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风筒快速对接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943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风筒快速对接钳,属于五金工具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手柄,铰接轴,钳口,钳口包括:大钳口、小钳口,所述大钳口和所述小钳口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弧,大钳口外侧端头设有弧形后端圈卡,小钳口内侧端头设有弧形前端圈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便宜,能够降低风筒的安装工作量,提高安装质量效率,避免风筒漏风、脱节现象的发生,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风筒快速对接钳,属于五金工具类。
技术介绍
目前矿山安装胶质风筒时没有专用的工具,靠两个人协调工作,用长扁钢压迫风筒端圈,使前风筒钢圈套进后风筒钢圈内。该种方法需要两个人协调工作,且两个端圈不能很好的完全套进,可能会出现风筒对接不完整的情况,存在漏风隐患,甚至在高风压下可能导致风筒出现脱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一个人即能完成风筒对接,降低劳动量,提高劳动效率,避免风筒漏风和脱节现象,提高安装质量的矿用风筒快速对接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手柄、铰接轴、钳口,钳口包括大钳口、小钳口,所述大钳口和所述小钳口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弧,大钳口外侧端头设有弧形后端圈卡,小钳口内侧端头设有弧形前端圈卡。所述大钳口为直径为80-100mm的半圆,小钳口直径为70_90mm的半圆。本技术形弧大钳口和形弧小钳口上分别设有弧形后端圈卡和弧形前端圈卡,与风筒端圈卡接,方便对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避免了风筒漏风和脱节现象,提高了安装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本技术包括手柄I、铰接轴2、弧形大钳口 3、弧形小钳口 4,大钳口为直径为IOOmm的半圆,小钳口直径为90mm的半圆。弧形后端圈卡5、弧形前端圈卡6弧长均30mm ο弧形前端圈卡6位于小钳口 4上,在小钳口 4的前端内侧;弧形后端圈卡5位于大钳口 3上,在大钳口 3的前端外侧。本技术弧形大钳口 3、弧形小钳口 4、弧形后端圈卡5、弧形前端圈卡6与手柄I均为一整体,靠铰接轴2铰接联动。使用时用手打开手柄1,将大钳口 3、小钳口 4打开到适宜宽度,将前节风筒的风筒端圈卡在弧形前端圈卡5上,后节风筒端圈卡在弧形后端圈卡上。见图2所示,在手柄的推动下,大钳口 3、小钳口 4合并,前节风筒的端圈被弧形前端圈卡6提高,后节风筒的端圈被弧形后端圈卡5固定不动,从而使前节风筒的端圈套进后风筒的端圈上,实现风筒的快速对接。本技术结构合理紧凑,携带方便,操作简易,适用于矿井各种型号的胶质风筒对接工作。本技术大钳口 3、小钳口 4的直径大小可依据风筒的直径确定。本技术大 钳口 3和小钳口 4的前端头部与弧形后端圈卡5、弧形前端圈卡6前端头部和手柄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权利要求1.矿用风筒快速对接钳,包括手柄(1),铰接轴(2)、钳口,其特征在于,钳口包括大钳口(3)、小钳口(4),所述大钳口(3)和所述小钳口(4)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弧,大钳口(3)外侧端头设有弧形后端圈卡(5),小钳口(4)内侧端头设有弧形前端圈卡(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矿用风筒快速对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钳口(3)为直径为80-100mm的半圆,小钳口⑷直径为70_90mm的半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风筒快速对接钳,属于五金工具类。本技术包括手柄,铰接轴,钳口,钳口包括大钳口、小钳口,所述大钳口和所述小钳口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弧,大钳口外侧端头设有弧形后端圈卡,小钳口内侧端头设有弧形前端圈卡。本技术加工便宜,能够降低风筒的安装工作量,提高安装质量效率,避免风筒漏风、脱节现象的发生,操作方便。文档编号B25B7/00GK202684773SQ20122030013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文才, 张博, 乔旺 申请人:内蒙古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矿用风筒快速对接钳,包括手柄(1),铰接轴(2)、钳口,其特征在于,钳口包括:大钳口(3)、小钳口(4),所述大钳口(3)和所述小钳口(4)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弧,大钳口(3)外侧端头设有弧形后端圈卡(5),小钳口(4)内侧端头设有弧形前端圈卡(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才张博乔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