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亚迪专利>正文

防渗漏木酒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5717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渗漏木酒桶,由桶体侧壁1、上端盖2、下端盖3、上压膜盖4、下压膜盖5、出酒管6、桶塞7、金属箍8、侧膜9、上端膜10、下端膜11、上金属箍12、下金属箍13、出酒管侧膜14、防渗套垫15、密封平垫16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压膜盖压牢端膜的结构、上下端膜与侧膜形成搭接的结构、压膜盖与桶体侧壁小过盈量配合挤压端膜侧膜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包膜木酒桶酒液渗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专利号为ZL200820079071. 5、名称为包膜木酒桶的技术的改进后制得的木制酒桶,尤其是能防止包膜木酒桶渗漏的防渗漏木酒桶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ZL200820079071. 5的包膜木酒桶是本人2008年3月3日提交的中国技术专利。包膜木酒桶由桶体侧壁、上端盖、下端盖、上装饰盖、下装饰盖、出酒管、桶塞、 金属箍、侧膜、上端膜、下端膜、上金属箍、下金属箍、销钉构成。其不足之处是当桶外温度发生变化时,桶内压力也发生变化,促使侧膜与端膜对接处、被销钉刺破的侧膜处、出酒管与上端盖结合处,产生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包膜木酒桶存在渗漏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防止包膜木酒桶渗漏的防渗漏木酒桶,该酒桶可有效防止包膜木酒桶渗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撤除销钉,避免用销钉连接桶体侧壁与装饰盖时将侧膜刺破产生渗漏;O)、将侧膜加长并向内翻折至上下端盖的平面处,以便与上下端膜形成搭接结构;(3)、将端膜加大并翻折至桶体侧壁两端的外圆周,与侧膜形成搭接结构;(4)、将装饰盖与桶体侧壁的连接,由销钉连接改为小过盈量连接,并改称为压膜盖,将上、下端膜牢牢地平压在上、下端盖的平面上;(5)、在出酒管与上端盖结合处套装防渗套垫;(6)、在出酒管的外周包裹出酒管侧膜;(7)、将桶塞由原来的直塞式改进为螺纹式,并加装密封平垫。当桶内的酒液使木质的桶体侧壁发生膨胀时,在两端的压膜盖及金属箍的限定下侧膜与端膜被紧紧地挤压在一起,形成环形的密封带,使酒液无法渗漏。由包膜木酒桶改进而成的防渗漏木酒桶,包括桶体侧壁、上端盖、下端盖、上压膜盖、下压膜盖、出酒管、桶塞、金属箍、侧膜、上端膜、下端膜、上金属箍、下金属箍、出酒管侧膜、防渗套垫、密封平垫。其中上端盖、下端盖的外周开有凸榫,桶体侧壁两端内圆周开有凹槽并与上端盖、下端盖槽榫相接。上端盖偏离中心的位置开有圆孔,出酒管插入其中,桶塞旋在出酒管中,桶塞中部套有密封平垫。出酒管的外周包裹有出酒管侧膜、上部套有上金属箍、中部套有下金属箍、根部套有防渗套垫,上金属箍、下金属箍的作用是防止出酒管因壁薄而破裂和变形。金属箍是4道,紧箍于侧膜的外周。侧膜选用透明的热收缩膜,包裹于桶体侧壁的外周并向内翻折,包至上、下端盖的平面处,上端膜位于上端盖的平面处,翻折后包裹至桶体侧壁上端的外周,下端膜位于下端盖的平面处,翻折后包裹至桶体侧壁下端的外周,上、下端膜与侧膜形成搭接结构。上端膜偏离中心的位置开有圆孔,供出酒管穿出,上压膜盖偏离中心的位置也开有圆孔,出酒管从中穿出,上压膜盖与桶体侧壁上端的内圆周小过盈量配合并将上端膜牢牢地压在上端盖平面上,下压膜盖与桶体侧壁下端的内圆周小过盈量配合并将下端膜牢牢地压在下端盖平面上。上、下端膜和侧膜也选用透明的热收缩膜。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向内翻折的侧膜与向外翻折的端膜形成搭接的结构、压膜盖与桶体侧壁小过盈量配合压牢端膜的结构、出酒管侧膜包裹出酒管的结构、螺旋桶塞加装密封平垫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酒液渗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渗漏木酒桶的半剖总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作更详尽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渗漏木酒桶的半剖总图,如图1所示,防渗漏木酒桶由桶体侧壁1、上端盖2、下端盖3、上压膜盖4、下压膜盖5、出酒管6、桶塞7、金属箍8、侧膜9、上端膜10、下端膜11、上金属箍12、 下金属箍13、出酒管侧膜14、防渗套垫15、密封平垫16组成。桶体侧壁1的上下两端内侧开有凹槽,上端盖2、下端盖3的外周开有凸榫,桶体侧壁1与上端盖2、下端盖3槽榫相接。 上端盖2偏离中心的位置开有圆孔,出酒管6插入其中,桶塞7旋在出酒管6中,桶塞7中部套有密封平垫16。出酒管6的外周包裹有出酒管侧膜14、上部套有上金属箍12、中部套有下金属箍13、根部套有防渗套垫15。金属箍8是4道,紧箍于侧膜9的外周。侧膜9选用透明的热收缩膜,包裹于桶体侧壁1的外周并向内翻折,包至上端盖2、下端盖3的平面处。上端膜10位于上端盖2的平面处,翻折后包裹至桶体侧壁1上端的外周,下端膜11位于下端盖3的平面处,翻折后包裹至桶体侧壁1下端的外周,上端膜10、下端膜11与侧膜9 形成搭接结构。上端膜10偏离中心的位置开有圆孔,供出酒管6穿出。上压膜盖4偏离中心的位置也开有圆孔,出酒管6从中穿出,上压膜盖4与桶体侧壁1上端的内圆周小过盈量配合并将上端膜10压牢在上端盖2的平面上,下压膜盖5与桶体侧壁1下端的内圆周小过盈量配合并将下端膜11压牢在下端盖3的平面上。上端膜10、下端膜11、出酒管侧膜14 也选用透明的热收缩膜。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渗漏木酒桶,包括桶体侧壁(1)、上端盖O)、下端盖(3)、上压膜盖、下压膜盖(5)、出酒管(6)、桶塞(7)、金属箍(8)、侧膜(9)、上端膜(10)、下端膜(11)、上金属箍 (12)、下金属箍(13),上端盖O)、下端盖(3)的外周开有凸榫,桶体侧壁⑴两端的内壁开有凹槽,上端盖O)、下端盖⑶与桶体侧壁⑴槽榫相接,上端盖⑵偏离中心的位置开有圆孔,出酒管(6)插入其中,桶塞(7)旋在出酒管(6)中,其特征在于侧膜(9)包裹于桶体侧壁(1)的外周并向内翻折,包裹至上端盖O)、下端盖(3)的平面处,上端膜(10)位于上端盖O)的平面处,翻折后包裹至桶体侧壁(1)上端的外周,下端膜(U)位于下端盖(3) 的平面处,翻折后包裹至桶体侧壁(1)下端的外周,上压膜盖(4)与桶体侧壁(1)上端的内圆周小过盈量配合并将上端膜(10)压牢在上端盖( 的平面上,下压膜盖( 与桶体侧壁 (1)下端的内圆周小过盈量配合并将下端膜(U)压牢在下端盖(3)的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木酒桶,其特征在于上端膜(10)、下端膜(11)与侧膜(9)形成搭接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木酒桶,其特征在于出酒管(6)的外周包裹有出酒管侧膜(14)、根部套装有防渗套垫(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木酒桶,其特征在于桶塞为螺纹式并加装密封平垫 (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木酒桶,其特征在于金属箍是4道,紧箍于侧膜(9) 的外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木酒桶,其特征在于出酒管(6)的上部有上金属箍 (12)、中部有下金属箍(13)。专利摘要一种防渗漏木酒桶,由桶体侧壁1、上端盖2、下端盖3、上压膜盖4、下压膜盖5、出酒管6、桶塞7、金属箍8、侧膜9、上端膜10、下端膜11、上金属箍12、下金属箍13、出酒管侧膜14、防渗套垫15、密封平垫16组成。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压膜盖压牢端膜的结构、上下端膜与侧膜形成搭接的结构、压膜盖与桶体侧壁小过盈量配合挤压端膜侧膜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包膜木酒桶酒液渗漏。文档编号B65D85/72GK202170060SQ201120278878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迪王肇琦
申请(专利权)人:王亚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