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配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775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53
一种稀配罐,它包括罐体(1),所述的罐体(1)顶部设有可与多管连接的集料装置(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罐体顶部设有可与多管连接的集料装置,则通过各种原料通过集料装置后再进入罐体内,使得罐体顶部只需开一个通孔即可,这就可以减少罐体顶部开孔的数量,进而减少出现泄漏的几率,使得使用稳定性较好;同时也省下了对罐体进行开孔的生产成本;且也使得罐体内壁较平滑,更易于清洗,进一步提高罐体内的卫生状况,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并且减少了集料管道对称重装置的影响,使得称重装置测得的数据更贴近实际,精度较高,进而使得生产的药品质量较好,成品率较高,最终使得生产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稀配罐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稀配罐由于需要加入多种液体原料,则在稀配罐的顶部设有与液体原料种类数量相同的管接头,以便将不同的原料快速的加入到稀配罐内,但是由于需要在稀配罐顶部开较多的通孔,容易出现泄漏的情况,使用稳定性较差,开孔和设置管接头的成本较高,且过多的通孔也增加了稀配罐内壁的清洗难度,进而导致稀配罐内容易滋生细菌而影响生产质量;同时对于一些带有称重装置的稀配罐,管道与稀配罐罐体直接连接的数量较多,进而影响称重装置的精度,最终导致进过稀配罐加工配料的药品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开孔数量较少,容易清洗,自带称重装置的精度较高及使用成本较低的稀配罐。本技术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稀配罐,它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顶部设有可与多管连接的集料装置。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罐体顶部设有可与多管连接的集料装置,则通过各种原料通过集料装置后再进入罐体内,使得罐体顶部只需开一个通孔即可,这就可以减少罐体顶部开孔的数量,进而减少出现泄漏的几率,使得使用稳定性较好;同时也省下了对罐体进行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配罐,它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顶部设有可与多管连接的集料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超冯艇徐罗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和信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