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更换给水瓶的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3554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1:19
在给水瓶10为倒置状态的基本姿势中,被给水瓶支撑部110支撑的给水瓶10的筒口11与被给水连接件支撑部130支撑的给水连接件120的距离为给水连接件120被正常地安装在给水瓶10的筒口11上的状态的距离。在给水瓶10的更换作业中,通过将使用完了的给水瓶10引出到前方的引出动作,被给水瓶支撑部110支撑的给水瓶10的筒口11与被给水连接件支撑部130支撑的给水连接件120的距离逐渐变大,直到从筒口11正常地卸下给水连接件120的状态的距离为止,完成给水连接件120的拆卸作业。安装作业为上述相反的动作。通过给水连接件装卸机构,仅通过给水瓶10的引出、推回作业就可自动地进行给水连接件120相对给水瓶10的安装、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装设具有可更换的结构的给水瓶(water supply bottle)供给水,通过使用者的操作可简单地取出水或热水的饮水机(water server)。本专利技术的用途不限于商业用的给水,也包含设置于一般家庭或公司等的一般用的给水。而且,本专利技术的饮水机若可供给的为液体,贝1J都能适用,除了饮用水(drinking water)外,也可以是热水、各种饮料类、咖啡、红茶、茶、汤汁类等。
技术介绍
一般通过装设具有可更换的结构的给水瓶供给水,由使用者的操作可简单地取出水或热水的饮水机博得好评而广泛地普及。以往广泛地普及的饮水机的结构是将给水瓶配设于装置本体的顶部,使该给水瓶内的水自然落下并将水输送至各系统。例如揭示于日本国特开2010-63799号公报的饮水机的结构如图23所示那样,包含可将储存液体的给水瓶22安装于上部的液体供给单元20 ;储存原料的原料储存部50 ;具有混合由所述液体供给单元供给的液体与由该原料储存部供给的原料的混合部80的饮料调制单元30。如此,在揭示于日本国特开2010-63799号公报的饮水机中,因给水瓶22被安装于上部,故在将给水瓶22内的饮用水供给至饮料调制单元30时,可利用液体的自身的重量。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型的饮水机中,虽然平常使用时水的流动是利用重力,得到在装置内的功率消耗(power consumption)等变小的优点,但在给水瓶的更换时反而需要很大的劳力。即,由于给水瓶配设于装置本体的顶部,因此需要在给水瓶的更换时从装置本体的顶部卸下给水瓶,并再次将新的给水瓶设置于装置本体的顶部这样的给水瓶的上下作业。由此存在如下的问题填充有水的水槽重,抬起到装置本体的顶部并设置这样的作业需要大的力气,对于力气小的女性或小孩、腰痛的老人等负担过大。而且,因给水瓶配设于装置本体的顶部,装置本体的重心位于上方,故不稳定且装置的安全性也有问题。为了改善上述的现有型的饮水机的问题点,往往设法将给水瓶置于下方。揭示于日本国特开2001-153523号公报的饮水机设法将给水瓶置于下方。在日本国特开2001-153523号公报如图24所示那样揭示有如下结构给水瓶5 (图中的附图标记)可装卸地配设于装置本体的底部,并形成有通过泵(pump)从该给水瓶5送水至给水系统的送水管62(图中的附图标记)。如此,通过设法将给水瓶5置于下方,在给水瓶5的更换时从装置本体的下部卸下给水瓶5,再次将新的给水瓶5设置于装置本体的下部即可,无需如揭示于日本国特开2010-63799号公报的饮水机那样的给水瓶的上下作业。而且,成为通过将装置本体的重心降低到下方提高稳定性,即使在地震时也很难倒塌的饮水机。专利文献I :日本国特开2010-6379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2001-1535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所述,可得到如下的优点通过设法在饮水机中将给水瓶置于下方,即使在给水瓶5的更换时也无须给水瓶的上下作业,而且,因可将装置本体的重心降低到下方,故可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但是,在揭示于日本国特开2001-153523号公报的饮水机有以下所示的问题。首先为卫生方面的问题。在揭示于日本国特开2001-153523号公报的饮水机中,仅将给水瓶静置于装置的下方部分,即,使给水瓶的开口部朝上静置,从开口部将通过泵送水的送水管插入。当使给水瓶的开口部朝上静置时,为了通过泵将水汲出到最后,需将送水管加长并从给水瓶的顶面穿到底面。因此,金属等的送水管就会深入到给水瓶内的水中,除非送水管被充分地维修保养(maintenance),否则在卫生方面有问题。另一方面,如揭示于日本国特开2010-63799号公报的现有型饮水机,若为在装置本体的顶部以倒置状态支撑给水瓶的类型,由于通过直接连接于倒置的给水瓶的开口部的 给水连接件汲出适量的液体,夹具(jig)等不深入给水瓶内的水中,所以在卫生方面良好。但是,即使假定在揭示于日本国特开2001-153523号公报的将给水瓶配设于装置的下方部分的饮水机的结构中,组合以倒置状态支撑揭示于日本国特开2010-63799号公报的给水瓶的结构而成的结构,在这种饮水机的结构中也有给水瓶的更换作业极为困难的问题。即,存在如下的问题将给水瓶设置于装置下方,且令给水瓶为倒置姿势而与给水连接件连接并设置在结构上很困难。也就是说,若为将给水瓶配设于装置的下方部分的类型,则无须在给水瓶的更换作业时大大地将给水瓶抬起,虽然从给水瓶的上下这样的观点很轻松,但令给水瓶为倒置姿势的话,给水瓶的开口部就会位于最低点,且因给水瓶本身遮蔽了视野,故无法一边目视给水瓶的开口部与给水连接件的连接,一边进行。而且,若给水瓶的配设场所为装置内部下方,则装置的框体本身遮蔽了视野,并且很难将手放进装置的里头,故产生阻碍作业性的问题。在日本国特开2001-153523号公报揭示有设法在给水瓶的下面设置货物架并引出给水瓶,但是在以倒置姿势将给水瓶连接于给水连接件的类型中,因给水连接件被连接于装置内部的给水系统,故无法简单且大大地引出。在利用货物架稍微引出给水瓶的程度上,依旧是在处于倒置姿势的给水瓶的连接处隐藏于里头下且给水瓶的更换作业效率被阻碍的状态。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饮水机,通过将给水瓶配设于装置下方部分,得到无须给水瓶的上下作业的优点,并且通过以倒置姿势直接将给水瓶连接于给水连接件,得到在卫生方面的优点,进而,通过采用给水瓶的更换作业极为容易的结构,提高给水瓶的更换作业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饮水机由被指示为能够自由更换的给水瓶取出饮用水并储存,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来供给所述饮用水,其中,具有给水瓶支撑部,将所述给水瓶支撑为倒置状态;给水连接件支撑部,支撑给水连接件,所述给水连接件经由所述给水瓶的筒口与所述给水瓶内导通并取出所述饮用水;给水连接件装卸机构,控制被所述给水瓶支撑部支撑的所述给水瓶的筒口与被所述给水连接件支撑部支撑的所述给水连接件的相对距离,来控制两者的装卸,使将所述给水瓶引出到前方的引出动作及推回到后方的推回动作,与利用所述给水连接件装卸机构进行的所述给水瓶支撑部和所述给水连接件支撑部的装卸控制连动,能够进行与所述引出动作及所述推回动作连动的所述给水连接件相对所述给水瓶的筒口的安装、拆卸。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结构具有在引出动作及推回动作中使给水瓶如引出那样滑移到前后的引出式结构,与在引出动作及推回动作中将给水瓶旋转倾斜并引出到前方再返回到后方的倾斜式结构。作为引出式的饮水机,给水连接件装卸机构具有单元滑动机构,使包含所述给水瓶支撑部与所述给水连接件支撑部的单元朝前后滑移;装卸滑动机构,以所述给水瓶与所述给水连接件在互相正对下进行接近、分离的方式使两者相对移动,使利用所述单元滑动机构进行的滑移与利用所述装卸滑动机构进行的所述给水连接件和所述给水瓶的装卸连动,在所述给水瓶朝前后滑移的同时,能够进行所述给水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给水瓶的筒口的可安装、拆卸。在上述构成中以如下的结构较佳装卸滑动机构具有设于所述给水连接件或所述给水连接件支撑部的第一连结形状,与设于与所述第一连结形状相向的装置框体侧的第二连结形状的连结结构,在通过所述单元滑动机构给与的所述第一连结形状或所述第二连结形状的前后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野宪夫
申请(专利权)人:荻宪水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