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医用组合型万向螺丝刀,包括刀杆、万向节、组装部和替换刀头,所述万向节包括相互连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刀杆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组装部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轴连接,所述组装部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替换刀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接驳件与刀头,所述接驳件上设有与所述组装部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替换刀头通过所述凸起和凹槽与所述组装部可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随意替换刀头,刀头和刀杆可随意成角,方便在狭窄空间中操作,且能够提供强大扭力从而拧动螺钉,在医疗手术中使用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手术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万向螺丝刀,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组合型万向螺丝刀。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螺丝刀是由手柄、刀杆和刀头三部分组成。医用螺丝刀主用用于临床夹板固定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行内固定取出术时,对应于患者体内不同公司不同型号的内植物,往往需要准备不同尺寸及型号的螺丝刀。一旦型号不匹配就将面临无法处理螺钉,而必须等待重新消毒正确型号螺丝刀的尴尬局面。不但延长了手术时间,还增加了患者感染、出血多的风险。 同时,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兴起,往往会出现内植物置入后为了有足够的空间操作螺丝刀,手术切口却不得不有所延长的情况。其后再行内固定取出术时,由于软组织疤痕等原因,经先前微创手术的切口也无法操作螺丝刀,最终不得不再延长切口。这些情况都违背了当初微创的初衷。并且,有些内植物由于在人体中放置时间过长,螺钉与钉孔结合过紧,单纯持握手柄时旋转扭距过小,最终无法产生足够的扭力拧动螺钉。万向节指的是利用球型连接实现不同轴的动力传送的机械结构,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万向节的结构和作用有点像人体四肢上的关节,它允许被连接的零件之间的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将万向节应用于螺丝刀有利于在狭窄的空间内使用螺丝刀。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万向螺丝刀”,专利号CN201020683381. 5公开了一种万向螺丝刀。其主要结构是具有活动刀头;活动刀头可以经刀头连接器与固定刀头向连接。其缺陷是需要选择合适的刀头连接器,才能改变活动刀头与固定刀头的轴向夹角。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随意替换刀头且万向工作的医用组合型万向螺丝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技术中缺乏可随意替换刀头的万向螺丝刀。本技术的一种医用组合型万向螺丝刀,包括刀杆、万向节、组装部和替换刀头,所述万向节包括相互连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刀杆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组装部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内套管、弹簧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轴连接,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上,并可在弹簧的作用下在内套管上滑动,所述替换刀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接驳件与刀头,所述接驳件上设有与所述组装部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替换刀头通过所述凸起和凹槽与所述组装部可拆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形状均为三菱柱形。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替换刀头的凸起上还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组装部还包括钢珠,所述内套管的凹槽壁上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漏斗状的通孔,所 述通孔位于凹槽壁一端的孔径小于所述钢珠的孔径,所述通孔相对于凹槽壁的另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钢珠的孔径,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设有锁定凹槽,所述锁定凹槽的孔径大于所述钢珠的孔径,当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通孔和所述锁定凹槽配合形成漏斗状的开锁凹槽,所述开锁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钢珠的孔径,所述钢珠置于所述开锁凹槽内,当所述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通孔和所述锁定凹槽的位置不一致,所述钢珠置于所述通孔内。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万向节包括主动轴、星形套、小球、球形壳、从动轴和外罩,所述主动轴与所述星形套连接,所述星形套设于所述球形壳内,所述星形套的外表面和球形壳的内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弧形凹槽,所述小球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球形壳与所述从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与所述外罩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万向节还包括球笼保持架,所述球笼保持架设于星形套和球形壳之间,所述球笼保持架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小球置于所述固定孔中。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刀杆的另一端还设有手柄。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磨砂层。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扭力杆,所述手柄上沿垂直于刀杆延伸方向上还设有扭力孔,所述扭力杆插入所述扭力孔中。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刀头的头型为一字、十字、米字、星型、方头、TK角头或Y型。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随意替换刀头,刀头和刀杆可随意成角,方便在狭窄空间中操作,且能够提供强大扭力从而拧动螺钉,在医疗手术中使用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手术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万向节的拆解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万向节的两轴平行示意图;图2c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万向节的两轴交角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组装部的锁定状态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组装部的解锁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阐释。如图I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医用组合型万向螺丝刀,包括刀杆2、万向节3、组装部4和替换刀头5。如图2a中所示,万向节包括相互连接的主动轴30和从动轴38 ;刀杆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轴30连接,所述组装部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轴38连接,如图I中所示,所述组装部4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替换刀头5包括相互连接的接驳件51与刀头52,所述接驳件51上设有与所述组装部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511,所述替换刀头通过所述凸起和凹槽与所述组装部可拆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随意替换刀头,刀头和刀杆可随意成角,方便在狭窄空间中操作,在医疗手术中使用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手术质量。如图I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包括手柄I、刀杆2、万向节3、组装部4、替换刀头5、扭力杆6。手柄I与刀杆2固接、刀杆2与万向节3固接、万向节3与组装部4固接、替换刀头5与组装部4可拆连接、扭力杆6插入手柄I的一端与手柄可拆连接,从而组成医用组合型万向螺丝刀。其中的手柄1,其外形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持握舒适;其上设有12块防滑磨砂层11,用于增加摩擦力;其上沿垂直于刀杆延伸方向上还设有扭力孔12,用于插入扭力杆6, 从而提供更大扭力。结合图I和图2a,其中的刀杆2,其形状可为圆柱体形,一端与万向节3的主动轴30固接,另一端与手柄I固接。另如图I所示,其中的替换刀头5,包括接驳件51与刀头52,其中接驳件51 —端与组装部4可拆连接,另一端与刀头52固接。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的组装部4包括外套管41、内套管42、螺盖43、弹簧44、通孔45、锁定凹槽46和钢珠47,其中内套管42、弹簧44和外套管41依次相互连接,内套管42的一端与万向节的从动轴连接,内套管42的另一端设有凹槽,外套管41套设于内套管42上,并可在弹簧44的作用下在内套管42上滑动。如图3a和3b中所示,螺盖43固定设置于内套管42的上端并卡接于外套管41的内侧壁以对抗弹簧44弹力,防止外套管41向下脱出;弹簧44设置于内套管42和外套管41之间,其两端分别与内套管42和外套管41相连接;通孔45设置于内套管42上,为漏斗状结构,相对于凹槽壁的另一端的入口孔径大于钢珠47的外径,位于凹槽壁一端的出口孔径小于钢珠47的外径,防止钢珠47向内脱出;锁定凹槽46设置于外套管41的内壁,其孔径大于或等于钢珠47的外径;钢珠47只能在通孔45以及通孔45与锁定凹槽46所配合形成漏斗状的开锁凹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组合型万向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万向节、组装部和替换刀头,所述万向节包括相互连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刀杆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组装部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内套管、弹簧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轴连接,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上,并可在弹簧的作用下在内套管上滑动,所述替换刀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接驳件与刀头,所述接驳件上设有与所述组装部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替换刀头通过所述凸起和凹槽与所述组装部可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能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