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286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3:55
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变更立体图像的焦点位置的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具备立体显示装置、接受部、以及显示控制部。立体显示装置使用是通过对于是三维的医用图像数据的体数据进行绘制处理而生成的多个视差图像的视差图像组,来显示能够立体观测的立体图像。接受部接受上述立体图像的感兴趣区域。显示控制部根据视线方向在与通过上述接受部接受的感兴趣区域对应的上述体数据的位置相交的多个视点位置,使通过对于该体数据进行绘制处理而生成的视差图像组显示于上述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知道有一种通过将从2个视点进行摄影的2个图像显示在显示器(monitor)上,来显示对于使用立体观测用眼镜(glasses)等专用设备的利用者而言能够立体观测的图像的技术。另外,近年来,知道有一种通过使用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等光线控制元件,将从多个视点进行摄影的图像(例如,9个图像)显示于显示器,从而显示对于裸眼的 利用者而言能够立体观测的图像的技术。另外,能够立体观测的显示器所显示的多个图像有时通过推定从I视点进行摄影的图像的进深信息,并使用所推定出的信息的图像处理来生成。另一方面,在X 射线 CT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或 MRI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等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中,能够生成三维的医用图像数据(data)(以下,称为体数据(volume data))的装置正在实用化。该医用图像诊断装置通过对于体数据执行各种图像处理来生成显示用平面图像,并显示在通用显示器上。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通过对于体数据执行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处理,来生成反映出针对被检体的三维的信息的二维的绘制图像,并将所生成的绘制图像显示在通用显示器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变更立体图像的焦点(focus)位置的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具备立体显示装置、接受部、以及显示控制部。立体显示装置使用通过对于作为三维医用图像数据的体数据进行绘制处理而生成的多个视差图像的视差图像组,来显示能够立体观测的立体图像。接受部接受上述立体图像的感兴趣区域。显示控制部根据视线方向在与由上述接受部接受的感兴趣区域对应的上述体数据的位置相交的多个视点位置,使通过对于该体数据进行绘制处理而生成的视差图像组显示于上述立体显示装置。根据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能够变更立体图像的焦点位置。附图说明图I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图2A以及图2B是用于说明通过2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显示器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通过9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显示器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作站(workstation)的构成例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绘制处理部的构成例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绘制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是表示通过立体显示显示器显示的立体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的构成例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图10是表示立体图像空间与体数据空间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中的工作站以及终端装置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是表示基于第I实施方式中的工作站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flowchart)。图13是用于说明基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的处理的图。图14是表示基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工作站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5是用于说明基于第3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的处理的图。图1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立体显示显示器142所显示的画面的例子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立体图像空间的图。图18是用于说明立体图像的立体感的图。图19是从纵方向(y轴方向)来观察图3所示例出的立体显示显示器的图。图2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面图像的显示例的图。图21是用于说明第I 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将包含具有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的工作站的图像处理系统作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针对以下的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用语进行说明,所谓“视差图像组”是指对于体数据,通过将视点位置移动规定的每一视差角来进行体绘制处理而生成的图像组。即,“视差图像组”由“视点位置”不同的多个“视差图像”构成。另外,所谓“视差角”是指由为了生成“视差图像组”而设定的各视点位置中相邻的视点位置、和通过体数据表示的空间内的规定位置(例如,空间的中心)决定的角度。另外,所谓“视差数”是指在立体显示显示器上进行立体观测所需的“视差图像”的数量。另外,所谓以下所述的“9视差图像”是指由9个“视差图像”构成的“视差图像组”。另外,所谓以下所述的“2视差图像”是指由2个“视差图像”构成的“视差图像组”。(第I实施方式)首先,针对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图I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如图I所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I具有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图像保管装置120、工作站130、终端装置140。图I所示例的各装置例如通过设置在医院内的院内LAN (Local Area Network)2,处于能够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相互通信的状态。例如,当对图像处理系统 I 导入有 PACS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时,各装置按照 DICOM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标准,相互发送接收医用图像等。该图像处理系统I根据作为通过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生成的三维的医用图像数据的体数据来生成视差图像组,并将该视差图像组显示于能够立体观测的显示器,从而对于在医院内工作的医师或检查技师等观察者,提供该观察者能够立体地识别的图像亦即立体图像。具体而言,在第I实施方式中,工作站130对于体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生成视差图像组。另外,工作站130以及终端装置140具有能够立体观测的显示器,通过将在工作站130生成的视差图像组显示于显示器来对利用者显示立体图像。另外,图像保管装置120保管在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生成的体数据、或在工作站130生成的视差图像组。例如,工作站130或终端装置140从图像保管装置120取得体数据或视差图像组,并对于所取得的体数据或视差图像组执行任意的图像处理,或者将视差图像组显示在显示器上。以下,依次说明各装置。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是X射线诊断装置、X射线CT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SPECT (Single 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PET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SPECT装置与X射线CT装置一体化的SPECT-CT装置、PET装置与X射线CT装置一体化的PET-CT装置、或者它们的装置组等。另外,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能够生成三维的医用图像数据(体数据)。具体而言,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通过将被检体进行摄影来生成体数据。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Iio通过将被检体进行摄影来收集投影数据或MR信号等数据,并通过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立体显示装置,其使用通过对于作为三维的医用图像数据的体数据进行绘制处理而生成的多个视差图像亦即视差图像组,来显示能够立体观测的立体图像;接受部,其接受上述立体图像的感兴趣区域;以及显示控制部,其根据视线方向在与由上述接受部接受的感兴趣区域对应的上述体数据的位置相交的多个视点位置,使通过对于该体数据进行绘制处理而生成的视差图像组显示于上述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越伸介堤高志谷口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