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管检测系统。该铜管检测系统包括:图像拍摄装置,用于拍摄待检铜管以得到待检铜管的表面图像;处理装置,与图像拍摄装置连接,用于根据图像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待检铜管表面图像判断待检铜管的表面是否存在喷墨标识。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缺陷铜管表面的喷墨标识进行识别,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在不影响现有的连续生产的节奏的情况下,准确地区分出喷墨管、氧化管、油污管,检测精确度高,杜绝缺陷铜管的误报和漏报,从而降低了空调器因铜管弯头裂漏造成的故障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铜管的喷墨标识进行检测准确性比较低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铜管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铜管在出厂质检过程中,一般采用涡流探伤的方式对铜管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并在铜管有缺陷的位置进行喷墨标识,用以提示铜管使用厂家在使用时进行筛查。目前,铜管使用厂家主要依靠检验人员人工对缺陷铜管 进行筛查,并挑选出有缺陷的铜管。由于铜管是空调器的主要原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空调器的质量,一旦缺陷铜管组装成空调将造成重大的故障隐患。按照这种检测方式对铜管进行检测,在空调制造等需要使用大量铜管的领域,工作量巨大,而且由于铜管的喷墨标识是随机出现的,人工检测存在着漏检的风险。而且人工检测无法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排查出所有的缺陷铜管。针对现有技术中对铜管的喷墨标识进行检测准确性比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管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铜管的喷墨标识进行检测准确性比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铜管检测系统。该铜管检测系统包括图像拍摄装置,用于拍摄待检铜管以得到待检铜管的表面图像;处理装置,与图像拍摄装置连接,用于根据图像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待检铜管表面图像判断待检铜管的表面是否存在喷墨标识。进一步地,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其中,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在拍摄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上述铜管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背景板,与第一拍摄装置相对设置;第二背景板,与第二拍摄装置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焦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背景板和第二背景板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且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焦点相对于第一背景板的中心点。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铜管检测系统还包括面光源,与图像拍摄装置相邻设置,用于照射待检铜管。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装置包括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待检铜管表面图像中的异常区域;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喷墨标识的图像;图像对比单元,与图像识别单元和存储单元相连接,用于图像识别单元识别的异常区域的图像与存储单元中喷墨标识的图像进行比较以判断待检铜管表面是否存在喷墨标识。进一步地,图像识别单元包括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灰度和亮度值对待检铜管的表面图像进行处理;图像分割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提取待检铜管表面的图像中与合格铜管的表面图像不一致的异常区域;存储单元还包括存储合格铜管表面的图像的部件。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铜管检测系统还包括铜管传送装置,设置在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之间,铜管传送装置用于传送待检铜管至预定的拍摄位置。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铜管检测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分别与铜管传送装置和处理装置连接,控制装置用于当待检铜管表面存在喷墨标识时控制铜管传送装置停止传送。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铜管检测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与处理装置连接,报警装置用于当待检铜管表面存在喷墨标识时,发出报警信号。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铜管检测系统包括图像拍摄装置,用于拍摄待检铜管以得到待检铜管的表面图像;处理装置,与图像拍摄装置连接,用于根据图像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待检铜管表面图像判断待检铜管的表面是否存在喷墨标识。从而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缺陷铜管表面的喷墨标识进行识别,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在不影响现有的连续生产的节奏的情况下,准确地区分出喷墨管、氧化管、油污管,检测精确度高,杜绝缺陷铜管的误报和漏报,从而降低了空调器因铜管弯头裂漏造成的故障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铜管的喷墨标识进行检测准确性比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铜管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铜管检测系统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铜管检测系统的示意图;以及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铜管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I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铜管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实施例一的铜管检测系统包括图像拍摄装置11,用于拍摄待检铜管10以得到待检铜管10的表面图像;处理装置13,与图像拍摄装置11连接,用于根据图像拍摄装置11拍摄到的待检铜管10表面图像判断待检铜管10的表面是否存在喷墨标识,其中,图像拍摄装置11的镜头对准待测铜管10,镜头的焦点设置为图像拍摄装置11值待测铜管10的距离。为提高图像拍摄装置11拍摄的图像的质量足以使处理装置13据此判断出待检铜管10表面存在喷墨标识,图像拍摄装置11的拍摄像素和清晰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优选地,实施例一中的图像拍摄装置11可以使用工业相机。处理装置11是铜管检测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和处理部件,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铜管检测系统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铜管检测系统的处理装置13主要包括图像识别单元21,用于识别待检铜管10表面图像中的异常区域;存储单元23,存储有喷墨标识的图像;图像对比单元25,与图像识别单元21和存储单元23相连接,用于图像识别单元21识别的异常区域的图像与存储单元中喷墨标识的图像进行比较以判断待检铜管10表面是否存在喷墨标识。其中,为提高图像识别单元21的图像识别能力,图像识别单元21可以包括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灰度和亮度值对待检铜管10的表面图像进行处理;图像分割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提取待检铜管表面的图像中与合格铜管表面的图像不一致的异常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存储单元23还包括存储有合格铜管表面的图像的部件。处理装置13根据图像拍摄装置11拍摄到的待检铜管10表面图像判断待检铜管10的表面是否存在喷墨标识的具体步骤为首先,通过图像采集卡获取图像拍摄装置11拍摄的待测铜管10的表面图像,图像识别单元21中的图像处理模块,获取用户根据待测铜管型号预设的灰度值和亮度值,然后对按照预设的灰度和亮度值对待检铜管10的表面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图像识别单元21中的图像分割模块将预处理后的图像与存储单元23中保存的合格铜管表面的图像进行对t匕,提取出将两者色差、灰度相差较大的区域,由于铜管表面可能因氧化、油污、轻微压痕而出现面积较小的异常区域图像。所以一般还需要对上述的色差、灰度相差较大的区域的面积大小进行判断,当该区域面积大小大于一定的预设面积预设值时,才判定该判定区域为待检铜管10表面图像中的异常区域。如果表面图像中不存在异常区域时,可判定该待检铜管无喷墨标识,质量合格。然后,图像对比单元25,将待检铜管10表面图像中的异常区域的图像与存储单元23保存中喷墨标识的图像进行比较,两者图像的色差较小,则可以认为待检铜管10的表面存在喷墨标识,该待检铜管存在质量隐患。如果两者图像差别较大,可以认为异常区域的图像是由于油灰、压痕等造成,待检铜管10合格。一般而言,喷墨的铜管成像后灰度值较低;而小的压痕造成的异常图像通过图像预处理的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管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拍摄装置,用于拍摄待检铜管以得到所述待检铜管的表面图像;处理装置,与所述图像拍摄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待检铜管表面图像判断所述待检铜管的表面是否存在喷墨标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舒舒,符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