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空调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5625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1:10
家用空调供暖系统,属于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调节室内温度的能量交换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11)、通过冷媒管路与空调室外机(11)连接的空调室内机(14),所述空调室外机(11)通过室外冷媒管路(23)和分控阀门与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4)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家用空调供暖系统,通过在普通空调主机进气管前端加装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在冬天制热时可将太阳能所产生的热量提供给换热设备,降低空调能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用空调供暖系统,属于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调节室内温度的能量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空调制热、制冷的原理,是利用冷媒冷凝液化放热,蒸发气化吸热的特性,制热时,将室外的热量移到室内;制冷时,将室内的热量移至室外的过程。当冬天制热时,由于冬天室外温度较低,需要利用电热丝所产生的热能辅助对室内进行供热,但0°c以下的天气里,受到低温影响,空调制热时提温慢,当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度时,空调室外机易产生结霜现 象,致使空调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制热能耗较高,能效比达不到1,即消耗I千瓦的电力,产生不了 I千瓦的热能,因此,空调实际制热能效比很低,其舒适度及制热效果均不理想。鉴于上述问题,技术人将空调能量输入端与太阳能技术相结合,采用太阳能和空气能双能源,通过利用太阳能这一资源丰富、对环境无任何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提高空调热效率解决空调冬天制热不良问题;同时将空调能量输出端通过水循环输出,提高空调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聚能效果好,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空调能耗的家用空调供暖系统,该系统安装简便、能耗较低,可利用太阳能为室内制热。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家用空调供暖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路与空调室外机连接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室外冷媒管路和分控阀门与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联接。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室内冷媒管路和分控阀门与热力模块联接,所述热力模块与空调室内机并联。所述的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为一中空箱体,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的底部设有进风口,窗体前板上部设有出风口,在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内安装有翅片换热器,翅片换热器固定在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的出风口后方,出风口与翅片换热器之间设有风机,翅片换热器通过室外冷媒管路与室外机换热器并联。所述的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为一中空箱体,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的底部设有进风口,顶部或侧面上部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换热箱的进气口联接,换热箱内靠近进气口一侧固定有翅片换热器,靠近出气口一侧固定有风机;翅片换热器通过室外冷媒管路与室外机换热器并联。所述的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内设置多条空气导流隔板,相邻两道空气导流隔板的间隔高度为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窗体总高度的1/Γ1/3。所述热力模块为氟水换热器和与氟水换热器联接的水暖设备。所述的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翅片换热器下方设有接水盘,接水盘上连接有溢水管。所述的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内设有吸热装置及可调节的遮阳装置。所述吸热装置采用固定在窗体后板上的镀有太阳能吸收选择性涂层的金属板、玻璃或布。所述可调节的遮阳装置为固定在窗体后板上的窗帘,窗帘采用带有反光遮阳材料的浅色遮阳帘。冬天供暖时热水出水温度设定在35±3°C即可。因冬天制热时,采用地板采暖方式,地板的蓄热功能和该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实现了完美结合。所以不论阴天 和雨雪天气均能保证良好供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家用空调供暖系统,通过在普通空调主机进气管前端加装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在冬天制热时可将太阳能所产生的热量提供给换热设备,降低空调能耗;夏天使用原空调的散热器,由于空调室外机体积小,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与空调室外机结合不影响建筑美观。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底部设置进风口,内部设有导流隔板,上部设有出风口,保证空气逐步升温后再进入翅片换热器;根据空调的吸热和放热原理,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内部还可设置窗帘,不影响夏天使用;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中还可以涂覆或固定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吸热材料,可良好的吸收太阳的热量;根据使用太阳能吸热材料位置的不同,所用的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还可制作为室外壁挂式和建筑一体式两种设计,以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飞换热箱结构示意图;其中1、翅片换热器2、导流隔板3、出风口 4、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5、第一室外冷媒管阀门6、第二室外冷媒管阀门7、第三室外冷媒管阀门8、四通换向阀9、压缩机10、单向阀11、空调室外机12、第一室内冷媒管阀门13、第二室内冷媒管阀门14、空调室内机15、热力模块16、氟水换热器17、第三室内冷媒管阀门18、第四室内冷媒管阀门19、膨胀阀20、第四室外冷媒管阀门21、室外机换热器22、进风口23、室外冷媒管路24、室内冷媒管路25、换热箱26、风机27、地暖盘管连接管28、溢水管。图I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家用空调供暖系统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参照图I :该家用空调供暖系统,由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4、空调室外机11、空调室内机14和地暖盘管连接管27组成。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4与室外机换热器21并联,空调室内机14与热力模块15并联,两部分并联共用压缩机9。空调室外机11和空调室内机14均为现有技术的普通空调室内外机。空调室外机11内安装有室外机换热器21、四通换向阀8、压缩机9、单向阀10和膨胀阀19,四通换向阀8分别通过冷媒管路与室外机换热器21、压缩机9的进、出口以及空调室内机14连接,太阳 能空气流能量窗4与空调室内机14连接的下部室外冷媒管路23上设有单向阀10和膨胀阀19。在空调室外机11中,室外机换热器21与四通换向阀8连接的上冷媒管路上安装第三室外冷媒管阀门7和室外机换热器21与空调室内机14连接的下冷媒管路上安装第四室外冷媒管阀门20。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4底部设有进风口 22,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4上部的窗体前板上设有出风口 3,在出风口 3后方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4内固定有翅片换热器I和风机26。翅片换热器I通过上下两条室外冷媒管路23与空调室外机11中的室外机换热器21并联,上下室外冷媒管路23通过三通管与室外机换热器21的上下冷媒管路连接,连接点在第三室外冷媒管阀门7和第四室外冷媒管阀门20后方。上下室外冷媒管路23上分别设有第一室外冷媒管阀门5和第二室外冷媒管阀门6。空调室外机11与空调室内机14连接的上下两条冷媒管路上以三通分别连接出两条管路连接热力模块的氟水换热器16,使热力模块与空调室内机14并联;并在三通以后与空调室内机连接的上下两条管路上分别安装第一室内冷媒管阀门12、第二室内冷媒管阀门13,以三通接出的与氟水换热器16连接的两条管路上分别安装第三室内冷媒管阀门17、第四室内冷媒管阀门18。翅片换热器I经上路室外冷媒管路23和第一室外冷媒管阀门5与四通换向阀8连接,翅片换热器I经下路室外冷媒管路23与第二室外冷媒管阀门6、膨胀阀19、单向阀10与空调室内机14连接。室外机换热器21经第三室外冷媒管阀门7与空调室内机14管道连接,氟水换热器16经第四室内冷媒管阀门18与空调室内机14管道连接,室外机换热器21经第三室内冷媒管阀门17与地暖盘管连接管27的接口管道连接,氟水换热器16经地暖盘管连接管27进水阀与地暖盘管连接管27接口管道连接。翅片换热器I下方设有接水盘,接水盘上连接有溢水管28。太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家用空调供暖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11)、通过冷媒管路与空调室外机(11)连接的空调室内机(14),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11)通过室外冷媒管路(23)和分控阀门与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4)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长何云杉罗伟何晋红赵海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创尔沃热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