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件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中心开设有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的两个端部具有弯折形成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分别能卡入到所述连接件上形成的第一卡槽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部件的轴伸端上形成的第二卡槽内,所述轴伸端能穿入到所述孔内。通过卡扣的方式将连接件和连接部件,如电机或卷绳器可拆卸连接,将两者安装时候均无需借助其他工具,较为简单,拆卸时只需扳动卡扣使其离开卡槽即可,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百叶帘的连接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机驱动的百叶帘,通常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连接件与百叶帘的传动棒连接,由此电机的转动可以带动传动棒的转动,从而带动百叶帘的帘片转动。目前的连接件,如图I所示,连接件I’上设置有固定孔11’,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相应的安装孔,通过铆钉,穿过固定孔11’和安装孔,由此将连接件I’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这样的连接件和电机的输出轴的连接方式,由于通过铆钉固定,使得连接件和电机的输出轴安装和拆卸时都较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拆卸方便的连接件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件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中心开设有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的两个端部具有弯折形成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分别能卡入到所述连接件上形成的第一卡槽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部件的轴伸端上形成的第二卡槽内,所述轴伸端能穿入到所述孔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后端具有缺口,所述缺口内具有与所述连接件一体的卡合片,所述卡合片与所述缺口的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槽,从而卡扣的第一卡合部卡入到该第一卡槽内,使得卡扣的一端与连接件固定。所述卡扣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一臂、第二臂和第三臂,所述第一臂的前端部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臂的后端部向前端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组成的形状与所述卡合片的形状匹配,所述第二臂的前端部向后端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三臂,所述第三臂的后端部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卡合部,从而卡扣的第二卡合部卡入到第二卡槽内,使得卡扣的另一端与连接部件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部件为用于百叶帘中的电机,所述轴伸端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卡槽。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部件为用于百叶帘中的卷绳器,所述轴伸端为所述卷绳器内的传动棒,所述传动棒与所述卷绳器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卡扣的方式将连接件和连接部件,如电机或卷绳器可拆卸连接,将两者安装时候均无需借助其他工具,较为简单,拆卸时只需扳动卡扣使其离开卡槽即可,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连接件结构;图2-1为本技术的连接件与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的连接件与电机的安装示意图;图3-1为图2-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2为本技术的连接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2-1-图3-2,一种百叶帘连接件结构,包括连接件I和卡扣2,与电机3可拆卸连接。连接件I的中心开设有孔11,供电机3的输出轴31穿入。连接件I的后端,位于穿孔11的上方,具有缺口 12,缺口 12内具有与连接件I 一体的卡合片13,该卡合片13与缺口 12的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14。电机3的输出轴31和电机3端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槽32。卡扣2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一臂21、第二臂22和第三臂23,第一臂21的前端部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卡合部24,与第一卡槽14配合,可以卡入到第一卡槽14内。第一臂21的后端部向前端方向弯折形成第二臂22,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组成的形状与卡合片13的形状匹配,第二臂22的前端部向后端方向弯折形成第三臂23。第三臂23的后端部向下弯折形成第二卡合部25,与第二卡槽32配合,可以卡入到第二卡槽32内。连接时,将输出轴31插入到孔11内,然后将第一^^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分别卡入到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32内,由此将连接件I和电机3可拆卸地连接,不仅安装简单,无需借助其他工具,而且拆卸时也只需扳动卡扣2的第三臂23使其离开第二卡槽32,同样较为方便。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其他具有类似于电机的输出轴的结构的部件,当其与其他部件连接时,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连接件结构,如连接件与卷绳器的传动棒的连接也可通过这种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件结构,包括连接件(I),所述连接件(I)中心开设有孔(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2),所述卡扣(2)的两个端部具有弯折形成的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所述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分别能卡入到所述连接件(I)上形成的第一卡槽(14)和与所述连接件(I)连接的部件的轴伸端上形成的第二卡槽内,所述轴伸端能穿入到所述孔(11)内。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I)的后端具有缺口(12),所述缺口(12)内具有与所述连接件(I) 一体的卡合片(13),所述卡合片(13)与所述缺口(12)的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槽(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一臂(21)、第二臂(22)和第三臂(23),所述第一臂(21)的前端部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卡合部(24),所述第一臂(21)的后端部向前端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二臂(22),所述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组成的形状与所述卡合片(13)的形状匹配,所述第二臂(22)的前端部向后端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三臂(23),所述第三臂(23)的后端部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卡合部(25)。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连接件(I)连接的部件为用于百叶帘中的电机(3),所述轴伸端为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31),所述输出轴(31)与所述电机(3)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卡槽(32)。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连接件(I)连接的部件为用于百叶帘中的卷绳器,所述轴伸端为所述卷绳器内的传动棒,所述传动棒与所述卷绳器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卡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件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中心开设有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的两个端部具有弯折形成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分别能卡入到所述连接件上形成的第一卡槽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部件的轴伸端上形成的第二卡槽内,所述轴伸端能穿入到所述孔内。通过卡扣的方式将连接件和连接部件,如电机或卷绳器可拆卸连接,将两者安装时候均无需借助其他工具,较为简单,拆卸时只需扳动卡扣使其离开卡槽即可,操作方便。文档编号E06B9/322GK202627917SQ201220123930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孙勇, 俞锡鹏 申请人: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件结构,包括连接件(1),所述连接件(1)中心开设有孔(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2),所述卡扣(2)的两个端部具有弯折形成的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所述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分别能卡入到所述连接件(1)上形成的第一卡槽(14)和与所述连接件(1)连接的部件的轴伸端上形成的第二卡槽内,所述轴伸端能穿入到所述孔(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俞锡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