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用软母线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307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变电站用软母线间隔棒,包括上、下主体以及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主体结构相同,均是中间为梯形结构部,两侧为月牙形部;在所述梯形结构部与月牙形部之间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紧固件为螺栓和螺母,所述上、下主体相对设置,所述螺栓穿过上、下主体上的螺栓孔后用螺母固定,使上、下主体之间形成三个软母线穿过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下主体采用高压铸造成型,不仅外形美观,防晕效果好,并且使产品重量减轻了很多,节约了生产成本;另外采用高压铸造的工艺,产品表面光滑,无缺陷,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用软母线间隔棒(MRJ型或JS型)。
技术介绍
变电站广泛使用的软母线间隔棒,用于变电站内软导线的支撑,保持软导线间距的作用。目前采用的软母线间隔棒结构笨重,成本高,并且采用的是砂模铸造成型,这样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表面粗糙,经常有气孔、夹渣和缩松等缺陷,所以经常被用户投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软母线间隔棒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性能优越,安全可靠的变电站用软母线间隔棒。·为实现这一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如下一种变电站用软母线间隔棒,包括上、下主体以及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主体结构相同,均是中间为梯形结构部,两侧为月牙形部;在所述梯形结构部与月牙形部之间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紧固件为螺栓和螺母,所述上、下主体相对设置,所述螺栓穿过上、下主体上的螺栓孔后用螺母固定,使上、下主体之间形成三个软母线穿过腔。所述上、下主体的棱角圆滑过渡。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上、下主体采用高压铸造成型,不仅外形美观,防晕效果好,并且使产品重量减轻了很多,节约了生产成本;另外采用高压铸造的工艺,产品表面光滑,无缺陷,同时也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电站用软母线间隔棒,包括上、下主体以及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主体结构相同,均是中间为梯形结构部,两侧为月牙形部;在所述梯形结构部与月牙形部之间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紧固件为螺栓和螺母,所述上、下主体相对设置,所述螺栓穿过上、下主体上的螺栓孔后用螺母固定,使上、下主体之间形成三个软母线穿过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乐飞王学武金建光郑海飞吴乐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永固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