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喷泉装置的下维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806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维喷泉装置的下维机构,它包括一连接电机的减速器,减速器的壳体上、下两端出口伸出一空心的输出轴;减速器壳体的上端出口连接一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连接进水管,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转动密封连接一固定在输出轴上端的过水支撑环;过水支撑环的另一端连接一连接管,连接管的管壁上连接一电缆线输出管的一端,电缆线输出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过水支撑环的中心;减速器壳体的下端出口密封连接一防水筒,防水筒底部设置一电缆线输入接头;防水筒内的输出轴下端的外壁连接一螺母,内壁连接一导电环座;导电环座的底部固定一插入导电环座的轴型导电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喷头连续作360度自由旋转,可以广泛地用于各种多维喷泉设备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二维喷泉装置的下维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审美需求也不断加强。音乐喷泉水柱由于能够随音乐节奏起伏而变化出不同多维立体形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已成为现代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喷泉水舞秀。音乐喷泉设备中旋转传动机构可实现喷头横向和纵向的二维旋转,已有人将该机构应用到数控喷泉设备上。比如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公开号为CN2724853Y,名称为“具有预编辑功能的数控水景表演装置”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装有音乐信号处理控制软件的计算机主机和若干数控机构组成的水景表演系统,其不但可以实现预先对优选乐曲数字信号进行提取和处理,对音乐和喷头出水的水姿进行预编辑,使水姿变化与音乐节奏更同步,而且还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使输出水体通道的水具有横向和竖向的复合运动,并通过预编辑软件改变横向和竖向传动机·构的旋转速度和角度,极大丰富了从喷头中喷出的水景水姿的变化形式。然而上述专利文献中存在一个问题,由于电缆线是从下维旋转机构送入上维旋转机构的,而上、下维旋转机构的旋转状态,使电缆线的连接经常出现问题,包括电缆线缠绕在旋转传动机构上,致使上维旋转机构的设计不能做成360°连续自由旋转的形式,从而影响了喷泉的表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喷头连续作360度自由旋转的二维喷泉装置的下维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维喷泉装置的下维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一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壳体上、下两端出口分别伸出同一输出轴的两端,所述输出轴为一空心轴;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上端出口密封连接一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连接外部进水管,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转动密封连接一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端端部的过水支撑环;所述过水支撑环为一具有若干支撑肋的过水花盘,所述过水支撑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连接上维机构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管壁上连接一电缆线输出管的一端,所述电缆线输出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过水支撑环的中心;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下端出口密封连接一防水筒,所述防水筒的底部设置有一电缆线输入接头;所述防水筒内的所述输出轴下端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一螺母,内壁通过螺纹连接一导电环座;所述导电环座的底部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一插入所述导电环座的轴型导电环;连接外部电源的电缆线从所述电缆线输入接头进入所述防水筒,每一根电缆线分别连接所述轴型导电环固定端的一个接线点,而所述轴型导电环的转动端电缆线依次从所述导电环座、所述输出轴和所述电缆线输出管穿出,连接上维机构的用电设备。所述螺母的外壁与所述导电环密封筒内壁之间设置有一骨架密封圈;所述螺母内壁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一圈以上橡胶密封圈。所述螺母径向设置有若干通向所述输出轴的螺钉。所述输出轴径向设置有一通向与其连接的所述导电环座的顶丝。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在二维喷泉装置的下维机构中设置了一轴型导电环,因此可以将输入电缆线连接在轴型导电环的固定端,将输出电缆线连接轴型导电环的转动端,使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分开,因此,本技术有效地避免了因电缆线的转动而引起的缠绕问题。2、本技术由于将轴型导电环的固定端与减速器壳体、防水筒和电缆线输入接头等静止部件连接,而将轴型导电环的转动端与导电环座、输出轴、连接管、电缆线输出管等转动部件连接,使输出电缆线随转动部件一起转动,因此在转动部件之间没有相对转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线缠绕在旋转传动机构的问题,使喷头能够连续地作360度自由旋转,大大增强了表演效果。3、 本技术由于采用为空心的输出轴,一方面减少了材料使用,降低了成本;而且与轴型导电环配合使用后,使得下维机构的结构更为紧凑,造型更为美观。4、本技术由于在连接管内设置了一电缆线输出管,该电缆线输出管的一端焊接在连接管的管壁上,另一端密封固定在过水支撑环的中心,因此可以有效的保证连接管内的水不会通过过水支撑环和空心的输出轴进入轴型导电环,从而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5、本技术由于在减速器壳体的下端出口密封连接一用于密封轴型导电环的防水筒,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防水筒外的水进入轴型导电环,从而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6、本技术由于在输出轴下端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一螺母,螺母的外壁与防水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骨架密封圈,螺母的内壁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一圈以上的橡胶密封圈,而且螺母的径向又通过若干螺钉定位在输出轴上,这样的结构不但保证了轴型导电环的密封性能,而且螺纹和螺钉的配合有效地抵抗了来自三通接头水的压力。本技术可以广泛的用于各种多维喷泉设备中。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减速器壳体下端出口密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一电机1,电机I的输出端连接一减速器2,减速器2的输出轴3为一空心轴(如图2所示),输出轴3伸出减速器2壳体的上、下两端出口,减速器2壳体的上端出口密封连接一三通接头4的第一端口,三通接头4的第二端口用于连接外部的进水管,三通接头4的第三端口转动密封连接一过水支撑环5。过水支撑环5为一具有若干支撑肋的过水花盘,过水支撑环5的中心与输出轴3的上端固定连接,过水支撑环5的上端固定连接或焊接一连接管6,连接管6用于连接上维机构。连接管6内的过水支撑环5中心密封连接一电缆线输出管7的一端,电缆线输出管7的出口 71固定在连接管6的管壁上。如图3所示,减速器2壳体的下端出口密封连接一防水筒8,防水筒8的底部密封固定一电缆线输入接头9。防水筒8内的输出轴3下端的外壁密封连接一螺母10,内壁通过螺纹连接一导电环座11。螺母10的外壁与防水筒8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骨架密封圈12,螺母10的内壁与输出轴3之间设置有一圈以上橡胶密封圈13,螺母10的径向设置有若干通向输出轴3的定位螺钉14,输出轴3的径向设置有一通向导电环座11的顶丝,导电环座11的底部通过若干螺钉15固定连接一插入导电环座11的已有技术的轴型导电环16。连接外部电源的电缆线从电缆线输入接头9进入防水筒8,每一根电缆线分别连接轴型导电环16固定端的一个接线点,而轴型导电环16的转动端电缆线则穿过导电环座11和空心的输出轴3,进入电缆线输出管7,并从电缆线输出管7的出口 71引出,以将电缆线连入上维机构的用电设备。上述结构中,电机I可以是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变频电机、异步电机等中的一种,减速器2可以由一电机I带动的蜗杆和一由蜗杆带动的蜗轮组成,蜗轮中心通过一平键和设置在输出轴3上的键槽连接输出轴3。本技术工作时,电机I带动减速器2的传动机构驱动输出轴3转动,输出轴3的两端同时带动轴型导电环16的转动端、导电环座11、过水支撑环5、连接管6和电缆线输出管7等转动部件一起转动,从而使从电缆线输出管7引出的电缆线随转动部件一起转动,而相对于连接管6和连接其上的上维机构相互之间呈相对静止;而电机I、减速器2壳体、三通接头4、防水筒8、轴型导电环16的固定端和电缆线输入接头9等静止部件固定不动,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维喷泉装置的下维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一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壳体上、下两端出口分别伸出同一输出轴的两端,所述输出轴为一空心轴;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上端出口密封连接一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连接外部进水管,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转动密封连接一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端端部的过水支撑环;所述过水支撑环为一具有若干支撑肋的过水花盘,所述过水支撑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连接上维机构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管壁上连接一电缆线输出管的一端,所述电缆线输出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过水支撑环的中心;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下端出口密封连接一防水筒,所述防水筒的底部设置有一电缆线输入接头;所述防水筒内的所述输出轴下端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一螺母,内壁通过螺纹连接一导电环座;所述导电环座的底部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一插入所述导电环座的轴型导电环;连接外部电源的电缆线从所述电缆线输入接头进入所述防水筒,每一根电缆线分别连接所述轴型导电环固定端的一个接线点,而所述轴型导电环的转动端电缆线依次从所述导电环座、所述输出轴和所述电缆线输出管穿出,连接上维机构的用电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恒业中自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