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漏木酒桶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专利号为ZL200820079071.5名称为包膜木酒桶的技术的改进方法,尤其是一种防渗漏木酒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渗漏和蒸发是木酒桶在非酒窖环境下使用的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人根据其1997年4月25日提交的、专利号为ZL97204945.2、名称为:酒瓶木外壳的技术专利,于2000年1月10日提交了专利号为ZL00200200.0、名称为:木酒桶的技术专利,但采用了内胆结构使橡木酒桶失去了对酒液的促老熟和陈酿作用,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专利技术人于2008年3月3日提交了专利号为:ZL200820079071.5、名称为:包膜木酒桶的技术专利。包膜木酒桶由:桶体侧壁、上端盖、下端盖、上装饰盖、下装饰盖、出酒管、桶塞、金属箍、侧膜、上端膜、下端膜、上金属箍、下金属箍、销钉构成。其不足之处是:当桶外温度发生变化时,桶内压力也发生变化,促使侧膜与端膜的对接处、被销钉刺破的侧膜处、出酒管与上端盖的结合处、出酒管管壁处,产生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包膜木酒桶存在渗漏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渗漏木酒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可有效防止木酒桶渗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渗漏木酒桶的制作方法包括(1)桶体组装、(2)防渗包膜、(3)桶箍套装三个步骤。防渗漏木酒桶由桶体侧壁、上端盖、下端盖、上压膜盖、下压膜盖、出酒管、桶塞、金属箍、侧膜、上端膜、下端膜、上金属箍、下金属箍、出酒管侧膜、防渗套垫、密封平垫构成。(1)桶体组装:桶体侧壁两端的内圆周开有凹槽,上端盖、下端盖的外周开有凸榫,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包膜木酒桶渗漏的方法及防渗漏木酒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撤除销钉(14)、(15),避免用销钉(14)、(15)连上接装饰盖(4)下装饰盖(5)时将侧膜(9)刺破产生渗漏;(2)、将侧膜(9)加长并向内翻折至上端盖(2)下端盖(3)的平面处,以便与上端膜(10)下端膜(11)形成搭接结构;(3)、将上端膜(10)、下端膜(11)加大并翻折至桶体侧壁(1)两端的外圆周,与侧膜(9)形成搭接结构;(4)、将上装饰盖(4)下装饰盖(5)与桶体侧壁(1)的连接由销钉连接改为小过盈量连接,并改称为压膜盖,将上端膜(10)、下端膜(11)牢牢地平压在上端盖(2)、下端盖(3)的平面上;(5)、在出酒管(6)与上端盖(2)的结合处套装防渗套垫(15);(6)、在出酒管(6)的外周包裹出酒管侧膜(14);(7)、将桶塞(7)由原来的直塞式改进为螺纹式,并加装密封平垫(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木酒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桶体组装,2、防渗包膜,3、桶箍套装3个步骤;由桶体侧壁(1)、上端盖(2)、下端盖(3)、上压膜盖(4)、下压膜盖(5)、出酒管(6)、桶塞(7)、金属箍(8)、侧膜(9)、上端膜(10)、下端膜(11)、上金属箍(12)、下金属箍(13)、出酒管侧膜(14)、防渗套垫(15)、密封平垫(16)制成防渗漏木酒桶;步骤1、桶体组装:桶体侧壁(1)的上下两端的内圆周开有凹槽,上端盖(2)、下端盖(3)的外周开有凸榫,上端盖(2)偏离中心的位置开有一个圆孔;桶体侧壁(1)与上端盖(2)、下端盖(3)槽榫相接、出酒管(6)插入上端盖(2)的圆孔组成桶体;步骤2、防渗包膜:侧膜(9)选用透明的热收缩膜,包裹于桶体侧壁(1)的外周并向内翻折,包至上端盖(2)、下端盖(3)的平面处;上端膜(10)位于上端盖(2)的平面处,翻折后包裹至桶体侧壁(1)上端的外周,下端膜(11)位于下端盖(3)的平面处,翻折后包裹至桶体侧壁(1)下端的外周,上端膜(10)偏离中心的位置开有圆孔,供出酒...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