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起拔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模块或板卡上的起拔器,包括模块、起拔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起拔器本体设有扳手、起拔钩、压簧、铆钉,扳手设有扳手手柄、扳手中部、扳手尾端、支撑端孔,起拔钩由挂钩和起拔钩手柄组成,挂钩穿过扳手,通过铆钉与扳手固定连接,压簧部份压在起拔爪手柄上,通过铆钉与扳手固定连接,扳手手柄与起拔钩手柄设置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不占用模块内部空间,较少地占用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空间的起拔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起拔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模块或板卡上的起拔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设备中,插件与插箱的结构设计里,由于接插件之间较大的插拔力,模块或板卡插入或取出时很不方便,往往需要设计助插助拔装置,一般采用起拔器来帮助完成。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发展,模块的小型化和可快速更换需求对辅助插拔和锁紧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等需求的起拔器装置日益显现。目前所应用的大部份起拔器装置是由一根类似杠杆的装置将模块撬起或者采用带锁钩的装置。前者只具有将模块从机箱中拔出的功能,无法克服模块插入时电连接器啮合所产生的力,并且无法在机箱中锁定模块;后者具有助推助拔功能,但锁紧采用锁钩的形式,所需辅助零件非常多,装配复杂,占用大量前面板的高度空间,无法将插拔锁紧装置安装在面板以下。·体积小、结构简单、助插和助拔力大和不占太大空间的起拔器是现在市上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满足起拔较大力矩的需求下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不占用模块内部空间,较少地占用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空间的起拔器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难题的起拔器装置,包括模块、起拔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起拔器本体设有扳手、起拔钩、压簧、铆钉,扳手设有扳手手柄、扳手中部、扳手尾端、支撑端孔,起拔钩由挂钩和起拔钩手柄组成,挂钩穿过扳手,通过铆钉与扳手固定连接,压簧部份压在起拔爪手柄上,通过铆钉与扳手固定连接,扳手手柄与起拔钩手柄设置方向相反。起拔器材料为不锈钢,能够满足起拔时具体较大力矩的要求,也能确保扳手不易断裂。本技术中起拔钩和扳手通过铆钉相互连接,并且两者可以以铆钉为轴相互转动,压簧与扳手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起拔钩转动时,压簧将发生弹性形变。在转动一定角度后,由于压簧给挂钩施加力,使之反方向转动,与模块上销钉紧扣。本技术是安装在模块或板卡上,用于助拔和助插的起拔器装置,该起拔器,制造方便,成本不高,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时,将起拔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模块上,即两者可以以螺钉为轴相互转动。并且在设备工作状态下,装置与模块之间是锁死状态。该起拔器能在模块和板卡之间通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省力、节约时间。本技术解决了空间受限问题的起拔器,不占用模块内部空间,少占用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空间,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插拔设计中。 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起拔器与模块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扳手正面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背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起拔器助拔模块侧面示意图其中1.扳手,2.超拔钩,3.压簧,4-1,2.铆钉5.扳手手柄,6.扳手中 间体,7.尾端,8.支撑端孔,9.挂钩,10.起拔钩手柄,13.模块,14.销钉,1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起拔器装置,包括模块13、起拔器本体16,其特征在于起拔器本体16设有扳手I、起拔钩2、压簧3、铆钉4-1, 2,扳手I设有扳手手柄5、扳手中部6、扳手尾端7、支撑端孔8,起拔钩2由挂钩9和起拔钩手柄10组成,挂钩9穿过,通过铆钉4-1与扳手固定连接,压簧3部份压在起拔爪手柄10上,通过铆钉4-2与扳手固定连接,扳手手柄5与起拔钩手柄10设置方向相反。起拔器材料为不锈钢,能够满足起拔时具体较大力矩的要求,也能确保扳手I不易断裂。本技术使用时在模块或板卡上设有销钉,起拔器装置中起拔钩2和扳手I通过铆钉4-1相互连接,并且两者可以以铆钉4-1为轴相互转动,压簧3与扳手I之间通过铆钉4-2固定连接,在起拔钩9转动时,压簧3将发生弹性形变。在转动一定角度后,由于压簧3给挂钩9施加力,使之反方向转动,与模块13上销钉14紧扣。本技术是安装在模块或板卡上,用于助拔和助插的起拔器装置,该起拔器,制造方便,成本不高,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时,将起拔器通过螺钉15固定在模块13上,即两者可以以螺钉15为轴相互转动。并且在设备工作状态下,装置与模块13之间是锁死状态。该起拔器能在模块和板卡之间通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省力、节约时间。助插原理将模块13插入机箱后,向下压扳手,扳手尾端7与机箱之间产生压力使得模块13向机箱内部移动。此过程同时挂钩9会和模块13上的销钉14之间产生压力使得挂钩9转动,这时压簧3发生弹性形变。在转动一定角度后,由于压簧3给挂钩9施加力,使之反方向转动,与模块13上销钉14紧扣。在完成助插过程后,起拔器16与模块13之间是锁死状态。助拔原理在需要将模块13从机箱取出时,首先提起挂钩手柄10达到“解锁”状态。这时提起扳手手柄5,扳手尾端7与机箱之间产生压力使得模块13顺利拔出机箱。此过程扳手手柄5与挂钩9的转动方向相反。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起拔器装置,包括模块(13)、起拔器(16)、螺钉(15)和销钉(14),其特征在于起拔器(16)设有扳手(I)、起拔钩(2)、压簧(3)、铆钉(4-1,2)),扳手(I)设有扳手手柄(5)、扳手中部(6)、扳手尾端(7)、支撑端孔(8),起拔钩(2)由挂钩(9)和起拔钩手柄(10)组成,挂钩(9)穿过扳手,通过铆钉(4-1)与扳手固定连接,压簧(3)部份压在起拔爪手柄(10)上,通过铆钉(4-2)与扳手固定连接,板手手柄(5)与起拔钩手柄(10)设置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起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起拔器材料为不锈钢。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起拔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模块或板卡上的起拔器,包括模块、起拔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起拔器本体设有扳手、起拔钩、压簧、铆钉,扳手设有扳手手柄、扳手中部、扳手尾端、支撑端孔,起拔钩由挂钩和起拔钩手柄组成,挂钩穿过扳手,通过铆钉与扳手固定连接,压簧部份压在起拔爪手柄上,通过铆钉与扳手固定连接,扳手手柄与起拔钩手柄设置方向相反。本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不占用模块内部空间,较少地占用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空间的起拔器。文档编号B25B27/02GK202684846SQ20122037340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赵蛟龙 申请人: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拔器装置,包括模块(13)、起拔器(16)、螺钉(15)和销钉(14),其特征在于:起拔器(16)设有扳手(1)、起拔钩(2)、压簧(3)、铆钉(4?1,2)),扳手(1)设有扳手手柄(5)、扳手中部(6)、扳手尾端(7)、支撑端孔(8),起拔钩(2)由挂钩(9)和起拔钩手柄(10)组成,挂钩(9)穿过扳手,通过铆钉(4?1)与扳手固定连接,压簧(3)部份压在起拔爪手柄(10)上,通过铆钉(4?2)与扳手固定连接,板手手柄(5)与起拔钩手柄(10)设置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蛟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