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虞志秋专利>正文

高弹力复合粘扣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0140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力复合粘扣带,包括基层、粘扣层和位于粘扣层上的若干个相互交错排列的扣合钩环,所述粘扣层为绦纶粘扣层,所述基层为编织层,在所述绦纶粘扣层与编织层之间还设有塑胶弹力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绦纶粘扣层与编织层之间设置塑胶弹力层,同时通过射出钩的临时粘结并轻松分开,并可在一个方向上形成一定的弹力,撕裂迅速、省力,使用方便,可用于各种需要有弹性束缚的场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粘扣带,具体涉及一种高弹力复合粘扣带
技术介绍
粘扣带是一种常见的连接件,分勾面体和毛面体两部分,其通过将勾面体和毛面体分别固定在需要贴合的两个物件上,在使用时,将勾面体和毛面体贴紧,就可以使得两个物件贴合,拉开勾面体和毛面体,就可以使得两个物件分开,如此,可反复开合多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及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粘扣带从最初的全尼龙纺织粘扣带发展到了低成本的全涤纶纺织粘扣带。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粘扣带上的粘合区有时会因相互扣合的面积较大而造成扣结过于紧密,至使剥离时较为费力、不易剥离,如果施力过大,还会撕坏毛面体,使用较为不便。有时又因为粘扣带基体没有弹性,不能应用于需要有弹性束缚的场合。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粘扣带的缺点进行改良研发,便成为了相关业界及众专利技术人的共同努力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撕裂迅速、省力且具有较强弹力的高弹力复合粘扣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弹力复合粘扣带,包括基层、粘扣层和位于粘扣层上的若干个相互交错排列的扣合钩环,所述粘扣层为绦纶粘扣层,所述基层为编织层,在所述绦纶粘扣层与编织层之间还设有塑胶弹力层。进一步的,所述扣合钩环在粘扣层上呈横向、纵向相间分布。更进一步的,所述扣合钩环为射出钩,其端部有一弧形钩。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绦纶粘扣层与编织层之间设置塑胶弹力层,同时通过射出钩结构的临时粘结并轻松分开,并可在一个方向上形成一定的弹力,可以制成各种宽度、颜色、规格的粘结带,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服装、鞋子、运动器材、医用器材、汽车等工业用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优点作进一步阐述。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编织层,2.绦纶粘扣层,3.塑胶弹力层,4.射出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高弹力复合粘扣带,包括基层、粘扣层和位于粘扣层上的若干个相互交错排列的扣合钩环,所述粘扣层为绦纶粘扣层,所述基层为编织层,在所述绦纶粘扣层与编织层之间还设有塑胶弹力层。其中所述扣合钩环在粘扣层上呈横向、纵向相间分布;所述扣合钩环为射出钩,其端部有一弧形钩。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虽对本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描述,而不是对本技术思路的限制。任何不 超过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弹力复合粘扣带,包括基层、粘扣层和位于粘扣层上的若干个相互交错排列的扣合钩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扣层为绦纶粘扣层,所述基层为编织层,在所述绦纶粘扣层与编织层之间还设有塑胶弹力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弹力复合粘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钩环在粘扣层上呈横向、纵向相间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弹力复合粘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钩环为射出钩,其端部有一弧形钩。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力复合粘扣带,包括基层、粘扣层和位于粘扣层上的若干个相互交错排列的扣合钩环,所述粘扣层为绦纶粘扣层,所述基层为编织层,在所述绦纶粘扣层与编织层之间还设有塑胶弹力层。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绦纶粘扣层与编织层之间设置塑胶弹力层,同时通过射出钩的临时粘结并轻松分开,并可在一个方向上形成一定的弹力,撕裂迅速、省力,使用方便,可用于各种需要有弹性束缚的场合。文档编号A44B18/00GK202685483SQ20122029535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虞志秋 申请人:虞志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弹力复合粘扣带,包括基层、粘扣层和位于粘扣层上的若干个相互交错排列的扣合钩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扣层为绦纶粘扣层,所述基层为编织层,在所述绦纶粘扣层与编织层之间还设有塑胶弹力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志秋
申请(专利权)人:虞志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