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笔头、圆珠笔芯及圆珠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3441 阅读:6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珠笔头、圆珠笔芯及圆珠笔。该圆珠笔头即使使用在内部具有粗大颗粒的墨、粘度较高的墨等墨流出性较差的墨,也不会出现飞白、墨滴下,另外并不降低墨流出性。在均匀分布地配置在将用于抱持书写球珠(35)的保持件(21)的球座(26)和后孔(28)连结起来的导墨孔(30)的周围的多处形成从球座(26)侧至后孔(28)的前端部分(29)呈放射状地贯通的多个墨槽(31),在与各个墨槽(31)的后端相连接的位置上形成向内侧突出的内侧凸部(32),在将导墨孔(30)的内径设为A、将后孔(28)的前端部分(29)的内径设为B、将墨槽(31)的外切圆的直径设为C、将内侧凸部(32)的内切圆的直径设为D时,满足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珠笔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即使使用在静止状态下粘度较高的墨也能够向球珠供给充分的墨、并且没有墨滴下(日文η 夕落6)的可能性的圆珠笔头。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圆珠笔中,最近公开有流出各种墨的圆珠笔。其中,尤其是在具有剪切变稀性(日文剪断減粘性)的墨中,与使用黑、红、蓝等通常颜色的墨相比较,使用含有金属颗粒的墨、颜料微粒粒径较大的墨的圆珠笔存在有墨流出性较差的倾向。在此,作为其对策,公开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该技术是使均匀分布地配置在位于圆珠笔头的轴心线上的导墨孔的周围而形成的多个墨槽的宽度变宽来确保墨的流量的技术。 然而,最近,作为针对按压式圆珠笔的墨滴下对策、在伴随有轴向的振动、冲击的书写时的描线的飞白的对策,多采用将弹簧插入到圆珠笔头内,始终对书写球珠向前端方向施力的方法。这样的弹簧一般是将螺旋弹簧的前端部分形成为笔直的棒状,利用该前端按压书写球珠的后端。对于这样的弹簧,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那样在墨槽宽度较宽的情况下,棒状的部分会嵌入该墨槽,因而会不适合使用。因此,在将这样的弹簧用于圆珠笔头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那样需要以墨槽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佳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