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在发热元件通孔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安装在外壳上的温度控制器,上述温度传感器与内锅底部的外表面相接触,上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外面设有一个隔热机构,上述隔热机构位于温度传感器和发热元件之间。通过上述隔热机构的隔热作用,能够减少发热元件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因此,本温度测量装置的温度测量准确;同时,通过上述隔热机构的隔热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了温度传感器周边的环境温度,使温度传感器处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工作,因此,本温度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长;另外,本温度测量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易于推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温度测量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家用电热烹调器具的温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家用电热烹调器具,例如电饭锅、电炖锅、电热锅(电火锅)、电烧烤炉等,其结构大体如图I、图2所示,内锅01的外面设有外壳02,上述外壳02上设有温度控制器03,上述内锅01底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发热元件04,上述发热元件04与温度控制器03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上述发热元件04上设有通孔040,上述通孔040内设有温度传感器05,上述温度传感器05与内锅01底部的外表面相接触,上述温度传感器05与温度控制器03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工作时,发热元件04通电发热,发热元件04通过内锅01对内锅01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在发热元件04对内锅01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05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输送给温度控制器03,温度控制器03根据该温度信号控制发热元件04通电或断电,从而达到自动加热的目的。由于温度传感器05安装在发热元件04的通孔040内,所以,温度传感器05在测量温度时,容易受到发热元件04热辐射的影响,从而导致温度的测量不准确,出现测量误差;同时,由于温度传感器05长期处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所以,温度传感器05的使用寿命比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度测量准确、使用寿命长的温度测量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在发热元件通孔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安装在外壳上的温度控制器,上述温度传感器与内锅底部的外表面相接触,上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外面设有一个隔热机构,上述隔热机构位于温度传感器和发热元件之间。通过上述隔热机构的隔热作用,能够减少发热元件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因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准确;同时,通过上述隔热机构的隔热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了温度传感器周边的环境温度,使温度传感器处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工作,因此,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长。作为本技术中隔热机构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隔热机构包括一个圆筒状金属隔热套;上述圆筒状金属隔热套设在发热元件的通孔内,上述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套在温度传感器的外面;上述圆筒状金属隔热套位于温度传感器和发热元件之间,上述圆筒状金属隔热套的一个端面与内锅底部的外表面相接触。上述圆筒状金属隔热套能够减少发热元件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并且,上述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因此,上述圆筒状金属隔热套能够经受得住发热元件的高温热辐射。作为本技术中隔热机构的另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隔热机构包括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均设在发热元件的通孔内,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套在温度传感器的外面,上述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套在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的外面;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位于温度传感器和发热元件之间,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两者的同一个端面均与内锅底部的外表面相接触,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之间形成一个隔热空间。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能够减少发热元件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上述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能够进一步减少发热元件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本温度测量装置其隔热机构的隔热效果;并且,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均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因此,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和第二圆筒状金 属隔热套能够经受得住发热元件的高温热辐射;同时,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之间形成的隔热空间能够进一步提高隔热机构的隔热效果。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隔热机构的隔热效果,所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之间形成的隔热空间内设有保温材料。上述隔热空间内的保温材料能够更好地减少发热元件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隔热机构的隔热效果。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温度测量装置其温度传感器的外面设有一个隔热机构,上述隔热机构位于温度传感器和发热元件之间,所以,通过上述隔热机构的隔热作用,能够减少发热元件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因此,本温度测量装置的温度测量准确;同时,通过上述隔热机构的隔热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了温度传感器周边的环境温度,使温度传感器处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工作,因此,本温度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长;另外,本温度测量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易于推广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温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隔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另一种隔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在发热元件通孔40内的温度传感器5和安装在外壳2上的温度控制器3,上述温度传感器3与内锅I底部的外表面相接触,上述温度传感器5与温度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上述温度传感器5的外面设有一个隔热机构,上述隔热机构包括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 ;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均设在发热元件4的通孔40内,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套在温度传感器5的外面,上述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套在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的外面;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位于温度传感器5和发热元件4之间,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两者的同一个端面均与内锅I底部的外表面相接触,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之间形成一个隔热空间53 ;上述隔热机构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如图6所示,在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之间形成的隔热空间53内设有保温材料50。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 能够减少发热元件4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5的影响,上述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能够进一步减少发热元件4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5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本温度测量装置其隔热机构的隔热效果;并且,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均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因此,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能够经受得住发热元件4的高温热辐射;同时,上述第一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1和第二圆筒状金属隔热套52之间形成的隔热空间53能够进一步提高隔热机构的隔热效果,并且,上述隔热空间53内的保温材料50能够更好地减少发热元件4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5的影响,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隔热机构的隔热效果。这样,通过上述隔热机构的隔热作用,能够减少发热元件4其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5的影响,因此,温度传感器5的温度测量准确;同时,通过上述隔热机构的隔热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了温度传感器5周边的环境温度,使温度传感器5处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工作,因此,温度传感器5的使用寿命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在发热元件通孔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安装在外壳上的温度控制器,上述温度传感器与内锅底部的外表面相接触,上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外面设有一个隔热机构,上述隔热机构位于温度传感器和发热元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镇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