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腐植酸增效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697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腐植酸增效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腐植酸增效液的制备、造粒物料的制备、涂布包膜层与烘干、筛分、冷却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腐植酸增效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添加量低,对肥料的养分含量没有影响,利于配方的调整;产能高、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层腐植酸增效复混肥通过抑制土壤脲酶活性提高氮肥利用率5~10个百分点,活化土壤中的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增强作物的吸收,具有缓释性能优、养分当季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腐植酸增效复混肥,还涉及所述腐植酸增效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复混肥是我国重要的肥料品种,目前,我国的肥料复合化率约32%,实物产量约5500万吨。但是,大量研究表明,现有复混肥的养分利用率较低,例如氮的当季利用率约30%,磷当季利用率约25%,钾当季利用率约45%。因此,如何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提高肥料利用率主要有下述两条途径 I、包膜型复混肥。所用的包膜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例如树脂聚烯烃类高分子聚合物,第二类是水难溶性或微溶性无机材料,例如硫磺、磷矿粉、钙镁磷肥等。2、脲醛复混肥,通过转鼓或高塔工艺生产具有缓释性的脲醛复混肥。即利用尿素与甲醛的反应,在生产复混肥的过程中向尿素熔融液中加入甲醛,得到脲醛复混肥。现有生产的复混肥因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产能较低,价格也较高,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在大田作物上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终于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腐植酸增效复混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以重量份计:腐植酸增效液A或B????1~6份尿素????????????????32~62份造粒物料????????????32~67份所述腐植酸增效液A是风化煤或褐煤原料用稀碱液在沸腾下进行提取,然后进行浓缩所得到的液体,所述液体中的固形物含量为5~15重量%;所述的稀碱液是浓度0.1~0.5重量%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所述腐植酸增效液B是让浓度0.1~1重量%硫酸或硝酸溶液与腐植酸钠或腐植酸钾进行混合,然后进行浓缩所得到的液体,所述液体中的固形物含量为5~15重量%;所述的造粒物料是由磷酸一铵或磷酸二铵、硫酸钾或氯化钾、膨润土和钙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秉强袁亮李燕婷林治安温延臣杨相东李娟李日升梁爱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