的环形盘的一侧为平面,其上设置一对顶部、过渡斜面的对称环形凸轮,环形盘的另一侧端部具有一凸字形的环形台阶。高圆弧壁和低圆弧壁由一环形壁切除一 Θ角部分而成,其中高圆弧壁有端壁,低圆弧壁有端壁,两壁交界处为,靠低圆弧壁的端壁附近设置一插销孔。扭簧的两端的夹角为Θ,该夹角取决于次一卷轮带动次一百叶片相对于主百叶片上升的最大高度D1所需旋转的角度与保证翻转盘的高圆弧壁有足够强度的弧长两个因素,扭簧的一端搁在翻转盘的低圆弧壁的端壁上,扭簧的另一端搁在翻转盘的高圆弧壁的端壁上,将翻转盘锁定在卷轮机构的固定套筒上。作为优选,翻转筒为一圆筒,翻转筒内部设有隔墙,外环面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顶部各开一孔并在孔两侧边装有销轴,环形槽的顶部开有孔固定销轴,翻转筒的隔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带凸轮插销翻转机构的百叶窗卷轮系统,包括底座(38)和顶盖(39),其特征在于:底座(38)上安装卷轮机构(35)和凸轮插销翻转机构(36),卷轮机构(35)上缠绕有梯带,卷轮机构(35)和凸轮插销翻转机构(36)轴向连接,通过方轴(2)带动卷轮机构(35)和凸轮插销翻转机构(36)转动,由卷轮机构(35)控制次百叶片的水平上升下降,卷轮机构(35)内部设有卷轮,卷轮上缠绕有梯带,梯带横缆连接百叶片,卷轮旋转时带动其上的梯带卷绕或松卷,依次实现各次百叶片的水平上升或下降,当各次百叶片上升到既定位置的时候,由凸轮插销翻转机构(36)实现所有百叶片的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飞武成尚贵刚许辉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欧卡索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