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1833 阅读:6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络丝机,其包括移动工作台、驱动移动工作台上下运动的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电机与移动工作台之间的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与移动工作台一端固定连接的短传送带、与移动工作台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长传送带、螺母与短传送带和长传送带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的滚珠丝杠、与滚珠丝杠的螺杆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穿设在螺母上的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滚珠丝杠实现移动工作台与第一电机的连接,大大提高了传动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卷绕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络丝机。技术背景 络丝机,亦称络筒机、络纱机。是后纺和准备工程的设备之一,其用于将纱线或丝从管纱上退下来卷绕成筒子。现有的络丝机其用齿轮传动实现电机与移动工作台的连接,但齿轮连接其传动精度不高、传送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精度较高且稳定的络丝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络丝机,其包括机架、相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上层工作台、两个下层工作台以及在上层工作台和两个下层工作台之间上下往复运动的移动工作台、驱动移动工作台上下运动的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电机与移动工作台之间的传动装置、固定设置在移动工作台上的导纱器、与下层工作台上端面垂直且相转动连接的转轴、紧贴在转轴侧壁上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皮带、带动皮带转动的第二电机、设置在下层工作台侧面上且位于与转轴相对位置的张力夹,两个所述的下层工作台对称设置在机架的两侧,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与移动工作台一端固定连接的短传送带、与移动工作台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长传送带、螺母与短传送带和长传送带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的滚珠丝杠、与滚珠丝杠的螺杆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穿设在螺母上的导轨。所述的移动工作台与短传送带相固定连接端的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的移动工作台与长传送带相固定连接端的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的短传送带与长传送带分别绕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与水平设置的滚珠丝杠的螺母相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装置还包括限位感应装置,所述的限位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珠丝杠的螺杆一侧的两个红外线探测器、以及设置在两个红外线探测器之间且与红外线探测器相配合的感应器,所述的感应器固定在滚珠丝杠的螺母端部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利用滚珠丝杠实现移动工作台与第一电机的连接,大大提高了传动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卷绕质量。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移动工作台及其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11、上层工作台;12、下层工作台;13、移动工作台;14、第一电机;15、传动装置;16、导纱器;17、转轴;18、张力夹;19、皮带;20第二电机;21、短传送带;22、长传送带;23、滚珠丝杠;25、导轨;26、限位感应装置;27、红外线探测器;28、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络丝机包括机架I、相平行设置在机架I上的上层工作台11、两个下层工作台12以及在上层工作台11和两个下层工作台12之间上下往复运动的移动工作台13、驱动移动工作台13上下运动的第一电机14、连接在第一电机14与移动工作台13之间的传动装置15、固定设置在移动工作台13上的导纱器16、与下层工作台12上端面垂直且相转动连接的转轴17、紧贴在转轴17侧壁上用于带动转轴17转动的皮带19、带动皮带19转动的第二电机20、设置在下层工作台12侧面上且位于与转轴17相对位置的张力夹18,两个所述的下层工作台12对称设置在机架I的两侧,如图2所示,所述的传动装置15包括与移动工作台13 —端固定连接的短传送带21、与移动工作台13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长传送带22、螺母与短传送带21和长传送带22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的滚珠丝杠23、与滚珠丝杠23的螺杆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14、穿设在螺母上的导轨25、限位感应装置26。 所述的移动工作台13与短传送带21相固定连接端的上方的机架I上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的移动工作台13与长传送带22相固定连接端的上方的机架I上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的短传送带21与长传送带22分别绕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与水平设置的滚珠丝杠23的螺母相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感应装置26包括设置在滚珠丝杠23的螺杆一侧的两个红外线探测器27、以及设置在两个红外线探测器27之间且与红外线探测器27相配合的感应器28,所述的感应器28固定在滚珠丝杠23的螺母端部上。感应器28在螺母带动下只会在两个红外线探测器27之间来回运动,从而实现移动工作台13的上下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络丝机,其包括机架(I)、相平行设置在机架(I)上的上层工作台(11)、两个下层工作台(12)以及在上层工作台(11)和两个下层工作台(12)之间上下往复运动的移动工作台(13)、驱动移动工作台(13)上下运动的第一电机(14)、连接在第一电机(14)与移动工作台(13)之间的传动装置(15)、固定设置在移动工作台(13)上的导纱器(16)、与下层工作台(12)上端面垂直且相转动连接的转轴(17)、紧贴在转轴(17)侧壁上用于带动转轴(17)转动的皮带(19 )、带动皮带(19 )转动的第二电机(20 )、设置在下层工作台(12 )侧面上且位于与转轴(17)相对位置的张力夹(18),两个所述的下层工作台(12)对称设置在机架(I)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15)包括与移动工作台(13)—端固定连接的短传送带(21)、与移动工作台(13)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长传送带(22)、螺母与短传送带(21)和长传送带(22)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的滚珠丝杠(23)、与滚珠丝杠(23)的螺杆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14 )、穿设在螺母上的导轨(2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络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工作台(13)与短传送带(21)相固定连接端的上方的机架(I)上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的移动工作台(13)与长传送带(22)相固定连接端的上方的机架(I)上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的短传送带(21)与长传送带(22)分别绕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与水平设置的滚珠丝杠(23)的螺母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络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15)还包括限位感应装置(26),所述的限位感应装置(26)包括设置在滚珠丝杠(23)的螺杆一侧的两个红外线探测器(27)、以及设置在两个红外线探测器(27)之间且与红外线探测器(27)相配合的感应器(28),所述的感应器(28)固定在滚珠丝杠(23)的螺母端部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络丝机,其包括移动工作台、驱动移动工作台上下运动的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电机与移动工作台之间的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与移动工作台一端固定连接的短传送带、与移动工作台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长传送带、螺母与短传送带和长传送带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的滚珠丝杠、与滚珠丝杠的螺杆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穿设在螺母上的导轨。本技术利用滚珠丝杠实现移动工作台与第一电机的连接,大大提高了传动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卷绕质量。文档编号B65H54/74GK202687635SQ20122037705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沈建文, 沈建斌 申请人:太仓仕禾线网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络丝机,其包括机架(1)、相平行设置在机架(1)上的上层工作台(11)、两个下层工作台(12)以及在上层工作台(11)和两个下层工作台(12)之间上下往复运动的移动工作台(13)、驱动移动工作台(13)上下运动的第一电机(14)、连接在第一电机(14)与移动工作台(13)之间的传动装置(15)、固定设置在移动工作台(13)上的导纱器(16)、与下层工作台(12)上端面垂直且相转动连接的转轴(17)、紧贴在转轴(17)侧壁上用于带动转轴(17)转动的皮带(19)、带动皮带(19)转动的第二电机(20)、设置在下层工作台(12)侧面上且位于与转轴(17)相对位置的张力夹(18),两个所述的下层工作台(12)对称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15)包括与移动工作台(13)一端固定连接的短传送带(21)、与移动工作台(13)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长传送带(22)、螺母与短传送带(21)和长传送带(22)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的滚珠丝杠(23)、与滚珠丝杠(23)的螺杆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14)、穿设在螺母上的导轨(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文沈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仕禾线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