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有效回收排湿热能并回输利用的节能烤烟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510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回收排湿热能并回输利用的节能烤烟房,包括加热室、烤烟室,加热室连通烟囱,所述的加热室下部设置加热炉室,上部设置循环风室,加热炉室前部设置炉口、出灰口及鼓风口,鼓风口连接鼓风机,加热炉室底部两侧设置排湿通道,排湿通道上方设置冷风进口,循环风室前部设置循环风机维修通道;所述的排湿通道内设置高效的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之排湿管程连通余热利用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之干气管程连通干气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高效的换热装置直接设置于排湿通道中,将烤烟室外排的高温湿气与常温新鲜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能够充分回收排湿气中的热量直接作为烤烟室的辅助热源,可提高进入加热室的进气温度10℃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烟叶烘烤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回收烟叶烤房排湿热能,实现节能降耗目的的能够有效回收排湿热能并回输利用的节能烤烟房
技术介绍
烟叶烘烤过程需要对烤房进行及时排湿,现有技术单元烤房的湿气是通过排湿通道直接排入大气,湿热空气温度多在40°C以上,甚至高达70°C,直接排入大气既污染了环境,更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本专利技术人曾开发了一种能够回收利用排湿热能的单元烤房,但由于热交换设备是外置式的,热能回收效率较低。而且换热后的新鲜空气需要较长的管道输入进风口,会造成回收热能的散失。为此,开发一种能够高效回收利用排湿热能,并用于补充烤烟房热能,减低燃料消耗的烤烟房,将有助于实现提高烤房的综合能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直接回收利用排湿热能,有效降低能耗的能够有效回收排湿热能并回输利用的节能烤烟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加热室、烤烟室,加热室连通烟囱,所述的加热室下部设置加热炉室,上部设置循环风室,加热炉室前部设置炉口、出灰口及鼓风口,鼓风口连接鼓风机,加热炉室底部两侧设置排湿通道,排湿通道上方设置冷风进口,循环风室前部设置循环风机维修通道;所述的排湿通道内设置高效的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之排湿管程连通余热利用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之干气管程连通干气进风口。本技术将高效的换热装置直接设置于排湿通道中,将烤烟室外排的高温湿气与常温新鲜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能够充分回收排湿气中的热量直接作为烤烟室的辅助热源,可提高进入加热室的进气温度10°c以上,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可以有效减低烤房的燃煤消耗,同时可显著降低外排湿热气体的温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节能减排,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烤房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换热装置整体结构半剖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半剖示意图;图中I-加热室,2-烤烟室,3-排湿通道,4-炉口,5-循环风机维修通道,6-侧清灰口,7-控制装置,8-烟囱,9-鼓风机,10-干气进风口,11-换热装置,111-壳体,112-交换气进口,113-交换气出口,114-湿气进口,115-换热板,116-交换气进风道,117-交换气出风道,12-接口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I示出了现有技术烤房的结构,其换热装置外置,湿热气体热能不能充分回收利用,一般只能提高干气温度5°C左右,而且换热的干气通过较长管道输送,热量损失大。图2、图3示出了本技术整体结构,为气流下降工作模式。本技术包括加热室I、烤烟室2,加热室I连通烟囱8,所述的加热室I下部设置加热炉室,上部设置循环风室,加热炉室前部设置炉口 4、出灰口及鼓风口,鼓风口连接鼓风机9,加热炉室底部两侧设置排湿通道3,排湿通道3上方设置冷风进口,循环风室前部设置循环风机维修通道5 ;所述的排湿通道3内设置高效的换热装置11,所述的换热装置11之排湿管程连通余热利用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11之干气管程连通干气进风口 10。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换热装置11 一端设置干气进风口 10,另一端设置干热气导流管12直接连通烤房进风口。如图4所示,所述的换热装置11包括壳体111和换热组件,所述的壳体111内纵向平行设置换热板115,所述的换热板115单侧单边连接呈“S”形换热组件,换热组件端部间隔封堵形成两个换热通道,其中一个为沿壳体纵向设置的湿气流程,另一个为侧面设置的干气流程。平板结构增大换热面积,延长干湿气体间的热交换时间,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如图5所示,所述的壳体111 一侧设置交换气进口 112,连通换热组件之干气流程;所述的壳体111上至少一侧设置交换气出口 113,连通换热组件之干气流程。所述的换热板115的间距为O. 5 8cm。如图5所示,所述的交换气进口 112与交换气出口 113之间设置隔离段;所述的交换气进口 112与交换气出口 113之间的换热组件之干气流程通道的上部设置隔离板。该设置以延长干气在换热组件中的流通路径,提高换热效率。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壳体111之上设置接口装置12,所述的接口装置12对应于交换气进口 112和交换气出口 113分别设置交换气进风道116和交换气出风道117,交换气进风道116直接连通大气,交换气出风道117连通烤房的进风口。所述的交换气进风道116 口设置单向开启的进风防护罩,只在进气时打开,以防止灰尘或雨水的侵入。所述的换热组件的干气进风口 10设置调节栅,由控制装置7根据烤烟室2的温度情况,调节调节栅的开合程度,以调节换热气的进风量,实现对烤烟室2内温度、湿度的调控。所述的排湿通道3前端连通余热回收装置(图中未示出),将依然高于环境温度的排湿尾气作为热源引出再利用,以进一步回收热能。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为水热式换热装置。附图示出了本技术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实施的结构与配置关系。本技术技术方案可在气流上升式烤烟房上实施,同样能够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本技术通过高效的换热装置11回收烤烟室2排出的高温湿气的热量,以新鲜空气作为换热介质,干热气回输入烤烟室2中作为辅助热源。换热装置11采用换热效率高的层流式换热组件,由于换热板115之间的间距很小,不论是湿气流程的湿热气体,还是干气流程的换热空气在换热板115间几乎以层流方式在流动,由于总换热面积大,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作为在烤烟房2排湿换热中的使用,直接将其放入排湿通道3中,湿热气体直接进入换热组件的湿气流程,“S”形结构的换热板115使得流经干气流程的换热气与湿热气体形成嵌套式结构换热,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湿热气体的热能被高效交换给换热气,有效提高换热气的温度在10°C以上。提高了进入烤烟室2的空气温度,直接降低加热炉的燃煤消耗,减少了高温湿气的对外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双重目的。下表为实施本技术的节能效果对比表WE~I参数 提高干热气温度 8~10°cCO减排率_20% 冥他污染物减排 20% - 减少燃煤消耗10-15% 减低排湿温度io°c画资回收期|<3年-权利要求1.一种能够有效回收排湿热能并回输利用的节能烤烟房,包括加热室(I)、烤烟室(2),加热室(I)连通烟囱(8),所述的加热室(I)下部设置加热炉室,上部设置循环风室,加热炉室前部设置炉口( 4)、出灰口及鼓风口,鼓风口连接鼓风机(9 ),加热炉室底部两侧设置排湿通道(3 ),排湿通道(3 )上方设置冷风进口,循环风室前部设置循环风机维修通道(5),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湿通道(3)内设置高效的换热装置(11),所述的换热装置(11)之排湿管程连通余热利用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11)之干气管程连通干气进风口(1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能够有效回收排湿热能并回输利用的节能烤烟房,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装置(11)一端设置干气进风口(10),另一端设置接口装置(12)直接连通烤房进风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有效回收排湿热能并回输利用的节能烤烟房,包括加热室(1)、烤烟室(2),加热室(1)连通烟囱(8),所述的加热室(1)下部设置加热炉室,上部设置循环风室,加热炉室前部设置炉口(4)、出灰口及鼓风口,鼓风口连接鼓风机(9),加热炉室底部两侧设置排湿通道(3),排湿通道(3)上方设置冷风进口,循环风室前部设置循环风机维修通道(5),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湿通道(3)内设置高效的换热装置(11),所述的换热装置(11)之排湿管程连通余热利用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11)之干气管程连通干气进风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伟普小云张俊王毓德欧晓昆潘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贵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