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水华蓝藻深度脱水的生物沥浸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6648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水华蓝藻深度脱水的生物沥浸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它将打捞的蓝藻水进行生物沥浸处理,使蓝藻得到改性,比阻大幅度降低,臭味消失,然后采用隔膜厢式压滤机使改性后的蓝藻脱水至含水70%以下。首先利用以硫杆菌为主体的生物沥浸微生物对浓缩蓝藻液进行生物调理,通过生物作用使蓝藻胞内水得到有效释放,然后通压滤机脱水得到含水70%以下的蓝藻泥,且蓝藻泥中的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没有得到明显减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能指标与同类技术相比其脱水效果更为优越,可对大批量的打捞蓝藻进行处理,成本低廉,脱水后的藻泥便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水华蓝藻深度脱水的生物浙浸法,是一种水华蓝藻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前期预处理技术,属于环境工程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许多湖泊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滇池和太湖最为典型。这些湖泊常有蓝藻爆发现象,影响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外对水体中过量蓝藻的治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以打捞为主要措施的物理法是目前国内控制蓝藻的常用手段之一,打捞或过滤出的富藻水为含水量98% 99%的液态物。在蓝藻爆发期间,仅太湖每天都有数千吨的蓝藻被打捞或过滤处理,尽管蓝藻经打捞或过滤后避免了湖泊水体水质的进一步恶化,但其含水率高,没有有效的处置措施,常引发二次污染。如果能将打捞或过滤后的富藻水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含固率较高的固形物则有利于富藻水的后续处置。因此,·对打捞出来的富藻水进行脱水处理,提高水华藻泥的干物质含量,是实现水华蓝藻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环节。迄今,国内外对于水华蓝藻脱水的专利技术较少。主要的专利检索结果如下专利号ZL02276535. 2(滇池蓝藻污染治理装置)公布了一项蓝藻的处理装置,其实质是一种静置脱水装置,该装置虽然脱水经济,但是脱水后的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水华蓝藻深度脱水的生物沥浸法,其特征在于它将打捞的蓝藻水进行生物沥浸处理,使蓝藻得到改性,胞内水得到充分释放,蓝藻水比阻大幅度降低,臭味消失,然后采用隔膜厢式压滤机使改性蓝藻脱水至含水7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