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莲芬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4121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属荨麻疹的治疗药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药,其特殊之处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白藓皮、丹皮、僵蚕、荆芥、防风、牛蒡子、生地、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熟地、独活、防己、川穹、羌活、白蒺藜、茯苓、元参、生首乌、焦栀子、生甘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提供了一种能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治疗费用低、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荨麻疹疾病的治疗药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的

技术介绍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此病的皮疹表现就像人接触了植物荨麻,所导致的皮肤损害相似,故称其为荨麻疹。此病特点是全身泛发性风团型皮肤损害,皮疹来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迹,自觉痒甚,可伴有全身症状和内脏损害,如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 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常缠绵多年不愈;发病原因某些食物、药物、感染、花粉及其他吸入物(屋尘、动物皮屑等),以及精神因素、物理因素、全身性疾病、遗传素质等也可成为荨麻诊发病的原因。荨麻疹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粘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其发病机理可以是免疫性的和非免疫性的,荨麻疹常见的病因有⑴食物及添加剂;⑵药物;⑶感染;⑷动物、植物及吸入物;(5)物理因素;(6)内脏疾病;(7)精神因素;(8)遗传因素。按病因分类有许多特殊类型。目前临床上多以组胺型和胆碱能型加以辨别诊治。本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荨麻疹初起皮肤局部发生瘙痒,抓后皮肤潮红,迅即发生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鲜红或白色风团,剧烈瘙痒,此起彼伏,一日之内可发作数次。一般皮疹泛发全身,粘膜部位亦可受累,发生于胃肠道可伴有腹痛、腹泻,发生于喉头粘膜,则可引起喉头水肿产生呼吸困难,胸闷憋气,严重者可窒息死亡。反复发作者,可迁延数月或数年。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较严重的摧残,其疗效差、反复发作令患者不满意,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的痛苦,而且带来了较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寻求一种新的、能消除患者的疾患、具有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仍是本
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治疗费用低、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殊之处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白藓皮30-50份、丹皮10-20份、僵蚕10-20份、荆芥10-20份、防风10-20份、牛蒡子10-20份、生地30-50份、当归10-20份、赤芍10-20份、桃仁10-20份、红花10-20份、熟地10-20份、独活10-20份、防己10-20份、川穹30-50份、羌活30-50份、白蒺藜20-30份、茯苓20-30份、元参20-30份、生首乌20-30份、焦桅子20-30份、生甘草10-20份。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是由下列优选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白藓皮35-45份、丹皮13-17份、僵蚕13-17份、荆芥13-17份、防风13-17份、牛蒡子13-17份、生地35-45份、当归13-17份、赤芍13-17份、桃仁13-17份、红花13-17份、熟地13-17份、独活13-17份、防己13-17份、川穹35-45份、羌活35-45份、白蒺藜23-27份、茯苓23-27份、元参23-27份、生首乌20-27份、焦桅子23-27份、生甘草13-17份。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是由下列最佳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白藓皮40份、丹皮15份、僵蚕15份、荆芥15份、防风15份、牛蒡子15份、生地40份、当归15份、赤芍15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熟地15份、独活15份、防己15份、川穹40份、宪活40份、白蔡藜25份、获茶25份、元参25份、生首乌25份、焦桅子25 份、生甘草15份。上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剂、丹剂、散剂、片剂、膏剂、汤剂的内服药剂型。上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含有药物赋形剂。上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用于作为治疗急性荨麻疹皮肤病的内服中成药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组方原则是以调节血流循环,清心火、祛风利湿、益肾解毒、镇疼止痒、凉血化斑、增进毛细血管扩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药物配伍得当、组方合理,其所述各味药物的功效为 白藓皮性寒、味苦,归脾、胃、膀胱、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临床用于主治湿热疮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以及皮肤瘙痒、疮癣疥癞、阴部肿痛等症、白藓皮为祛风、除湿热的药品,并可渗湿热于下窍,适用于疮癣湿痒等症,常配合苦参、地肤子等药同用,既可内服,亦可煎汤外洗。丹皮味苦,性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僵蚕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热咳,痰喘,吐血,崩,带,跌打损伤,风湿痛,疮毒等,近年来其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等疾病。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等疾病。牛蒡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症的治疗。生地生地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功能主治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干舌绛;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养阴生津功效。还可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 当归味甘辛、微苦、性温,归肝脾心经,有补血活血他、调经止痛之功效,本品与川穹配伍可以养血行滞、调经止痛等症; 赤芍味酸、苦,性凉。入肝、脾经。功效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桃仁味苦甘辛,平,无毒。入心、肝、大肠经。桃仁的功效,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痛经,经闭,产后血晕,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斑疹紫暗。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独活味辛苦、甘,微温,无毒。入肾、膀胱经。独活的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粉防己根含十余种生物碱,防己味苦、辛,性寒;归膀胱、肺经;功效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镇痛之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白藓皮30?50份、丹皮10?20份、僵蚕10?20份、荆芥10?20份、防风10?20份、牛蒡子10?20份、生地30?50份、当归10?20份、赤芍10?20份、桃仁10?20份、红花10?20份、熟地10?20份、独活10?20份、防己10?20份、川穹30?50份、羌活30?50份、白蒺藜20?30份、茯苓20?30份、元参20?30份、生首乌20?30份、焦栀子20?30份、生甘草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莲芬董娜渠淑敏吴国敏
申请(专利权)人:王莲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