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士合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417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膏剂,该中药膏剂是由一定重量份的当归、独活、杜仲、羌活、穿山甲、防风、蓖麻子、三七、白附子、金银花、肉桂、乳香、没药、血竭、樟脑、海螵蛸、冰片、阿魏、蜈蚣、延胡索、鼠妇、芝麻油、黄丹、松香制成的中药膏剂。与同类膏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膏剂具有疗效好、费用低、见效快、无异味、无过敏、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临床上主要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跌打损伤等各种骨科疾病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中药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骨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临床上骨科疾病一般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跌打损伤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骨科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据调查,中老年人中的10-15%患有颈椎病,60-80%的中老年人有过肩腰膝腿疼的病史。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或迟或早会与骨科疾病发生联系。骨科疾病严重者会导致丧失劳动能力,也可以致残。骨科疾病自古就有诊断困难、病程长、治愈难、治疗方法单一的特点,现有的西医西药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然治愈快,但同时也存在着费用高、易反复、效果差的问题。与西医西药手术治疗相比较而言,中医中药一般采用膏药治疗,外用膏药能够直达患处,减轻患者痛苦,深受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公开号CN1876084A(申请号200610043753.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骨科膏药,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熬制而成骨碎补30-60份、硼砂30-60份、血竭40-60份、乳香30-50份、没药30-50份、当归50-80份、川断50-60份、自然铜50-60份、土鳖子30-50份、大黄30-50份、三七30-40份、伸筋草30-50份、威灵仙20-35份和透骨草10-30份。公开号CN101062210A(申请号200710055661. 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膏齐U,由大黄、黄连、穿山甲、马钱子、红花、琥珀、轻粉、铅粉、没药、小茴香、千年健、追地枫、防风、全蝎、儿茶、木鳖子、党参、蜈蚣、乌梅、申姜、皂角、乳香、松香、樟丹、柳树皮、麻油经科学炮制工艺制成膏药制剂。公开号CN 101293087A(申请号200810150062. 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一定比例的马钱子、续断、当归、乳香、没药、三七、孩儿茶、凤仙梗、血竭、杜仲、麝香、梅片、牛膝、川乌、草乌、威灵仙、青风藤、生南星、苍术、防风、豨莶草、穿山甲、生姜、穿山龙、凤仙花、独活、羌活、广丹制成的中药膏剂。虽然现有技术提供的膏药在治疗骨科疾病方面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功效,但部分组方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有些药物还具有毒副作用。总的来说,目前对于治疗骨科疾病尚无理想确切的中药膏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疗效好、费用低、见效快、无异味、无过敏、无毒副作用特点的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膏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膏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当归40-60、独活40-60、杜仲40-60、羌活40-60、穿山甲40-60、防风40-60、蓖麻子20-40、三七6-14、白附子20-40、金银花20-40、肉桂35-55、乳香20-40、没药50-70、血竭10-30、樟脑20-40、海螵蛸10-30、冰片10-30、阿魏30-50、蜈蚣30-50、延胡索20-40、鼠妇20-40、芝麻油 4000-6000、黄丹 1500-3500、松香 400-600。优选的方案中,当归45-55、独活45-55、杜仲45_55、羌活45_55、穿山甲45-55、防风45-55、蓖麻子25-35、三七8-12、白附子25-35、金银花25-35、肉桂40-50、乳香25-35、没药55-65、血竭15-25、樟脑25-35、海螵蛸15-25、冰片15-25、阿魏35-45、蜈蚣35-45、延胡索 25-35、鼠妇 25-35、芝麻油 4500-5500、黄丹 2000-3000、松香 450-550。更加优选的方案在于当归50、独活50、杜仲50、羌活50、穿山甲50、防风50、蓖麻子30、三七10、白附子30、金银花30、肉桂45、乳香30、没药60、血竭20、樟脑30、海螵蛸20、冰片20、阿魏40、蜈蚣40、延胡索30、鼠妇30、芝麻油5000、黄丹2500、松香500。所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是·(I)按重量份称取各味原料药,备用;(2)将肉桂、乳香、没药、血竭、海螵蛸和冰片研磨过200目筛,备用;(3)炸药将步骤⑴中除肉桂、乳香、没药、血竭、海螵蛸和冰片以及黄丹和松香外的余药,放入第一加温锅内并加适量芝麻油浸泡数日,浸泡时间分别为春节5天,夏季3天,秋季7天、冬季10天;将装有芝麻油和余药的第一加温锅进行加热,采取文火熬3-4小时,并不断搅动,至中药炸糊,停火片刻,去渣滤净;(4)炒丹将黄丹放在铁锅或铜锅内,用文火不断翻炒至黄丹呈深红色为度,急住火,备用;(5)下丹取步骤(3)中去渣滤净的纯药油用武火熬至沸腾,加入松香,不断顺时针搅拌,别让锅内的药油溢出,然后火上下所述步骤(4)所得的黄丹,用槐木、柳木或桑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或把锅抬离火炉,继续搅拌候其凉;(6)去火毒用冷水喷洒于步骤(5)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3-5克的小坨,浸于冷水中3-10天,每日换水1-2次;(7)加细药取出步骤(6)中的油膏放入第二加温锅内加温后,再把步骤(2)中的细粉加入所述第二加温锅内搅匀制成药膏;(8)摊膏药把步骤(7)中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浆布大小,以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摊膏时,涂的面积圆形的占膏药褙的1/3,长方形的占2/5,即得本专利技术中药膏剂。所述步骤(8)中浆布的制备方法是将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合揉匀,搭到高处晒干,即得浆布。本专利技术中药膏剂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为当归,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独活,性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杜仲,性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羌活,性辛、苦,温。归膀胱、肾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穿山甲,性咸,微寒。归肝、胃经。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癥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防风,性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蓖麻子,性甘、辛、平;有毒。归大肠、肺经。消肿拔毒,泻下通滞。用于痈疽肿毒, 喉痹,瘰疬,大便燥结。三七,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白附子,性辛,温;有毒。归胃、肝经。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肉桂,性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当归40?60、独活40?60、杜仲40?60、羌活40?60、穿山甲40?60、防风40?60、蓖麻子20?40、三七6?14、白附子20?40、金银花20?40、肉桂35?55、乳香20?40、没药50?70、血竭10?30、樟脑20?40、海螵蛸10?30、冰片10?30、阿魏30?50、蜈蚣30?50、延胡索20?40、鼠妇20?40、芝麻油4000?6000、黄丹1500?3500、松香400?6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合
申请(专利权)人:王士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