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可运动模块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14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模块与“工”型零件一端的短杆连接,“工”型零件另一端的长杆与基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美观、加工简单、结构简单、成本低、便携性和便利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属于插座领域。
技术介绍
洗衣机转起来,需要插座;开电视,需要插座;手机电板充电,需要插座;电脑充电,需要插座;台灯亮起来,需要插座……随着用电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已成了大家的必需品。然而插座、插孔的数量却很有限。不仅如此,很多插座的插孔会产生插头“打架”的现象,如果插进去一个占据很大空间的插头,其他插头就很难插进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插孔不够用和插头“打架”的问题,提供一种美观、加工 简单、结构简单、成本低、便携性和便利性好的可运动模块插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2个模块,模块与“工”形零件一端的短杆连接,“工”形零件另一端的长杆与基座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模块上设有凸起,凸起与短杆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基座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数量与模块的数量相同。优选地,所述的凹槽内的中间位置设有杆套,杆套内设有长杆。本技术相比原有的插座,增加了模块,使得模块翻转后,增加插座的空间容量,解决了插孔不够用和插头“打架”的问题,本技术还具有加工简单,成本低,在使用上提供了比现有插座更大的便携性和便利性。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俯视图;图2为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的运动轴侧图;图3为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为模块,2为短杆,3为“工”形零件,4为长杆,5为基座,6为凸起,7为杆套,8为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I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美观实用的模块可运动的插座。如图I所示,为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俯视图。插座的表面呈正方形,共有四个模块1,两两对称分布。如图2所示,为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的运动轴侧图。模块I跟下面基座5之间运用铰链连杆运动机构原理连接,使得四个模块I可以相对基座5在不同面上的九十度范围内运动。四个模块I上分别可以插4个三孔插头;各模块I的左右两侧均可以插一个两孔插头。本技术为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如图3所示,为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模块I上凸起6的与“工”形零件3 —端的短杆2连接,“工”形零件3是中空的,可以容纳电线,“工”形零件3另一端的长杆4设于杆套7内,杆套7设于基座5上凹槽8内的中间位置,其中,凹槽8的数量与模块I的数量相同。“工”形零件3可以通过设于杆套7内的长杆4进行180度以内旋转,模块I可以沿着短杆2进行旋转,当模块I转动到基座5的平面内,“工”形零件3将完全陷于凹槽8内。使用时,模块I在力的作用下,带动“工”形零件3转动,可实现与基座5相对运动。不使用时,将模块I转动到基座5的平面内,呈中国风窗花界面,配色简洁美观、节省空间、方便携带。本实施例中模块I的数量为4个,但只要模块I的数量不少于2个,均可以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插座的表面也可以是圆形、长方形、六边形或三角形等多种形状。权利要求1.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2个模块(1),模块(I)与“工”形零件(3)一端的短杆(2)连接,“工”形零件(3)另一端的长杆⑷与基座(5)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I)上设有凸起(6),凸起(6)与短杆⑵连接。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5)上设有凹槽(8),凹槽(8)的数量与模块(I)的数量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8)内的中间位置设有杆套(7),杆套(7)内设有长杆(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模块与“工”型零件一端的短杆连接,“工”型零件另一端的长杆与基座连接。本技术具有美观、加工简单、结构简单、成本低、便携性和便利性好等特点。文档编号H01R13/514GK202695820SQ20122034253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沈琼, 邹嘉翊, 王露 申请人:东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运动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2个模块(1),模块(1)与“工”形零件(3)一端的短杆(2)连接,“工”形零件(3)另一端的长杆(4)与基座(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琼邹嘉翊王露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