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孔双筒式茶叶揉捻机,它由主体架(1)、揉捻装置(2)、输送装置(3)、分流装置(4)、分流架(5)、揉捻底盘(6)、电机(7)组成;其双筒重力压盖式捻揉,每次出产茶叶较多,节省了生产成本,采用的分流装置有四个出口装袋,提高了装袋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双筒式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茶叶揉捻装袋机大多数采用单筒设计,每次出产的成品茶叶少,增加了生产成本,装袋也没有分流设备,单向出口装袋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双筒式茶叶揉捻机; 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多孔双筒式茶叶揉捻机,它由主 体架I、揉捻装置2、输送装置3、分流装置4、分流架5、揉捻底盘6、电机7组成;揉捻底盘6安装在主体架I的底部中间;揉捻装置2的两头安装在主体架I顶部的中间和揉捻底盘6的中心。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安装揉捻装置和揉捻底盘的功能,设有主体架1,它由上轴承1-1、支撑架1-2、桌面板1-3、出口盖板1-4、漏斗板1-5组成;上轴承1-1安装在支撑架1_2顶部的中间;支撑架1-2连接桌面板1-3 ;出口盖板1-4安装在桌面板1-3 ;桌面板1-3连接漏斗板1_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双筒捻揉的功能,在主体架I上设有揉捻装置2、揉捻底盘6,揉捻装置2由皮带轮2-1、旋转架2-2、重力压盖装置2-3、茶叶筒2-4组成;皮带轮2_1安装在旋转架2-2顶部;两个重力压盖装置2-3分别安装在旋转架2-2两边;两个茶叶筒2-4分别安装在旋转架2-2两边;揉捻底盘6上设有底盘出口 6-1、捻揉凸条6-2、下轴承6-3 ;四个底盘出口 6-1呈菱形分布设计在揉捻底盘6上;多个捻揉凸条6-2设计在揉捻底盘6的上平面;下轴承6-3设计在揉捻底盘6的中心。本专利技术为实现恒重的功能,在揉捻装置2上设有重力压盖装置2-3,重力压盖装置2-3由两个恒重块2-8、压盖轴2-9、锁定轴2-10、压盖2-11组成;两个恒重块2_8套装在压盖轴2-9上;锁定轴2-10灵活安装在压盖轴2-9的中间;压盖2-11安装在压盖轴2_9的底部。本专利技术为实现揉捻后茶叶输送的功能,设有输送装置3,它由输送支架3-1、输送带3-2组成;输送带3-2安装在输送支架3-1上。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分流装袋的功能,设有分流装置4、分流架5,分流装置4由漏斗4-1、分流桶4-2组成,分流架5上设有四个分流桶安装孔5-1、四个支撑脚5-2 ;分流装置4安装在分流架5上;漏斗4-1安装在分流桶4-2的中间;四个分流桶安装孔5-1设计在分流架5的顶部;四个支撑脚5-2设计在分流架5的下部。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其双筒重力压盖式捻揉,每次出产茶叶较多,节省了生产成本,采用的分流装置有四个出口装袋,提高了装袋速度。附图说明 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标记I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标记1-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标记1-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标记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标记2-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标记2-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标记2-8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专利技术标记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本专利技术标记3-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是本专利技术标记3-6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2是本专利技术标记3-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3是本专利技术标记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4是本专利技术标记4-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5是本专利技术标记4-2的底部示意图。附图16是本专利技术标记4-2的剖面示意图。附图17是本专利技术标记5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8是本专利技术标记5的底部不意图。附图19是本专利技术标记6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 : 由附图可知,一种多孔双筒式茶叶揉捻机,它由主体架I、揉捻装置2、输送装置3、分流装置4、分流架5、揉捻底盘6、电机7组成;揉捻底盘6安装在主体架I的底部中间;揉捻装置2的两头安装在主体架I顶部的中间和揉捻底盘6的中心。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安装揉捻装置和揉捻底盘的功能,设有主体架1,它由上轴承1-1、支撑架1-2、桌面板1-3、出口盖板1-4、漏斗板1-5组成;上轴承1-1安装在支撑架1_2顶部的中间;支撑架1-2连接桌面板1-3 ;出口盖板1-4安装在桌面板1-3 ;桌面板1-3连接漏斗板1_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双筒捻揉的功能,在主体架I上设有揉捻装置2、揉捻底盘6,揉捻装置2由皮带轮2-1、旋转架2-2、重力压盖装置2-3、茶叶筒2-4组成;皮带轮2_1安装在旋转架2-2顶部;两个重力压盖装置2-3分别安装在旋转架2-2两边;两个茶叶筒2-4分别安装在旋转架2-2两边;揉捻底盘6上设有底盘出口 6-1、捻揉凸条6-2、下轴承6-3 ;四个底盘出口 6-1呈菱形分布设计在揉捻底盘6上;多个捻揉凸条6-2设计在揉捻底盘6的上平面;下轴承6-3设计在揉捻底盘6的中心。本专利技术为实现恒重的功能,在揉捻装置2上设有重力压盖装置2-3,重力压盖装置2-3由两个恒重块2-8、压盖轴2-9、锁定轴2-10、压盖2-11组成;两个恒重块2_8套装在压盖轴2-9上;锁定轴2-10灵活安装在压盖轴2-9的中间;压盖2-11安装在压盖轴2_9的底部。本专利技术为实现揉捻后茶叶输送的功能,设有输送装置3,它由输送支架3-1、输送带3-2组成;输送带3-2安装在输送支架3-1上。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分流装袋的功能,设有分流装置4、分流架5,分流装置4由漏斗4-1、分流桶4-2组成,分流架5上设有四个分流桶安装孔5-1、四个支撑脚5-2 ;分流装置4安装在分流架5上;漏斗4-1安装在分流桶4-2的中间;四个分流桶安装孔5-1设计在分流架5的顶部;四个支撑脚5-2设计在分流架5的下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体架I是指钢制支架;其上设有上轴承1-1、支撑架1-2、桌面板1-3、四个出口盖板1-4、两个漏斗板1-5;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I中标记I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轴承1-1是指钢制轴承;其作用是供中心轴2-5穿过;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1-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架1-2是指钢制门形支撑架,是主体架I的一部分;其作用是 支撑旋转架2-2 ;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1-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桌面板1-3是指钢制面板,是主体架I的一部分;其上设有四个合页1-6、四个固定插销1-7、八个桌面板插块1-8 ;其作用是安装出口盖板1-4和揉捻底盘6 ;其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1-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出口盖板1-4是指钢制圆形盖板;其上设有出口盖板插块1-9、两个合页安装孔1-10 ;其作用是开闭底盘出口 6-1 ;其结构如附图4所示,其安装位置如附图2、3中标记1-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漏斗板1-5是指钢板,有两块,组成漏斗形状;其作用是供茶叶漏下;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1-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合页1-6是指设计在桌面板1-3上的合页,有四个;其作用是安装出口盖板1-4 ;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1-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定插销1-7是指钢制插销,有四个;其作用是固定出口盖板1-4 ;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1-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桌面板插块1-8是指设计在桌面板1-3上的插块,有八个;其作用是固定出口盖板1-4 ;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1-8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出口盖板插块1-9是指设计在出口盖板1-4上的插块;其作用是供固定插销1-7穿过;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1-9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合页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双筒式茶叶揉捻机,它由主体架(1)、揉捻装置(2)、输送装置(3)、分流装置(4)、分流架(5)、揉捻底盘(6)、电机(7)组成;其特征是揉捻底盘(6)安装在主体架(1)的底部中间;揉捻装置(2)的两头安装在主体架(1)顶部的中间和揉捻底盘(6)的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民,
申请(专利权)人:衡南县宝盖有机茶业产销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