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8751 阅读:4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盒体、铁丝网隔板、滤网隔板及水草,所述铁丝网隔板和所述滤网隔板自上而下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滤网隔板的滤网网孔直径小于所述铁丝网隔板的铁丝网网孔直径,所述滤网隔板与所述盒体底部之间有间隙,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排放口,所述铁丝网隔板水平插装在第一组插槽内,所述滤网隔板水平插装在第二组插槽内,所述第一组插槽和所述第二组插槽水平设置于与铁丝网隔板把手垂直的所述盒体的侧面上,所述水草水平放置于所述铁丝网隔板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成鱼惊扰小,产卵率高,鱼卵损伤减小,受精率增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活鱼的容器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斑马鱼个体小,产卵周期短、产卵量高,生长繁殖快等特点,是标准模式试验动物之一。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是检测工业污染及水体污染的重要手段;由于神经中枢系统、内脏器官、血液以及视觉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在基因水平上85%与人类同源,早期发育与人类极为相似,斑马鱼已成为研究人类相关疾病的最佳模式生物,拥有其它脊椎动物所无法相比的优点。斑马鱼胚胎体外受精和发育,发育同步且速度快,胚胎发育是全透明的,借助显微镜,可以全程观察和研究其心脏发育及血液流动状况;受精卵的直径约1_,易于进行显微注射和细胞移植等操作,成为脊椎动物中最适于做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模 式生物。同时,斑马鱼胚胎和幼鱼对有害物质非常敏感,可用于测试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大规模新药筛选,及检测水污染程度等,被广泛应用于胚胎学、发育生物学、毒理学、环境监测、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在推动生命科学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斑马鱼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斑马鱼的繁殖技术却有待改进。传统人工繁殖时斑马鱼成鱼往往要被移动到产卵箱或特制鱼网中,多次捕捞和惊扰易对鱼体造成伤害;且收集鱼卵时,鱼卵经吸管等多次碰撞和摩擦,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影响孵化率和胚胎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实现鱼的自然交配,模拟鱼在实际自然水体中产卵,防止鱼卵被成鱼自食,实现鱼卵的自动收集。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包括盒体、铁丝网隔板、滤网隔板及水草,所述铁丝网隔板和所述滤网隔板自上而下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滤网隔板的滤网网孔直径小于所述铁丝网隔板的铁丝网网孔直径,所述滤网隔板与所述盒体底部之间有间隙,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排放口,所述铁丝网隔板水平插装在第一组插槽内,所述滤网隔板水平插装在第二组插槽内,所述第一组插槽水平设置于与铁丝网隔板把手垂直的所述盒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组插槽水平设置于与滤网隔板把手垂直的所述盒体的侧面上,所述水草水平放置于所述铁丝网隔板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铁丝网隔板和所述滤网隔板的四周设有边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组插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铁丝网隔板的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组插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滤网隔板的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草为真水草或仿真水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组插槽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铁丝网隔板边框的宽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组插槽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滤网隔板边框的宽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组插槽的一端紧贴与所述铁丝网隔板的把手相向的所述盒体内壁,所述第二组插槽的一端紧贴与所述滤网隔板的把手相向的所述盒体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组插槽和所述第二组插槽相配合的凹槽。一种使用自动收集鱼卵装置收集鱼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鱼在该装置中的水草中产卵; B、鱼卵通过水草间隙和铁丝网隔板内的铁丝网网孔,滑落到集卵区; C、鱼卵落入滤网隔板,实现鱼卵的拦截和收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成鱼惊扰小,产卵率高,鱼卵损伤减小,受精率增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的隔板抽出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的侧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的俯视 图4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的铁丝网隔板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的铁丝网隔板侧视 图6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的滤网隔板的示意 图7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的滤网隔板侧视 图8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的塑料水草 图9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化收集鱼卵的方法流程 图中数字表示1、盒体;2、铁丝网隔板;3、滤网隔板;4、水草;5、铁丝网隔板把手;6、滤网隔板把手;21、第一组插槽;31、第二章插槽;22、铁丝网网孔;32、滤网网孔;100、产卵区;200、集卵区;300、排泄物存放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包括盒体I、铁丝网隔板2、滤网隔板3及水草4,所述铁丝网隔板2和所述滤网隔板3自上而下设置于所述盒体I内,所述滤网隔板3的滤网网孔32直径小于所述铁丝网隔板2的铁丝网网孔22直径,所述滤网隔板3与所述盒体I底部之间有间隙,该间隙形成排泄物存放区300,所述盒体I底部设置有排放口(图中未显示),以便排放排泄物,所述铁丝网隔板2水平插装在第一组插槽21内,所述滤网隔板3水平插装在第二组插槽31内,所述第一组插槽21水平设置于与铁丝网隔板把手5垂直的所述盒体I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组插槽31水平设置于与滤网隔板把手6垂直的所述盒体I的侧面上,所述水草4水平放置于所述铁丝网隔板2顶部,所述铁丝网隔2以上区域形成产卵区100,所述铁丝网隔板2和所述滤网隔板3之间形成集卵区200,第一组插槽21为相互平行的两个插槽,水平设置在与铁丝网隔板把手5垂直的盒体的侧面上,第二组插槽31为相互平行的两个插槽,水平设置在与滤网隔板把手5垂直的盒体的侧面上。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组插槽21的宽度大于所述铁丝网隔板2的厚度,所述第二组插槽31的宽度大于所述滤网隔板3的厚度,插槽的宽度大于隔板的厚度,这样才能使隔板插入到插槽内。如图I、图2和图3所示,当所述第一组插槽2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铁丝网隔板2边框的宽度,才能使所述铁丝网隔板2的边框固定在第一组插槽21上,所述第二组插槽3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滤网隔板3边 框的宽度,才能使所述滤网隔板2边框固定在第二组插槽31上。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组插槽21的一端紧贴与所述铁丝网隔板的把手5相向的所述盒体I内壁,所述第二组插槽31的一端紧贴与所述滤网隔板的把手6相向的所述盒体I内壁,这样,才能固定住铁丝网隔板和滤网隔板。所述盒体I上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组插槽21和所述第二组插槽31相配合的凹槽(图中未显示),盒体上设置有四个凹槽,每个凹槽的大小稍大于插槽的宽度,插槽的一端就能直接插入凹槽,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所述铁丝网隔板2为抽屉式结构或为L形,所述铁丝网隔板2的四周设有边框,且该铁丝网隔板上设置有第一把手5,该把手和边框都是由有机玻璃或者塑料制成,边框和中间镂空处上面全部覆盖有铁丝网,或者边框的部分和中间镂空处上面覆盖有铁丝网。如图4和图5所示,鱼卵通过铁丝网隔板上的铁丝网网孔22落入集卵区200。如图6和图7所示,由于滤网的孔32很小,鱼卵都会在滤网上停留,然后抽出滤网隔板,用水从滤网背面进行反向冲洗,再把鱼卵转移到培养装置中。如图8所示,所述水草为真水草或仿真水草,当没有真的水草时,可以用仿真水草来代替,仿真水草采用塑料水草,塑料水草的作用主要有两点,即模拟实际水体为斑马鱼提供产卵巢和帮助斑马鱼规律产卵,即每次放上该装置后,由于水草的吸引斑马鱼就会产卵,由于斑马鱼是体外受精,有塑料水草作为产卵巢受精率会显著提高。如图9所示,一种使用自动收集鱼卵装置收集鱼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I :鱼在产卵区中的水草丛中产卵,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铁丝网隔板、滤网隔板及水草,所述铁丝网隔板和所述滤网隔板自上而下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滤网隔板的滤网网孔直径小于所述铁丝网隔板的铁丝网网孔直径,所述滤网隔板与所述盒体底部之间有间隙,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排放口,所述铁丝网隔板水平插装在第一组插槽内,所述滤网隔板水平插装在第二组插槽内,所述第一组插槽水平设置于与铁丝网隔板把手垂直的所述盒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组插槽水平设置于与滤网隔板把手垂直的所述盒体的侧面上,所述水草水平放置于所述铁丝网隔板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松黄毅韩小波尤作亮刘丽君黄延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张金松黄毅韩小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