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25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换向片的改进发明专利技术,该换向片包括有主体与根部,所述的根部左右对称,其特征在于根部之间还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连接于两根部的末端。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换向片,由于换向片的根部与根部的尾部相连接,增加了电流通过的横截面积,能够让更大的电流通过,并且增加连接块也增加了换向片与模塑料接触面积,使换向片与模塑料结合更牢固,满足换向器高转速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换向片的改进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换向片一般包括有主体与两个根部,其中两个根部就是通过主体相连接,在大电流经过时,这种换向片往往承受不住,易造成损坏和变形;为了解决这问题,有些换向器加宽了主体,然而这样做同时也增加了用料,给生产者带来经济负担;而且这种换向片与模塑料接触的面积较小,无法满足换向器在高转速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创新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承受大电流的换向片,该换向片包括有主体与根部,所述的根部左右对称,其特征在于根部之间还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连接于两根部的末端。按照本技术设计的一种换向片,由于换向片的根部与根部的尾部相连接,增加了电流通过的横截面积,能够让更大的电流通过,相比加宽主体的换向片在主体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由于主体的长度要长于连接块,起到了节省材料的作用;并且增加连接块也增加了换向片与模塑料接触面积,使换向片与模塑料结合更牢固,满足换向器高转速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 :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3 :本技术制成的换向器的局部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其实施细节如图I或2所示,本技术设计的换向片包括有主体I与两个左右对称的根部2,为了能让大电流也能通过,本技术在两个根部2之间设有连接块3,根据连接块3位置的不同设计了两种实施例第一实施例,该连接块3设在两个根部2的末端之间,使两个尾部相连接;第二实施例,该连接块3设于根部2的最上端,即与两根部2间的主体I成为一体。按照上述两种实施例制成的换向片,使连接块3成为电流通过的另一路径,大大提高了换向器的电流承受能力,同时增加连接块3也增加了换向片与模塑料接的触面积,使换向片与模塑料结合更牢固,满足换向器高转速的要求;而且这种结构的换向片在换向器上相对减小变形量,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更节能材料,具有实质性特点与进步。权利要求1.一种换向片,包括有主体(I)与根部(2),所述的根部(2)左右对称,其特征在于根部(2 )之间还设有连接块(3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换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3)连接于两根部(2)的末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换向片的改进专利技术,该换向片包括有主体与根部,所述的根部左右对称,其特征在于根部之间还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连接于两根部的末端。按照本技术设计的一种换向片,由于换向片的根部与根部的尾部相连接,增加了电流通过的横截面积,能够让更大的电流通过,并且增加连接块也增加了换向片与模塑料接触面积,使换向片与模塑料结合更牢固,满足换向器高转速的要求。文档编号H01R39/04GK202695928SQ201220412529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阿陆 申请人:瑞安市恒丰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向片,包括有主体(1)与根部(2),所述的根部(2)左右对称,其特征在于根部(2)之间还设有连接块(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阿陆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恒丰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