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它包括铆钉杆,套接在其上的铆钉套,铆钉套的一端与铆钉杆的端部相接触,在铆钉套的另一端设有凸起的挡圈,在挡圈区域的内孔设有锥度,在铆钉杆上铆钉套的另一端还依次套接有锁环和移动块,在铆钉杆上开设有拉断槽和锁环卡槽,铆接后的锁环楔入在锁环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芯部选用高强度钛合金作为基体材料,这样使其具有重量轻、抗剪强度高的等特点,经测试其强度可承受655MPa以上的剪切力,外壳采用纯钛更有利于铆接成形。拉断槽的设定能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铆接后外观平整,无需对外形进行打磨,提高了加工效率,有效地保证了产品铆接的一致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属于铆接装置
技术介绍
对狭小空间区域的设备进行连接时,往往需要考虑其连接手段,如在狭小空间采用螺纹连接,就需考虑工具的形状、尺寸是否能放入狭小空间内,是否能有效安装到位,连接部位是否可靠等都需要进行确认,费时、费力。因此在狭小空间区域进行连接时多选用铆接,但在采用铆接时,则要看其铆接强度、铆接面的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在一些特殊行业,如在航空领域,其使用的铆钉不仅要满足其受拉强度,而且还需铆接面平整,现有的抽芯铆钉,因无法对断裂面进行控制,存在铆接面不整齐的问题,对不平整铆接面则需要进行端面平整打磨,这样不仅容易擦伤基体表面与防护涂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费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铆接面平整、铆接强度好、牢靠的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它包括铆钉杆,套接在其上的铆钉套,铆钉套的一端与铆钉杆的端部相接触,在铆钉套的另一端设有凸起的挡圈,在挡圈区域的内孔设有锥度,在铆钉杆上铆钉套的另一端还依次套接有锁环和移动块,在铆钉杆上开设有拉断槽和锁环卡槽,铆接后的锁环楔入在锁环卡槽内。移动块由顶环、端环和锁环卡环构成,端环和锁环卡环位于顶环的两端,锁环卡环的内环与锁环相配合。在铆钉杆上设有防滑凹纹。铆钉套为易变形纯钛制成的铆钉套。锁环为耐蚀不锈钢材质。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所述的抽芯铆钉由四部分组成,它包括1铆钉杆,抽芯铆钉主要受力零件,采用高强度钛合金制作,能承受拉力与剪切力;2铆钉套,抽芯铆钉主要的变形零件,采用易变形纯钛,起连接压紧作用,铆接后铆钉套的前段发生对折变形,利用对折变形后区域与铆钉套另一端的凸台即可实现两物体的铆接;3锁环,抽芯铆钉变形锁紧零件,变形后成楔形卡接在铆钉杆的锁环卡槽内,这样可确保铆钉杆不会轻易滑脱,可增加本技术的抗拉、抗剪切强度,采用耐蚀不锈钢制作,起锁紧固定作用;移动块,抽芯铆钉的辅助受力零件,由顶环、端环和锁环卡环构成,端环和锁环卡环位于顶环的两端,锁环卡环与锁环嵌套接触,负责锁环的定位,受撞击力后顶环与锁环卡环发生断裂,顶环断面将锁环推入锁环卡槽,根据锁环卡槽的形状,锁环受力变形成楔状卡接在锁环卡槽内,其作用为将锁环推入铆钉杆的锁紧部位,使锁环变形,从而达到紧固的作用。本技术的芯部选用高强度钛合金作为基体材料,这样使其具有重量轻、抗剪强度高的等特点,经测试其强度可承受655Mpa以上的剪切力,外壳采用纯钛更有利于铆接成形。拉断槽的设定能保证本技术铆接后外观平整,无需对外形进行打磨,提高了加工效率,有效地保证了产品铆接的一致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插入铆接体后变形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插入铆接体后开始变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插入铆接体后铆接成形后结构示意·图5为本技术完成铆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I所示,铆钉杆I由高强度钛合金制成,在铆钉杆I的前端设有凸起的铆钉头,在铆钉杆I的后段上设有防滑凹纹10,防滑凹纹10的设置便于铆枪卡接,同时在铆钉杆I的中间部位还开设有拉断槽5和锁环卡槽6,拉断槽5的深度根据设计的抗拉强度来定。在铆钉杆I上套接有铆钉套2,铆钉套2采用易变形的纯钛制成,铆钉套2的一端(图中为右端)与铆钉杆I的前端部相接触,具体的为端面与凸起的铆钉头侧部接触,铆钉头可以防止铆接套2从其上滑脱。在铆钉套2的另一端(图中为左侧)设有凸起的挡圈11,在挡圈11区域的内孔设有锥度12,如图I所示,挡圈与铆接套接触部位为斜面,在铆钉杆I上铆钉套2的另一端(图中为左侧)还依次套接有锁环3和移动块4,锁环3为耐蚀不锈钢材质;移动块4由顶环7、端环8和锁环卡环9构成,端环8和锁环卡环9位于顶环7的两端,锁环卡环9的内环与锁环3相配合,铆接完成后的锁环3楔入在锁环卡槽6内,如图4和5所示。为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申请人对其钛合金抽芯铆钉的铆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图形描述,其变化过程如图2-5所示;图2为本技术插入铆接体后变形前结构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铆接前需先在被铆接物上开相因直径的通孔,且在一端需进行扩孔,扩孔的大小与深度与铆接套2上的挡圈相匹配;完成上述工序后就可将本抽芯铆钉安装在铆接枪上,并将其插入到开设的通孔内,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抽芯铆钉时,其长度的匹配要求为,插入铆接物后,铆钉套2伸出铆接物的部位的长度不能小于铆接套长度的1/3。图3为本技术插入铆接体后开始变形结构示意图;从图3可以看出,在用铆接枪拉铆钉杆I时,因铆钉套2采用易变形的纯钛制成,这样在受挤压力的情况下,铆钉套2伸出铆接物区域就会发生弯曲变形,其变形点根据力学特性处于伸出区域的中点位置,同时为保证其变形发生在该区域,还可在该区域进行退火处理。图4为本技术插入铆接体后铆接成形后结构示意图;从图4可以看出,此时铆接套2伸出区域已经对折且贴合在一起,完成最大形变量,其贴合形成的凸起及挡圈分别位于被铆接物的两边,已经能实现铆接固定。其它变化为,移动块4受撞击力后顶环7与锁环卡环9的接触面发生断裂,顶环7断面向前运动,将锁环3推入锁环卡槽6内,同时根据锁环卡槽6的形状,挤压变形成楔状卡接在锁环卡槽6内,这样可以实现铆钉杆I的定位,因铆钉杆I位于铆接套2内,这样可以提高本抽芯铆钉的强度。图5为本技术完成铆接的结构示意图,从图5可以看出,此时铆钉杆I的尾部以于拉断槽5处断裂,铆钉杆I的端面与被铆接物的端面齐平。·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它包括铆钉杆(1),套接在其上的铆钉套(2),铆钉套(2)的一端与铆钉杆(I)的端部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在铆钉套(2)的另一端设有凸起的挡圈,在挡圈区域的内孔设有锥度,在铆钉杆(I)上铆钉套(2)的另一端还依次套接有锁环(3)和移动块(4),在铆钉杆(I)上开设有拉断槽(5)和锁环卡槽(6),铆接后的锁环(3)楔入在锁环卡槽(6)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其特征在于移动块(4)由顶环(7)、端环(8 )和锁环卡环(9 )构成,端环(8 )和锁环卡环(9 )位于顶环(7 )的两端,锁环卡环(9 )的内环与锁环(3)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其特征在于在铆钉杆(I)上设有防滑凹纹(10)。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其特征在于铆钉套(2)为易变形纯钛制成的铆钉套。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其特征在于锁环(3)为耐蚀不锈钢材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它包括铆钉杆,套接在其上的铆钉套,铆钉套的一端与铆钉杆的端部相接触,在铆钉套的另一端设有凸起的挡圈,在挡圈区域的内孔设有锥度,在铆钉杆上铆钉套的另一端还依次套接有锁环和移动块,在铆钉杆上开设有拉断槽和锁环卡槽,铆接后的锁环楔入在锁环卡槽内。本技术的芯部选用高强度钛合金作为基体材料,这样使其具有重量轻、抗剪强度高的等特点,经测试其强度可承受655MPa以上的剪切力,外壳采用纯钛更有利于铆接成形。拉断槽的设定能保证本技术铆接后外观平整,无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钛合金抽芯铆钉,它包括铆钉杆(1),套接在其上的铆钉套(2),铆钉套(2)的一端与铆钉杆(1)的端部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在铆钉套(2)的另一端设有凸起的挡圈,在挡圈区域的内孔设有锥度,在铆钉杆(1)上铆钉套(2)的另一端还依次套接有锁环(3)和移动块(4),在铆钉杆(1)上开设有拉断槽(5)和锁环卡槽(6),铆接后的锁环(3)楔入在锁环卡槽(6)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