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352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冷却水管遭到破坏、堵塞或者未埋设冷却水管,导致混凝土无法进行冷却,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一组深入已浇筑混凝土内、并与出水管密闭连通的钻孔,其中进水管上连接有一组连通管,各连通管另一端均连接有小于钻孔直径的径向进水管,该径向进水管自由端垂直穿过出水管后伸至钻孔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冷却水管遭到破坏、堵塞或者未埋设冷却水管但需要通水冷却的部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主要适用于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冷却水管遭到破坏、堵塞或者未埋设冷却水管但需要通水冷却的部位。
技术介绍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为了降低开裂风险或者接缝、接触灌浆 需要,普遍采用内部通水冷却,温控措施的效果常成为混凝土施工中的控制条件。因此温控问题常被列为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目前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当冷却水管遭到破坏、堵塞或者未埋设冷却水管但需要通水冷却时,混凝土无法进行冷却,对工程安全影响较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冷却水管遭到破坏、堵塞或者未埋设冷却水管,导致混凝土无法进行冷却,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一组深入已浇筑混凝土内、并与出水管密闭连通的钻孔,其中进水管上连接有一组连通管,各连通管另一端均连接有小于钻孔直径的径向进水管,该径向进水管自由端垂直穿过出水管后伸至钻孔底部。所述出水管由若干段出水短管连接而成。相邻两出水短管之间采用四通连接,该四通另一个端口与钻孔连通,所述径向进水管固定端与四通固定连接、并通过余下一个端口与连通管连通。所述进水管由若干段进水短管连接成直线形。相邻两进水短管之间采用三通连接,该三通余下端口与连通管连通。所述径向进水管自由端距离钻孔底面50mm。所述进水管、出水管、连通管和径向进水管采用HDPE管或铁管制成,且其外径为32mm,壁厚为2mm。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相互平行布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m。所述钻孔的孔径为50mm。相邻两连通管之间的间距为l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已浇筑混凝土需要通水冷却的部位钻设与出水管连通的钻孔,同时布置依次连通的进水管、连通管和径向进水管,其中径向进水管伸至钻孔底部,使钻孔成为冷却循环通道的一部分;冷却时,利用径向进水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实现水与混凝土的直接接触,实现冷却降温,解决了现有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冷却水管遭到破坏、堵塞或者未埋设冷却水管,导致混凝土无法进行冷却,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大大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同时对工期不存在大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纵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横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相互平行的进水管I和出水管2 (两者之间的间距为lm),以及一组深入已浇筑混凝土内、并垂直于进水管I和出水管2布置的钻孔3,其中出水管2整体位于各钻孔3的正上方,钻孔3孔深取到达上一层冷却水管失效位置深度,孔径取50mm ;所述进水管I由若干段进水短管1_1连接成直线形,并且相邻两进水短管1_1之 间采用三通7连接,该三通余下一个端口连接与进水管I垂直布置的连通管4,相邻两连通管4之间的距离为Im;出水管2由若干段出水短管2-1连接成直线形,并且相邻两出水短管2-1之间采用特制四通6连接,该四通另一个端口与钻孔3连通,同时四通6内连接有一根径向进水管5,该径向进水管直径小于钻孔3的直径,且其中一端(固定端)通过四通6余下的一个端口与连通管4连通,另一端(自由端)垂直穿过出水管2后伸至钻孔3底部,并距离钻孔3底面50mm。本例中相邻两个钻孔3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三通7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四通6之间的距离相等,即对应于钻孔3的位置,进水管I上布置一个三通7,同时出水管2上布置一个四通。所述进水管I、出水管2、连通管4和径向进水管5采用HDPE管或铁管制成,且其外径为32mm,壁厚为2mm,其中进水管I、出水管2和连通管4均位于已烧筑混凝土外部。实际操作中,首先在已浇筑混凝土顶面或侧面等合适位置钻设钻孔3,并且布置本例通水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连通管、径向进水管、出水管,各管间采用接头连接;布置时,先利用三通将进水管和连通管布置完成,然后安装特制的四通,使其中三个端口分别与连通管、相邻两出水短管连通,同时将径向进水管与四通连接,使其通过四通的一个端口与连通管连通,最后将钻孔与四通余下的一个端口连接即可);然后从进水管I的进口通水,依次经连通管4、径向进水管5后进入钻孔3底部,并从径向进水管5与钻孔3孔壁之间的空隙进入出水管2,由出水管2出水,冷却一定时间后,反向运行,即从出水管2进水,进水管I出7K,冷却一定时间后,再逆向运行,周而复始直到混凝土冷却到目标温度。当需要继续浇筑混凝土,可不拆除冷却水管系统继续冷却,确保施工进度及工程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管(I)、出水管(2),以及一组深入已浇筑混凝土内、并与出水管(2)密闭连通的钻孔(3),其中进水管(I)上连接有一组连通管(4),各连通管(4)另一端均连接有小于钻孔(3)直径的径向进水管(5),该径向进水管自由端垂直穿过出水管(2)后伸至钻孔(3)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由若干段出水短管(2-1)连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出水短管(2-1)之间采用四通(6)连接,该四通另一个端口与钻孔(3)连通,所述径向进水管(5)固定端与四通(6 )固定连接、并通过余下一个端口与连通管(4 )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I)由若干段进水短管(1-1)连接成直线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进水短管(1-1)之间采用三通(7)连接,该三通余下端口与连通管(4)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进水管(5)自由端距离钻孔(3)底面50mm。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I)、出水管(2)、连通管(4)和径向进水管(5)采用HDPE管或铁管制成,且其外径为32mm,壁厚为2mm。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I)和出水管(2)相互平行布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m。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3)的孔径为50mm。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连通管(4)之间的间距为I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冷却水管遭到破坏、堵塞或者未埋设冷却水管,导致混凝土无法进行冷却,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一组深入已浇筑混凝土内、并与出水管密闭连通的钻孔,其中进水管上连接有一组连通管,各连通管另一端均连接有小于钻孔直径的径向进水管,该径向进水管自由端垂直穿过出水管后伸至钻孔底部。本技术适用于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冷却水管遭到破坏、堵塞或者未埋设冷却水管但需要通水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以及一组深入已浇筑混凝土内、并与出水管(2)密闭连通的钻孔(3),其中进水管(1)上连接有一组连通管(4),各连通管(4)另一端均连接有小于钻孔(3)直径的径向进水管(5),该径向进水管自由端垂直穿过出水管(2)后伸至钻孔(3)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西军王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