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脉管炎即动脉和静脉血管发炎,因此动脉和静脉阻塞不通引起的临床症状均为脉管炎。目前国内外对于治疗脉管炎溃烂、坏疽的治疗,通常采用口服消炎药或打点滴以达到消炎的目的,但是由于脉管炎患者的血管堵塞,无法使足量有效的药物到达病灶,因此导致治疗效果差和治疗费用高;对于严重者,多采用截肢的方法,给患者造成痛苦和残疾。以上方法,其疗效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药量少、见效快、疗程短、治疗费用低、不打针、不吃药、不截肢且使用方便的治疗脉管炎溃烂、坏疽的外用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药量少、见效快、疗程短、治疗费用低、不打针、不吃药、不截肢且使用方便的治疗脉管炎溃烂、坏疽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脉管炎溃烂、坏疽的外用中药制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柏15 20份、土荆皮20 30份、蛇床子20 30份、五倍子35 40份、没药5 10份、乳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脉管炎溃烂、坏疽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柏15~20份、土荆皮20~30份、蛇床子20~30份、五倍子35~40份、没药5~10份、乳香5~10份、毛冬青15~20份、三七25~30份、血蝎25~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希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盛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