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庞年专利>正文

一种油膜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4897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膜处理器,包括一衔接管件组及一浮标管,其中衔接管件组包括有第一连通管及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一端连接于第二连通管的一端;浮标管一端连接于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浮标管的另一端管口处凸设复数呈间距设置的浮块,且浮块与浮块之间形成至少一引流口,该引流口口底低于浮块的底面,浮标管设计成浮于水平面上,当浮标管下沉时漂浮于水平面上的油膜脏污由引流口经过浮标管及衔接管件组排放而出,以维持水平面上的清洁,其设计巧妙、结构简单,节省了在组装、维修保养上的工作时间及精力的耗费,且整体成本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油膜处理器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大小规格和形状的水族箱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膜处理器,具体是一种能有效导引水面上的油膜层,且在其组装、维修保养上较为方便与快速的油膜处理器。
技术介绍
现今人们为了追求舒适且具品味的生活环境,会利用许多装饰用品点缀居家或是店面,而一般用来装饰点缀的用品无非以水晶球、盆栽、水幕墙或是鱼缸等,使其居住或所待之环境具有生气和变化性,人们随着这些装饰用品也可提升心情的愉悦感、怡情养性并增加生活的乐趣。然而,随着环境渐受污染的情况下,空气里所存在的脏污逐渐增多,其里面包含有摩拖车及汽车所排放出来的废气、餐厅或居家所煮饭炒菜所排放的油烟,或是吸烟一族所 吐出的二手烟等,这些脏污逐渐影响空气的质量,也逐渐在空气里随风飘荡,而且这些脏污在其比重密度下皆比空气来的重。所以,脏污很容易随风飘荡后沉淀并附着于装饰用品的表面。现以众多装饰用品内具有水流的鱼缸为例说明,这类具水流的装饰用品在长时间与外界空气接触下,水面上会因空气内所含的脏污会逐渐与鱼缸内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结合并形成一层油膜,而这层油膜不容于水,且会阻绝鱼缸内二氧化碳与空气中氧气的替换及光线的折射,破坏鱼缸内的生态环境,此外除了空气的脏污影响鱼缸内的生态环境外,在一般用来喂食生物的饲料,以及生物的排泄物上也会影响鱼缸的生态环境,用来喂食的饲料与生物的排泄物皆具有油质成份,而当这些饲料洒入鱼缸且经过一段时间尚未完全被吃干净,又或者生物的排泄物经由一段时间尚未清除的话,就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层,进而阻绝氧气的替换及光线的折射,进一步导致水草及生物的死亡,如此一来就必须耗费时间与体力清洗鱼缸、更换生物与水草,而生物与水草的死亡也必须花费额外的开销购买新生物并处理死亡的生物。为此相关业者必须加以研究并解决相关问题。现今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一般人会在鱼缸内装设许多不同工用之调节装置,以维持鱼缸内的生态环境,例如光线调整装置、温度的控制装置、或是提供水中含氧量的装置等,利用众多装置以仿真出适合生物存活的环境,但是,利用上述装置却无法有效将水面上的油膜层清除,而必须以人工方式清除。为此,市面上推出一种无需以人工方式清除浮于水面上的油膜层的装置,如一种水族箱油膜处理器,其是由导管本体、微调开关及浮管所构成,其中,导管本体可利用定位器定位固结于水族箱内侧,导管本体底端形成汲水管座,汲水管座之周面上设有若干贯穿的切槽,且内侧底端设有内螺纹,微调开关之旋柄下侧形成挡板,且延伸设有杆体及螺纹部,其可以插入导管本体中,利用螺纹部螺入内螺纹的位置,改变汲水管座周面切槽之启闭及放流的流量大小,配合浮管的插设使用,而能对于水面上漂浮的油膜及水中水草所生成的油膜加以吸入,且经由过滤器之过滤,达到易于清除油膜及调整使用之功效。虽然上述水族箱油膜处理器改善之前需以人工方式清理油膜才可维持鱼缸内的生态环境的方法,但是,此技术在其装设上较为繁复及麻烦,且所用的组件较多,进一步导致成本过高、工作时间增加,且在组装、维修保养上较为麻烦。故此技术需再加以改善,并符合使用者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组装、维修保养上较为简便,且组件少的油膜处理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膜处理器,其特点是包括一衔接管件组及一浮标管,其中所述衔接管件组包括有第一连通管及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一端连接于第二连通管的一端;所述浮标管一端连接于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所述浮标管的另一端管口处凸设复数呈间距设置的浮块,且浮块与浮块之间形成至少一引流口,所述引流口口底低于浮块的底面,所述浮标管设计成浮于水平面上,当浮标管下沉时漂浮于水平面上的油膜脏污由引流口经过浮标管及衔接管件组排放而出,以维持水平面上的清洁。·为了达成目的与功效,所述油膜处理器具有二个实施状态,其中第一实施状态的油膜处理器,是在上述各浮块内设有一气室,上述浮标管藉浮块内的气室设置而浮于水平面上;第一实施状态的油膜处理器,是上述浮标管的材质比重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浮标管藉由的材质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上。为了进一步达到吸水功能,上述衔接管件组的第一连通管连接第二连通管的相反端设有一马达,所述马达具有一抽取口,所述抽取口连接第一连通管并吸取水面上的油膜脏污。为了减缓马达的抽取力,以控制浮标管下沉的程度,上述第一连通管连接第二连通管所在端的外围开设有复数条并排设置的进水缓冲洞。为了进一步实现可控制减缓或增加马达的抽取力,上述第二连通管连接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为一套接部,所述套接部的口径大于第一连通管,且套接部套设于第一连通管设有进水缓冲洞的一端,并以控制进水缓冲洞连通外界的数量;或者上述第二连通管连接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为一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口径小于第一连通管,且插接部插设入第一连通管设有进水缓冲洞的一端,并以控制缓冲洞连通外界的数量。因此本创作可说是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之创作,相当值得产业界来推广,并公诸于社会大众,使其社会更进步。本技术由于采用一衔接管件组与一浮标管相配合而组成油膜处理器的结构,其中衔接管件组与浮标管相互组接,且在浮标管的另一端管口处凸设复数呈间距设置形成引流口的浮块,通过将浮标管设计成浮于水平面上,故当浮标管下沉时漂浮于水平面上的油膜脏污即可由引流口经过浮标管及衔接管件组排放而出,以达到维持水平面上的清洁之功效与目的,其结构简单,节省了在组装、维修保养上的工作时间及精力的耗费,而且组件数量少,故有效降低整体的成本;又由于衔接管件组的第一连通管连接第二连通管的一端外周开设有复数条并排设置之进水缓冲洞,从而可减缓马达的吸力,使浮标管下沉的程度不致影响过大,再进一步在第二连通管连接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设有套接部或插接部,通过调整该套接部或插接部的连接深度以控制缓冲洞连通外界的数量,进而实现可控制减缓或增加马达的抽取力,使该油膜处理器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大小的水族箱。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油膜处理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油膜处理器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大小规格和形状的水族箱中。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装设于水族箱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油膜流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连通管插设入第一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三连通管套设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7所示,该技术所述的一种油膜处理器,是为了能节省在组装、维修保养上的工作时间及精力的耗费,并能达到快速且简易组装,且利用少量组件组装以减少整体的成本,该技术举了以下两个实施例,其中第一实施例各组件组配关系以及主要有关其功效及特点,结合图I至图6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I至图4所示,该实施例作为第一种实施形态的油膜处理器,是用以吸取水面上的脏污油膜,包括一衔接管件组I及一浮标管2,其中该衔接管件组I系与浮标管2相互组接,而衔接管件组I包括有一第一连通管11及一第二连通管12,该第一连通管11 一端系连接第二连通管12的一端;该浮标管2 —端连接于第二连通管12,且位于第二连通管12的另一端,而浮标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膜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衔接管件组(1)及一浮标管(2),其中:所述衔接管件组(1)包括有第一连通管(11)及第二连通管(12),所述第一连通管(11)一端连接于第二连通管(12)的一端;?所述浮标管(2)一端连接于第二连通管(12)的另一端,所述浮标管(2)的另一端管口处凸设复数呈间距设置的浮块(21),且浮块(21)与浮块(21)之间形成至少一引流口(22),所述引流口(22)口底低于浮块(21)的底面,所述浮标管(2)设计成浮于水平面上,当浮标管(2)下沉时漂浮于水平面上的油膜脏污由引流口(22)经过浮标管(2)及衔接管件组(1)排放而出,以维持水平面上的清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庞年
申请(专利权)人:陈庞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