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向天然水体排放的有毒有害有机物被频繁检出,虽然其含量较低,但种类繁多,对人类及环境构成了潜在危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水质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至106项,其中毒理指标中的有机化合物从5项增至53项,表明我国对水质的要求日益严格。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对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差,并不能满足水质要求。 为了使水质达标,通常采用化学氧化法来处理含有机污染的水源水,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氧、高锰酸盐、二氧化氯、氯气、次氯酸盐、高铁酸盐等。臭氧氧化效果明显,但不适用于含有溴离子的水体,且建设、运行成本高。高锰酸盐氧化水中有机物具有选择性,因此对有机物表现出较高的去除效率,但其价格比较昂贵。二氧化氯消毒主要应用在产水量较小的水厂,其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目前为止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技术是氯氧化(氯气和次氯酸盐),效果明显,但是其氧化过程中易产生具有致毒作用的卤代消毒副产物,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高铁酸盐作为新兴的氧化剂,和高锰酸盐一样具有选择性,且在特定条件下其氧化速度比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高活性中间态铁氧化处理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活性中间态铁氧化处理水中有机物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将铁原料和氯加入待处理水中进行氧化处理,氯的投量为0.2mg/L~10mg/L,氧化处理时间为1min~60min,即完成利用高活性中间态铁氧化处理水中有机物;所述的铁原料与氯的质量比为(0.2~500):1。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